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60分)
23.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改变你对世界、对生活的原有认知。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详略得当;
③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
④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
一、审题立意。材料核心围绕“改变原有认知”展开。审题时要明确,“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是改变的触发点,立意应放在这种改变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上。可从积极角度出发,展现因某人或某地,自己对世界、生活有了更深刻、更美好的理解,认识到生活的多元性,从而获得成长与感悟,传达出积极向上、善于发现与接纳新事物的价值观。
二、选材构思。选材方向:
(1)人物类:选择身边的老师作为素材。这位老师教学风格独特,不像传统教师只注重成绩,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与全面发展。在他的影响下,自己从只看重分数,转变为热爱学习过程,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对教育、对学习的认知发生巨大改变。
(2)地方类:以一次乡村支教经历为例。原本以为乡村条件艰苦、文化匮乏,去了之后却发现乡村有着淳朴的民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民俗文化。村民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自己对乡村生活有了全新认知,不再片面地认为乡村落后,而是看到乡村独特的价值与美好。
(3)综合类:讲述参加公益活动,去到偏远山区的学校。在这里,遇到一群虽然物质匮乏,但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孩子,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山区独特的地理风貌、简单却真挚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对生活的幸福定义、对社会的认知有了极大转变,从追求物质享受,变为珍惜精神富足。
文章构思:开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句引出“改变原有认知”这一主题,如“生活就像一盒未知的巧克力,总有一些人或地方,像神奇的钥匙,开启我们全新认知的大门”。接着,主体部分详细叙述具体事例。若选老师的例子,先描述自己之前对学习的功利认知,再讲述老师的独特教学行为,如组织课外实践、鼓励个性化学习等,以及这些行为如何一步步改变自己的想法,过程中注重心理描写。若是地方类素材,先阐述自己之前对该地方的刻板印象,再细致描写到达后的所见所闻,如乡村的劳作场景、村民的热情款待等,展现认知的转变。结尾总结这次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深远影响,升华主题,强调要保持开放心态,接纳能改变自己认知的人或地方,从而收获成长与更广阔的世界。例文:
那片金黄,改变了我的世界
在我原本的认知里,乡村不过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生活单调乏味,远不及城市的繁华热闹。然而,一次乡村之行,那片金黄的油菜花田,彻底改变了我对乡村、对生活的看法。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父母决定带我回乡下看望爷爷奶奶。一路上,我满心不情愿,想象着乡村的简陋与无聊。车子缓缓驶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低矮的房屋和泥泞的小路,我不禁皱起了眉头。
但当爷爷奶奶热情地迎接我们,带着我们走向田野时,一切都不一样了。放眼望去,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金黄——那是大片大片盛开的油菜花。微风拂过,油菜花随风摇曳,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我被眼前这壮观的景象深深震撼了,原来乡村竟有如此美丽的景致。
我兴奋地奔跑在油菜花田之间,感受着花朵轻拂脸颊的温柔。这时,我看到田边有几位农民伯伯正辛勤劳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爷爷奶奶告诉我,这些油菜花是他们辛苦种下的,等到收获的季节,能带来不错的收入。看着他们满足的神情,我突然明白,乡村的生活虽然没有城市的便捷与喧嚣,却有着一种简单纯粹的幸福。这里的人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馈赠。
在乡村的日子里,我还体验到了许多城市里没有的乐趣。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清澈的小溪里捉鱼,在古老的大树下捉迷藏,夜晚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仰望星空,听爷爷奶奶讲述古老的故事……这些简单而快乐的时光,让我感受到了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离开乡村时,我满心不舍。那片金黄的油菜花田,不仅为乡村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更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生活的种子。从那以后,我不再只向往城市的繁华,而是懂得了生活的美好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发现。那片金黄,彻底改变了我对世界、对生活的原有认知,让我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