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实践一
下面这段话是班长准备的班会发言稿中的一段,表达不够得体,试着修改一下。
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卫生好了,纪律好了,学习成绩也好了,本月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咎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很严格,很到位,很负责,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
提示:
1.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发言稿有什么问题。比如,是否注意了文中提及对象的身份、词语使用是否恰当等。
2.修改时要注意发言稿的写作目的和使用场合。
3.如果你觉得修改意见比较多,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重写一段话。
写作实践一范文两篇
范文一:《修改后的班会发言稿》
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卫生好了,纪律严明了,学习成绩也提升了,本月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功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很严格,很到位,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原文开头直接陈述成绩,未体现感谢之情,不符合“表达要得体”中“感谢对方付出”的要求。)
首先,班主任每天早到晚退,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监督我们的学习和卫生。比如上次运动会,他不仅组织我们训练,还亲自为我们买水、擦汗,嗓子都喊哑了。其次,他对待班级事务一丝不苟,每次班会都会提前准备好课件,针对我们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比如上次我们班纪律差,他特意召开“文明守纪”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让我们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用“早到晚退”“亲自买水擦汗”“嗓子喊哑”等细节,具体说明班主任的付出,体现“表达要得体”中“具体感谢”的要求,让感谢更真诚。)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负责任、有爱心的班主任,我们班才取得了进步。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争取下次再获得“流动红旗”!(结尾总结班主任的作用,表达继续努力的决心,符合“表达要得体”中“积极回应”的要求,让发言更有感染力。)
【点评】:这篇范文针对原文“不够得体”的问题进行了修改,通过具体事例体现对班主任的感谢,语言真诚自然,符合初中生的表达习惯,是一篇优秀的修改范例。
范文二:《修改后的班会发言稿》
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卫生好了,纪律严明了,学习成绩也提升了,本月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功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很严格,很到位,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同上,原文开头缺乏感谢之情,需修改。)
班主任就像我们的“大家长”,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记得上次我生病请假,他不仅帮我补上了落下的课程,还特意打电话询问我的病情,叮嘱我要好好休息。还有一次,我因为和同学闹矛盾情绪低落,他把我叫到办公室,耐心地开导我,让我明白友谊的可贵。(用“补课”“打电话询问病情”“开导闹矛盾的自己”等例子,体现班主任的关爱,符合“表达要得体”中“体现关怀”的要求,让感谢更有温度。)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贴心、负责的班主任,我们班才变得越来越优秀。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结尾表达对班主任的敬爱和对未来的承诺,符合“表达要得体”中“情感真挚”的要求,让发言更有感染力。)
【点评】:这篇范文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体现对班主任的感恩之情,语言朴实感人,符合初中生的表达水平,是一篇很好的修改范例。
写作实践二
学生会计划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准备邀请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和其他学校的师生等作为嘉宾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请你任选一个对象,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提示:
1.明确邀请函的写作目的,体现书面邀请的正式性和对受邀者的尊敬。要根据嘉宾的身份,选择恰当的称呼。
2.应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等情况,让对方对活动有所了解。如果需要对方在活动中发言,也应该提及,以便对方提前准备。
3.语言要简洁明了,大方得体。
写作实践二范文两篇
范文一:《环保专家邀请函》
尊敬的环保专家王教授:您好!
我是××中学学生会主席××。为提升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家园的责任感,学生会计划于下周六上午9:00在学校礼堂开展“环境保护日”主题活动。我们诚挚邀请您担任本次活动的嘉宾,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垃圾分类与低碳生活”的专题讲座。(开篇明确邀请目的——提升环保意识,符合“表达要得体”中“明确写作目的”的要求;用“尊敬的环保专家王教授”称呼,体现对专家的尊重;说明活动时间和地点,让对方了解具体情况,符合“提供必要信息”的要求。)
您的到来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荣幸。期待您能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与我们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用“莫大的荣幸”表达对专家到来的重视,符合“表达要得体”中“体现诚意”的要求。)
此致
敬礼!
