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议论文写作最常见的三种结构,简单而实用(思路+模板+范文)

2025-10-25 04:5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8人

议论文就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最常见的议论文写作结构一般是:提出论点——证明论点——强调论点,这也是最容易把握的结构。

【写作思路】

一、开头:提出论点

议论文,一般在开头部分就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常见的提论点的方法有:

1.开门见山式

即开头就提出论点,如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头第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论点;陶行知的《创造宣言》开头第一句话“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也是论点。

2.引用名句式

即开头引用一两句名言或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直接引入中心论点。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开头引用了《礼记》和《老子》的话,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则引用了程颐和张载的名言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3.列举事实式

即列举现实中的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描述或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论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列举六个“生于忧患”的名人事例,而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为一篇驳论文,开头用公开的文字呈现现实中部分中国人的做法,摆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批驳之后树立自己的观点。

二、中间:证明论点

中间部分,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分析论述,证明中心论点。常用的方式有三种:

1.并列式

即紧扣中心论点,用几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中心论点(最好三个分论点),这种结构层次清晰,严密周详,是最容易学写的一种方式。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从“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角度分析论述,证明论点。

2.递进式

即提出中心论点后,文章各层之间逐层深入,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中间部分先明确创造性思维的定义(是什么),然后从个人、社会层面分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为什么),接着探讨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怎么样)。

3.对比式

即中心论点提出后,先正后反或先反后正,运用论据进行证明,鲜明对比,可以突出地论证文章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前半部分通过分析论证,得出“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接着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论点,并用从古到今的“中国的脊梁”证明,先反后正,对比鲜明。

三、结尾:强调论点

结尾部分,往往对前文的论述进行总结归纳,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同时,也可以在结尾发出呼吁号召或对未来进行展望,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给人以希望和鼓舞,让读者付诸行动。比如《敬业与乐业》的结尾,用“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强调中心论点,最后又用“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这句话展望未来,发出号召。

【写作模板】

模板一:

1761287620413345.jpeg

参考范文:

1.将风骨写进生活

林清玄曾过:“人要锻炼自己的人格、风骨,不随风雨破落。”虽说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华夏儿女铮铮的傲骨和不屈的精神却永远熠熠生辉。岁月失语,风骨能言,将风骨写进生活,照亮前行的路。(引用林清玄名言,摆出华夏儿女的事实,提出中心论点)

风骨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志存高远。(分论点一)

北京冬奥会上,我们重新认识了金博洋这个浴火重生的少年。他曾两次登上世界锦标赛的领奖台,到达中国男单从未有过的高度。即使是在无垠的黑暗里,面对生活和训练上的种种挫折,他不屈的风骨驱散了浓浓迷雾。他始终坚信自己本是高山而非草芥,理应站在群峰之巅俯看低矮的灌木,而不是得过且过,淹没于群星的璀璨之中。(列举事例)正是将志存高远之不屈风骨写进了生活,金博洋撕碎了一个又一个无边的黑夜,让梦想之光照进了缤纷的现实。(分析论述,证明分论点一)

风骨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一心为国。(分论点二)

47次手术、93天的昏迷,他不仅失去了双手双脚,而且仅剩下一只0.3视力的右眼,但他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他回到家乡,用残肢夹着粉笔,教乡亲们认字;他拄着拐、拖着假肢,一步一步带领村民们走向致富之路。60岁时,他执笔写下《极限人生》,将他和曾经战友的故事捧给了世人……(列举事例)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献祖国,将爱国之风骨写进生活,朱彦夫书写了中国保尔的现代传奇。(分析论述,证明分论点二)

风骨是“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起航”的无畏拼搏。(分论点三)

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望,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勇跨越。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从地球到月球,从月球到火星,中国人始终怀揣着航天梦。(列举事例)神舟问天、祝融访火、羲和探日的背后是铭记初心、不忘使命的无畏与拼搏。正因为一代代航天人将无畏之风骨写进生活,中国航天这棵大树方能枝繁叶茂,结出了累累硕果。(分析论述,证明分论点三)

生如缕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风骨写进生活,给生活添束光,让世间多一份温馨,让人生多一股力量。(总结强调中心论点,发出号召,展望美好)

模板二:

1761287725896913.jpeg

参考范文:

