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个人成长主题作文4篇不同角度深度指导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珍藏,也许是一份真挚的情感,也许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许是一处美丽的风景…… 这些美好,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请以 “珍藏美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审题指导】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
1.“珍藏美好”是一个充满温情与诗意的命题,关键词在于“珍藏”和“美好”。“珍藏”意味着将某样事物小心保存、珍视,体现出其在心中的重要地位。“美好”则限定了写作对象,它可以是生活中任何能触动心灵、带来温暖与感动的人、事、物、景等。
2.从立意角度看,文章旨在通过对这些美好事物的回忆与描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真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可挖掘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好,如家人的关爱、朋友的陪伴、陌生人的善意等,深入剖析这些美好对自己成长和心灵的影响,展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选材构思
1.选材时,可从自身经历出发,选择那些记忆深刻、感受强烈的素材。比如,一次与家人共度的温馨节日,可详细描绘节日里家人团聚的场景,从准备美食的忙碌身影到围坐一起时的欢声笑语,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亲情的美好;也可以是一次克服困难的经历,如参加比赛时遭遇挫折,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坚持完成,突出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友谊与成长,体现美好不仅是成功的喜悦,更是努力奋斗的过程。
2.在构思上,可采用倒叙手法,开篇以某个与“美好”相关的事物引出回忆,然后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结尾再回到现实,强调这份美好对自己的深远意义,升华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范文】
珍藏美好
生活是一场奇妙的旅程,我们在这漫长的道路上前行,一路遇见无数的风景。在这其中,总有一些美好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银河里,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永远珍藏。
记得那是一个蝉鸣喧嚣的夏日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我和儿时的伙伴们相约在那片熟悉的田野。田野里,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黄的、紫的,星星点点,像是大地洒下的五彩宝石。我们在田野间奔跑嬉戏,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累了,便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望着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分享着彼此小小的心事和梦想。那一刻,微风轻拂面庞,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我心中满是纯粹的快乐。这份与伙伴们共度的无忧无虑的时光,成为了我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美好画卷,被我小心珍藏。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因为考试失利心情低落,独自走在街头。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我的心也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这时,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头,看到了老师那和蔼的笑容。她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鼓励,没有丝毫的责备。她和我并肩走在街头,耐心地帮我分析考试中的问题,给我讲她曾经的经历和挫折。她的话语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穿透了我心中的阴霾。在那个寒冷的冬日,老师的关怀与鼓励,让我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这份温暖也被我珍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这些美好的瞬间,或许平凡,或许普通,但它们却有着震撼心灵的力量。它们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琐碎与艰难时,依然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让我们用心去珍藏这些美好吧,将它们化作前行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都能心怀温暖,坚定地走下去。因为这些被珍藏的美好,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将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力量,是我们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重要支撑。它不仅源于我们的内心,也可能来自于外界的支持与激励。有时候,力量是一种沉默的坚韧,让我们在逆境中挺直腰板;有时候,力量是一种温暖的陪伴,让我们在孤独中找到依靠。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人或事给予了你力量?你又是如何发掘和运用自己的内在力量的?
