初中记事类作文写作方法+名家范文+点评

2024-04-28 17:5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66人

记事类作文如何写精彩?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真实的事情比虚构的故事更稀奇,这是因为虚构的故事必须符合可能性,而真实的事情却不必顾及这一点。”在他看来,无论事大事小,真实最重要。

学会记事,应从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情写起。

写作点拨

一、记叙文应该交代清楚六要素。

交代清楚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了怎样的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要写清楚。

⭐课文借鉴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点评:这段文字写的是母亲央求“我”去看菊花一事,按照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从“我”独自坐在屋里,母亲进来到出去的过程交代得既清楚又完整。

二、突出所叙述事件的重点。

写作时应选择一件或几件较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要注意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就好像主角的戏要多一点一样。

⭐课文借鉴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潞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表现了一切取决我的重要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点评:分歧是散步过程的重点,作者写“我”面对分歧而采取的决定,则是重中之重,因此这一部分特意浓墨重彩。

三、对事件的感悟力求深刻。

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可起到点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在叙述事件之后,应进行必要的议论或抒情,点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感想,以此来深化中心,揭示主题。

⭐课文借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点评:最后的抒情“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起到了点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名家赏析

一件小事铁凝

十五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做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交代一件小事发生的时间以及事情的起因。)

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或外人。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2,我若能为她注射,便可免去她每天跑医院的麻烦。

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请求。(叙述事情经过的开端:接受邻居的请求,为她注射。)

这位邻居本是天津知青,因病没有下乡,大约在天津又找不到工作,才到我们的城市投奔她的姨母,并在一家小厂谋到了事做,她好像是那种心眼儿不坏,但生性高傲的姑娘,学过芭蕾,很惹男性注意。这样的邻居求我,弄得我心花怒放。(补叙邻居的情况,表达“我”兴奋之情。)

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在我家像迎接公主一样迎接我的病人。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熟能生巧,巧也能使人忘乎所以乃至贻误眼前的事业。这天我的病人又来了,我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一个小饭盒),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聊着小城的新闻,聊着学生的前途。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描述事情的发展:只顾和邻居聊天,忘了煤气灶上的事。)

有句很诙谐的俗语形容人在受了惊吓时的状态,叫做“吓出了一脑袋头发”,这形容正好用于我当时的状态。我已意识到我受了很大的惊吓,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我被吓出的“一脑袋头发”和这煮干了的针锅,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心跳着弄不清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注射的失败是注定的了。这实在是一个大祸临头的时刻,唯有向病人公开宣布我的失败,我才能尽快从失败里得以解脱。我宣布了我的失败,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继续描述事情的发展:注射失败。)

我的邻居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邻居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但是第二天下午,她却准时来到我家,手里还举着两支崭新的针头,她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我说:“你看看这种号对不对?六号半。”

这次我当然成功了。一个新的六号半,这才是我成功的真正基础。(交代事情的高潮:一个新的六号半,“我”成功了。)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因为一件小事的成功而飘飘然时,每当我面对旁人无意中闯下的“小祸”而忿忿然时,眼前总是闪现出那位邻居的微笑和她手里举着的两支六号半针头。(说明一件小事对“我”的影响。)

许多年过去了,我深信她从未向旁人宣布和张扬过我那次的过失。一定是因了她的不张扬,才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术和认真去做一切事。(由事及人,揭示一件小事的深远影响。)

点评

以事写人,人因事显。作者通过自己小时候学打针的故事刻画了一位善良的邻居,这位邻居用自己的不张扬保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以小见大,具体深刻。本文所写虽是一件小事,但作者的着眼点却在对“我”未来人生影响这一大处,以清新、质朴的语言,通过具体细致地描述,深从而刻地揭示出一件小事的非凡意义。

佳作示范

那一刻,我难以忘怀叶曼

真不知撞着了哪路神仙,面对化学老师出的实验题,我竞陷入尴尬。因为有了“她”,才在“山重水复”之际,柳暗花明。(开头仿佛神来之笔,巧妙设下悬念,有吸引力。)

那次上化学课,老师请人到讲台上做实验。我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点了我的名字,并让“小麻雀”来协助我。我心想,她是只绣花枕头,榆木脑袋不开窍。唉,运气不好呀,今天做实验,只能靠自己了!(欲扬先抑,竭力写她的“笨”,心理描写细腻生动,为下文张本。)

我和她快步来到讲台。

一切静悄悄的,老师和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们。窗外,桃花绽开,鸟儿“啾啾”地叫着,我无心欣赏。

我迅速取出一支试管,用镊子夹取几块黑色氧化铜,放在试管口,慢慢竖直试管,让它们轻轻滑至管底。

她手脚挺快,为我取出了稀硫酸和胶夹滴管。我拉紧橡胶乳头,再将其伸入稀硫酸中,硫酸被吸上来了,我将胶头滴管悬在试管正上方,慢慢拉紧胶乳头。一滴滴硫酸无色透明,黑色氧化铜变魔术似的变成了蓝色!

她笑了,笑得那么真诚、友善。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同学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个化学家,窗外鸟儿欢快地唱着歌,我快飘飘然了。

接下来……糟了,接下来该做什么?由于前面太顺,太兴奋,我的思维都搞乱了。

茫然不知所措。我想,如果是“小机灵”来协助我,就不会尴尬了,而此时的“小麻雀”一定帮不了我。唉,运气不好呀!我有些手忙脚乱,不敢看讲台下同学一眼。老师还在等待,有几个同学等不急了,在下面开起了小会。我脸上火辣辣的。

“接下来应用氢氧化钠呀。”她小声地耳语。要命关头,她一语惊醒梦中人。顿时,思维闸门渐渐打开。我舒了一口气。她投来询问的一瞥——意思是“我配合着做行吗”,我微微一笑。于是她熟练地将氢氧化钠滴入试管,蓝色溶液果真变成了老师所要制得的蓝色沉淀!

我和她都笑了。应和着窗外更加悦耳的鸟呜声,一种极有力的声音在我心头回荡:成功需要合作,合作需要信任。在热烈的掌声中,我思索着……(意蕴深长,言尽而意不止。)

点评

巧设悬念,一箭双雕。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作者开头先巧设悬念:面对化学老师出的实验题,我竞陷入尴尬。因为有了“她”,才在“山重水复”之际,柳暗花明。既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又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曲折叙述,揭示题旨。正文描述一次化学课上“我”和同学合作做实验过程:刚开始“我”觉得她“笨”,帮不了“我”什么忙,可正当“我”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时 ,幸亏她的提醒,“我”才终于明白过来,如此一波三折的叙述,不仅引人入胜,而且起到了深入揭示合作之重要的作用。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