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导学案

2025-08-17 02:13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3人

【写作指津】

记事是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重点,也是记叙文写作的难点。如何记事呢?

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3.结构要完整。要注意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安排,做到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4.要写真情实感。

(1)选择真实的材料来写。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不仅要保证人、事、景、物是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或存在过的,还要保证你对它们的观察、分析、判断、总结是准确的、客观的,你对它们的情感是真实的。

(2)要把所选的材料写真实。如果是写人,就要真实准确地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做到“写谁像谁”;如果是写事,就要有条有理地写出事件的始末,做到“有头有尾”“有详有略”;如果是描写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做到“形神兼备”。

5.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只有语言表达过了关,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

【佳作欣赏】

[佳作一] 写作实践题二

那一次,我真尴尬

佚 名

那是一次在我们班举行的大型公开课,有不少老师来听课。上课之前,教室后面坐满了老师,给人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我偷偷地朝后面瞟了一眼,竟然在众人中瞟到了以前教过我的张老师。我那小小的虚荣心不禁膨胀了起来,在张老师面前表现的机会来了,我立刻振奋了精神。 [① 开篇点明“我”虚荣心膨胀的缘由,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开始上课了,老师在讲台上饱含激情地讲着,我们在下面认认真真地听着。当老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时,我略加思索后便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的目光在人群中游走,当她看到我时,便微微一笑示意由我来回答。我流利并完整地回答完后便坐下了。此时,老师们似乎都在窃窃私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对我赞赏有加的目光,不禁心中窃喜,心满意足地继续听课。 [② 心理描写,表现出“我”沾沾自喜的心理。]

当我还沉浸在刚刚的喜悦中时,老师已再次提出了问题。刚刚还很活跃的场面瞬时变得沉寂,我偷偷地向老师看去,她因尴尬的场面而有些焦躁不安。不行,我要帮帮老师。这样想着,我便再一次举起了手,老师似乎看到了希望,微笑着让我回答。我站起来后却傻眼了:“糟糕,老师刚刚提了什么问题?怎么丝毫没有印象?”我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些什么。 [③ 细节描写恰当,将“尴尬”的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

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停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我真尴尬。

这虚荣心的驱使让我栽了大跟头,直到今天,我想起当时的情景都会脸红。

赏析:本文以在一次班级公开课上,“我”为了在以前教过自己的老师面前表现,主动回答老师提问却忘记问题的尴尬经历为素材,记叙了“虚荣心的驱使让我栽了大跟头”的深刻教训。文章选材新颖,感悟深刻。

[佳作二] 写作实践题三

我们是一家人

佚 名

家,这一个字,究竟蕴含了多少情感,或许只能我们自己去体会吧!

天色已晚,静谧的小区里,只有那微弱的虫鸣此起彼伏。我和爸爸一前一后地走着。我依旧像儿时一般,拉着爸爸厚实而又有力的大手。我们身后的影子在路灯下显得更加修长。我和爸爸就这样走着,谁也不想打破这种气氛。我依偎在爸爸的身旁,贪婪地享受着属于我的温暖。

我们到家了。妈妈坐在桌旁,手撑着头,昏昏欲睡。我放下书包,轻轻地把妈妈唤醒。妈妈见我回来,睡意还未消尽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嘱咐我赶紧洗漱睡觉。

晚上九点半,我钻进被窝。六岁的弟弟轻轻地下床,轻轻地走到台灯前,轻轻地关灯,又轻轻地回到被窝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姐姐还未入睡,悄悄地把这一切收入眼底;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姐姐心里已是满满的感动。

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房间,弟弟还在熟睡,我却被甜甜的奶香味和烤面包的香味唤醒。悄悄地下床来到厨房,我看到爸爸和妈妈正开心地为我们准备早餐。我随手拿起一片面包,享受着亲情。

“家”这个字,是爱的升华,更是温暖的总结!

赏析:文中父亲在静谧的小区里陪伴“我”走夜路,母亲在家耐心地等待,弟弟轻轻地为“我”关灯等,这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家的温馨。作者善于选材,以小见大。

【学以致用】

1. 写作记事作文,我们可以( 

A.虚构情节,肆意想象。

B.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C.有意识模仿课文写法。

D.面面俱到。

2. 关于详略:写“一次班级运动会”时,下列内容应该详写的是( 

A.运动会当天的日期和天气

B.自己参加的1000米跑比赛,从起跑、中途坚持到冲刺的过程

C.其他班级同学的比赛项目

D.运动会结束后大家收拾场地的场景

3. 关于顺序:下列哪项最适合用倒叙手法来写( 

A.按时间顺序记录一天的学习生活

B.先写现在看到旧照片的情景,再回忆照片背后的童年往事

C.描述植物从种子到开花的生长过程

D.记录一次实验从准备到成功的步骤

4. 写“一次失败带来的成长”,下列思路最完整的是( 

A.写自己考试考砸了,很伤心,然后就结束了。

B.先写参加演讲比赛因紧张忘词而失败,再写之后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向老师请教,最后在另一次比赛中获奖,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

C.只写失败的过程,不写之后的改变。

D.写别人失败的经历,说自己受到了启发。

5. 下面这件事写得简单乏味,不能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请你帮忙“添枝加叶”,把它写得具体、生动。(180字左右)

提示:要“添枝加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

梁老师开始上课了,她先是介绍自己,然后说出了语文的有趣之处。这堂课很美妙。

6.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以莎莉文老师的到来为分水岭,将作者的人生分为“光明”与“黑暗”两个阶段。作者通过对这两个阶段的对比,以及对莎莉文老师教育方法的细致描写,以及自身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感悟的生动刻画,突出了教育对人生的巨大影响这一中心思想。下面是文章《深夜回家》中的一段,请你借鉴这种对比的手法,把文段写具体详细。

天很黑很黑,我害怕极了。可是我想到自己对爸爸做的保证,就鼓起勇气,坚持走回了家。

参考答案

1、C;2、B;3、B;4、B;

5、示例:梁老师自我介绍时,在黑板上写了“此‘梁’非彼‘粱’”五个大字。我想,大家以后肯定不会把“梁老师”写成“粱老师”了。梁老师为了激发我们对语文的兴趣,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让大家对出下联。上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大家积极思考,一个个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梁老师却神秘一笑,说我们的答案缺少“语文的味道”。只见她一按鼠标,幻灯片上出现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大家读了一遍,便笑了起来。原来语文还可以这么有趣啊!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