××中学学生会
2025年×月×日
【点评】:这篇邀请函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言礼貌得体。通过明确的活动目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诚恳的邀请态度,体现了“表达要得体”的要求,是一篇优秀的邀请函范例。
范文二:《环保志愿者邀请函》
亲爱的环保志愿者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是××中学“绿色先锋”社团的成员。为响应学校“美化校园,从我做起”的号召,我们计划于本周日下午2:00在校园操场开展“垃圾清理与分类”志愿活动。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队伍,与我们一起为打造整洁美丽的校园贡献力量!(开头用“亲爱的环保志愿者朋友们”称呼,亲切自然;明确活动目的——响应学校号召,美化校园,符合“表达要得体”中“明确写作目的”的要求;说明活动时间和地点,让对方了解具体情况,符合“提供必要信息”的要求。)
您的参与将为我们的活动增添无限动力。期待您能抽出宝贵时间,与我们一起践行环保理念,共创美好校园!(用“增添无限动力”表达对志愿者参与的期待,符合“表达要得体”中“体现诚意”的要求。)
此致
敬礼!
××中学“绿色先锋”社团
2025年×月×日
【点评】:这篇邀请函格式正确,内容具体,语言亲切。明确的活动目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诚恳的邀请态度,体现了“表达要得体”的要求,是一篇符合初中生水平的优秀邀请函范例。
写作实践三
学校所在的街道拟于近期开展一次主题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宣传活动,需要社区各单位和居民配合。校学生会委托你所在的班级向社区居民发出倡议,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不少于5OO字。
提示:
1.应介绍活动的具体情况,说明发出倡议的背景、目的,这样更容易让人理解和信服。
2.围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主题组织倡议书的内容,明确活动的具体安排和要求,避免空喊口号。
3.事先可以就街道垃圾分类的实情、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等做些调查研究,以提高倡议书的针对性。
写作实践三范文两篇
范文一:《“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倡议书》
尊敬的社区居民朋友们:
大家好!近期我们发现小区垃圾投放存在分类不清、混投现象普遍的问题——有的居民把厨余垃圾和塑料袋一同丢进其他垃圾桶,有的可回收物被当作普通垃圾处理,这不仅加重了清洁工人的分拣负担,还造成了纸张、塑料等资源的浪费。(批注:开篇直击社区垃圾分类痛点,基于对街道实情的观察,用“混投”“资源浪费”等关键词强化问题紧迫性,让居民瞬间意识到整改必要性。)我们作为生活在社区的成员,深知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助力碳中和的关键一步,特发出以下倡议,盼能与您携手共建绿色家园!
一、学分类,做“环保明白人”
建议您通过社区宣传栏、短视频平台或亲子共读手册,系统学习四类垃圾的区别:可回收物(如废纸、塑料瓶、旧衣物)能循环再生;有害垃圾(如电池、过期药品)需特殊处理以防污染;厨余垃圾(如果皮、剩菜)可堆肥还田;其他垃圾(如烟头、尘土)则需填埋或焚烧。(将抽象分类标准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物品+处理方式”,降低理解门槛。例如“旧衣物属于可回收物”,让居民能快速对应自家垃圾,避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若您家有老人孩子,不妨把分类知识做成“贴纸标签”,贴在对应垃圾桶上,方便全家记忆!
二、践分类,做“环保践行者”
在家中设置“两桶一袋”:厨房旁放厨余垃圾桶(套上专用垃圾袋),客厅放其他垃圾桶,阳台角落放可回收物收纳箱。投放时牢记“干湿分离”——厨余垃圾尽量沥干汤水(比如煮粥剩下的米汤倒掉后再装袋),避免渗漏污染其他垃圾;快递盒、饮料瓶记得压扁,节省回收空间。(给出家庭场景下的具体操作步骤,从“设桶位置”到“细节处理”,手把手教居民落实,彻底告别“想分类却不会分”的困惑。)外出时,多走几步把矿泉水瓶、奶茶杯准确投入可回收物箱,别让“随手一扔”变成“随手污染”!
三、传分类,做“环保传播者”
向家人邻居分享你的分类心得:“阿姨,这个快递盒是可回收物,咱们攒多了卖钱还能买酱油呢!”“小朋友,你喝完的酸奶盒要洗干净再扔,不然会变成‘脏垃圾’哦!”(用口语化对话模拟日常互动,既自然又有亲和力。例如“卖钱买酱油”这种生活化联想,能让居民感受到分类的“实惠感”,从而更愿意主动参与。)还可以在业主群发个“分类小妙招”视频,或带邻居家孩子玩“垃圾找家”游戏,让环保理念像种子一样扩散~
垃圾分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垃圾送回正确的“家”,小区会更整洁,蓝天会更清澈,孩子们的未来也会更明亮!(结尾升华主题,将个人行动与社区、环境、未来绑定,用“更整洁”“更清澈”“更明亮”等具象化结果激发情感共鸣,让倡议从“要求”变为“共识”。)
期待您和家人一起,成为垃圾分类的“行动派”!
