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讲课答辩是职称评审的重要环节,以下是2025年相关政策及要求的梳理:
一、答辩模式与时间
1.模式调整
采用“现场讲课+课后反思”模式(教师岗位)、“现场讲课+观课评课”模式(教研岗位)、“现场讲课+治校方略阐述”模式(教育管理岗位)。
讲课内容随机抽取,课后需结合新课标进行自我诊断,重点考察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育人水平。
2.时间延长
讲课答辩总时长在原有基础上延长5-10分钟,具体时长根据岗位类型略有差异。
· 教师岗位:讲课约10分钟,答辩约10分钟,总时长约20分钟。
· 教研岗位、教育管理岗位时间安排略有不同,具体以评审委员会通知为准。
二、评分标准与优秀比例
1.评分标准
总分100分,其中讲课占70分,答辩占30分。
· 讲课部分:教学内容(20分)、教学程序设计(20分)、教师素质表现(20分)、板书(10分)。
· 答辩部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20分)、分析处理问题能力(15分)、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15分)、教育理论基本素养(15分)。
2.优秀比例提升
讲课答辩优秀比例由15%提升至20%,优秀人员在职称评审中可获适当倾斜。
三、注意事项
1.材料准备
· 讲课需携带对应学段教材(高中、初中、小学、幼教分段准备),不得携带教学辅导资料。
· 课后反思需结合新课标,体现对教学的自我诊断和改进方向。
2.纪律要求
· 讲课答辩全程封闭、录像,不得携带无关物品,不得使用通讯工具。
·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结束后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带走备课稿纸等物品。
3.特殊群体支持
· 农村教师、班主任、教研员等群体在评审中可享受政策倾斜,如年限折抵、成果替代等。
· 获得“时代楷模”“中原名师”等荣誉的教师可通过“绿色通道”免答辩或越级申报。
四、建议与准备
1.教学设计
合理分配讲课时间,突出重点,注重教学深度和互动性。可采用“黄金分割法”设计教学环节,确保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2.答辩准备
提前梳理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教学理论等常见问题,准备高频问题库,注重逻辑清晰和语言表达。
3.心态调整
讲课答辩是对教学能力的综合考察,需保持冷静,展现专业素养和教育热情。可通过模拟演练缓解紧张情绪。建议参评教师密切关注当地教育部门通知,提前熟悉评审流程和要求,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