2.请学会欣赏

当你置身深山老林之中,耳听潺潺流水的时候,你的心中是否只有穷山恶水?当你走在秋天的画卷中,身旁红叶美似彩霞的时候,你的眼里是否只有落叶凋零?当你与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对手相向而行的时候,你是否会高昂你的头,对他不屑一顾?——如果是的,那么,我要说,朋友,请你一定要学会欣赏。(列举生活中常见问题,提出中心论点)

欣赏是一种美丽的心情。懂得欣赏的人,不会戚戚于景物的衰败、凄清。而面对晓风残月、瘦水寒山,敲窗冷雨、凛冽寒风,他们一样能露出赞赏的眼光和会心的微笑。懂得欣赏的人,不会因为别人有缺点而愤愤然,他们会更多地看到别人的闪光点,认为对方是可敬可爱的;他们不会因为对手曾经战败而全盘否定,他们会看到对手在另外一些领域的优势,值得自己学习。懂得欣赏的人总是心平气和,面带微笑的。(欣赏是什么)于是,快乐和美丽会在他的心里扎下根来。(为什么要学会欣赏)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欣赏呢?(领起下文怎样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应学会宽容,要有宽广的胸怀。(分论点一)这样,你才会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不会因为心胸狭窄而蒙蔽双眼。《三国演义》中曹操就因为嫉贤妨能,不能用欣赏的眼光看人,以至于杀掉杨修等人,失去一帮谋士。试想,如果曹操能以宽容之心、欣赏之心对待杨修,不就避免杨修被杀的千古悲剧吗?在他后来的霸业中不就多了许多谋士吗?(举例证明分论点一)

懂得欣赏需要有知识和修养作基础。(分论点二)比如欣赏舞蹈,你要具备一些舞蹈常识,才能从舞者肢体的变化中读出美感来。(举例证明分论点二)

懂得欣赏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分论点三)大家还记得《西游记》中的唐僧吧?因为他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硬把一心为他铲妖除害的孙大圣赶跑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呢?劝架的被人打,被小偷扒了钱包还请求原谅,救人英雄鲜血淋漓而围观者无动于衷……没天都有这样的新闻!(举例证明分论点三)

懂得欣赏需要有悟性。(分论点四)你能思考景物所蕴涵的美丽、所包含的哲理,不然,你看到的只是山山水水的外形而已,它们的灵魂无法与你沟通。(证明分论点四)

朋友,学会欣赏能让我们融洽关系,成就事业,赢得幸福。请开阔你的心胸,睁大你的慧眼,带着欣赏的目光一路前行吧。(总结强调学会欣赏对我们的作用,发出呼吁号召)

模板三:

1761287756380665.jpeg

3.因交流而多彩

花与草的交流,绘成了盎然的春意;云与霞的交流,织成了壮观的画卷;繁星与皓月的交流,组成了浩瀚的星河交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丽;交流,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多彩。(列举自然现象,引出中心论点)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彼此交流真情,成为莫逆之交,作为真诚深厚友谊的佳话芳百世。与之相仿的伯牙与子期纵情山水,以琴为介,以音为语,心灵相通,自有“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的传世绝唱。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暗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勇于交流。仙风道骨陶渊明,长期漂泊,饱尝炎凉,踽踽独行。偶然到南山一游,将自己融人到南山中,把自己托付给山上的鸟儿,鸟儿心领神会拍打翅膀,振翅高飞,将诗人的孤独带到九霄云外。自此,陶渊明不再忧郁,不仅恢复往日的浪漫,而且变得更加刚毅、坚定、豪迈。

(以上两段,列举三个事例,从正面进行论述交流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华丽的外衣,也有许多人未能抵住诱惑,坠入了深渊。这是因为他们不善于交流。(本段话锋一转,从反面谈起。)

西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个例子。胸怀大志的项羽领导着起义军成功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但他不听范增鸿门宴杀掉刘邦以永除后患的忠告,最终落人四面楚歌,自刎于乌江,代枭雄就此陨落,留下令人肝肠寸断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慷慨悲歌。(从反面列举项羽不与属下交流的事例,说明交流的重要性。)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交流,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交流是我们学习、生活成长的催化剂,使我们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交流也是国家与国家和谐交往、携手共进的助燃剂,“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互交流沟通,共建人类美好家园。地球因多样性而丰富,人类因交流而多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勇于交流,为你的人生添一份光增一份色。让我们尽情品尝交流的盛宴,领略人生的多彩!(结尾强调中心论点,并发出呼吁号召。)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