此致
敬礼!
××中学八年级(3)班全体同学
2025年××月××日
【点评】:这篇倡议书像一位“贴心邻居”在唠家常,先摆问题拉近距离,再用“学-践-传”的逻辑给方法,连“压扁快递盒”“沥干厨余垃圾”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既有理性分析又有情感温度,能让居民真正听进去、动起来,是一份“接地气、有干货”的环保倡议。
范文二:《致社区居民的一封“垃圾分类”信》
亲爱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最近我们在放学路上发现,小区绿化带里总躺着没喝完的奶茶杯,楼道垃圾桶旁散落着碎纸片……这些“迷路”的垃圾,不仅影响了小区颜值,还让保洁阿姨们弯腰次数变多了。(以学生视角切入,用“奶茶杯”“碎纸片”等校园周边常见景象,唤起居民对“熟悉场景”的记忆,天然拉近距离。“弯腰次数变多”则暗含对劳动者的体谅,让倡议更有共情力。)我们八年级(5)班的同学们决定带头行动,也想邀请您加入“垃圾分类小队”,一起给小区“梳梳妆”!
第一站:给垃圾“分家家”——从我家做起
我们家最近搞了个“垃圾分类挑战赛”:爸爸负责可回收物,把快递盒叠得整整齐齐;妈妈管厨余垃圾,把果皮晒干做堆肥;我呢,就盯着其他垃圾,不让零食袋“乱跑”!(用“家庭分工”的生活化案例,展示“人人有责”的可操作性。例如“爸爸叠快递盒”“妈妈做堆肥”,让居民直观看到“分类不难,还能变成乐趣”。)如果您家也想试试,不妨开个“家庭会议”,给孩子分配个小任务(比如帮奶奶拎厨余垃圾袋),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培养环保意识~
第二站:给邻居“讲讲理”——从一句提醒开始
上周我看见张奶奶把烂菜叶扔进其他垃圾桶,就跑过去说:“奶奶,菜叶是厨余垃圾,咱们给它换个‘家’,下次保洁阿姨收的时候更轻松呀!”张奶奶笑着摸我头说:“好闺女,奶奶记住啦!”(还原真实互动场景,“烂菜叶”“换家”等口语化表达,让提醒变得温柔又有效。通过“张奶奶的反应”侧面证明“善意提醒能被接受”,消除居民“怕得罪人”的顾虑。)以后您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以笑着说:“叔叔,这个瓶子能卖钱呢,咱攒起来吧!”简单一句话,就能让更多人加入分类行列。
第三站:给社区“添活力”——从一个活动开始
我们班打算下周末在小区广场办“垃圾魔法秀”:用废旧报纸做裙子,用塑料瓶搭城堡,还要搞“分类接龙”游戏——说出一种垃圾属于哪类,就能领小贴纸!(介绍趣味实践活动,用“报纸裙子”“塑料瓶城堡”等创意形式,打破“垃圾分类=枯燥说教”的刻板印象。“分类接龙+小贴纸”则是针对孩子的激励机制,间接带动家长参与,让环保变得“好玩又有收获”。)如果您有兴趣,欢迎来给我们当“评委”,顺便教我们更多分类技巧!
其实垃圾分类就像“给地球做SPA”,我们少扔一点混投垃圾,地球就少一份负担。当每个家庭都成了“分类高手”,我们的社区就会变成“花园式小区”,孩子们能在干净的路面上奔跑,老人们能在清爽的长椅上聊天。(用“SPA”“花园式小区”等比喻,将抽象环保概念转化为美好画面,用“孩子奔跑”“老人聊天”的场景引发情感共鸣,让居民感受到“分类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垃圾不再“流浪”,让家园更加美丽!
盼您的回应!
××中学八年级(5)班全体同学
2025年××月××日
【点评】:这封信像一群“热情小志愿者”在喊你玩,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把“分类”写成“家庭游戏”“邻里互动”“社区派对”,连“SPA”“魔法秀”这样的词都用上了,既活泼又有感染力。它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用“一起玩”“一起美”的邀请,让居民觉得“分类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特别适合带动全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