请以“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故事和感悟。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
1.题目“力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在材料中已经给出了具体的引导。力量可以来自内心,也可以来自外界;它可以表现为沉默的坚韧,也可以表现为温暖的陪伴。这些提示为写作提供了方向和角度。力量来源:要思考力量的来源,包括内心和外界两个方面。内心的力量可以是坚韧、信念、勇气等;外界的力量可以是家人、朋友、老师、偶像等的支持与激励。力量表现:要理解力量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例如,在逆境中,力量表现为坚韧和不屈;在孤独中,力量表现为陪伴和安慰。
2.立意:通过讲述一个或多个故事,展现力量如何支撑我们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并强调发掘和运用内在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表达对给予自己力量的人或事的感激和感悟。
二、构思选材
1.开头:可以从一个具体的场景或事件引入,描述自己面临的一个挑战或困难,为后文讲述力量的来源和表现做铺垫。
2.主体:通过描写自己的心理变化,展现如何逐渐发掘和运用内心的力量。可以包括自我鼓励、设定目标、寻找榜样等过程。描写给予自己力量的人或事,如家人的关爱、朋友的陪伴、老师的鼓励等。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这些力量如何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强调内心力量和外界力量的结合,使自己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坚强和勇敢。
3.结尾:总结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表达对给予自己力量的人或事的感激之情,并强调力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4.选材上,个人经历: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或多个挑战或困难,如学习上的压力、人际关系中的困扰、生活中的挫折等。人物描写:描写给予自己力量的人,如父母的默默支持、老师的悉心教导、朋友的暖心陪伴等。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展现他们的力量如何影响自己。情感表达:在选材时,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细腻性。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外界的支持。
【范文】
力量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有时候,这些困难仿佛一座座高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正是在这些艰难的时刻,总有一些力量支撑着我们,让我们能够勇往直前,不断攀登。这股力量,既可能源自我们内心的坚韧与不屈,也可能来自外界的关爱与支持。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力量的故事,一个关于我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力量,并凭借这股力量重新站起来的故事。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春季,我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挑战——中考前的模拟考试。那次考试,我发挥失常,成绩一落千丈。看着成绩单上刺眼的分数,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绝望之中。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暴风雨打湿了翅膀的小鸟,无力飞翔,更看不到前方的希望。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股来自家庭的力量温暖了我冰冷的心。父母没有责备我,反而用他们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拍打着我的肩膀,告诉我:“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再试一次的勇气。我们相信你,你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拾信心。”父母的话语如同春日里的阳光,穿透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从自己身上寻找力量。我意识到,真正的力量不仅仅来源于外界,更在于我们内心的坚韧与不屈。我开始调整心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一步步地去执行。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独自坐在书桌前,默默地与那些复杂的公式、繁琐的题目斗争。虽然过程中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我从未放弃。因为我知道,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
终于,在中考中,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高中。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力量的伟大。这股力量,既来自父母无私的关爱与支持,也来自我内心那份永不言败的坚韧与执着。它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它、挑战它,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之源。
回首过去,我感激那些给予我力量的人和事;展望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三、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同的颜色往往会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比如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黄色代表着轻快、活力、希望,绿色代表着自然、宁静、生命……
请以“我喜爱这样的颜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审题指导】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立意。
“我喜爱这样的颜色”这一题目,重点在于明确“这样的颜色”所指代的具体颜色,并阐述喜爱它的原因。从题目给出的材料可知,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含义,写作时需深入挖掘所选颜色背后的象征意义,将颜色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价值追求等紧密相连,通过对颜色的喜爱展现自身的个性、感悟与思考,立意要积极向上,富有感染力,能引发读者对颜色所蕴含意义的共鸣。
二、思路点拨。
文章开篇可运用诗意或生动的语言,如引用与颜色相关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引出自己喜爱的颜色,如绿色,瞬间抓住读者眼球。接着从绿色的自然属性入手,描述春日里漫山遍野的翠绿,那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如写“漫步在山林小径,身旁的树木枝叶繁茂,层层叠叠的绿,似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绒毯,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生命的光泽,让我沉醉其中”,展现绿色带给自己视觉上的美好感受。然后深入挖掘绿色的象征意义,结合自身经历,比如曾在低谷时看到石缝中顽强生长的绿草,它的坚韧给予自己力量,“那一抹倔强的绿,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像它一样,心怀希望,奋力生长”,阐述绿色在精神层面给予的激励。还可联系社会现象,如城市中越来越多的绿色植被建设,对改善环境、舒缓人们压力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升华绿色的价值。结尾总结自己对绿色的喜爱,再次强调绿色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呼吁大家也去发现、感受身边颜色的魅力,以简洁有力的话语收束全文,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范文】
我喜爱这样的颜色
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我唯独对那一抹明亮而温暖的黄色情有独钟。
黄色,是轻快的精灵。每当看到黄色,我的思绪便飘回童年的乡间小路。那时,我最爱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奔跑。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如同金色的海浪,微风拂过,涌起层层花波。我在其间穿梭,黄色的花瓣轻轻擦过脸颊,带来痒痒的触感,仿佛每一朵油菜花都在与我嬉闹。那明亮的黄色,让整个田野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让我的童年时光变得无比轻快、愉悦,笑声回荡在那片金色的海洋。
黄色,象征着希望的曙光。记得一次重要考试失利,我心情低落,感觉未来一片灰暗。回到家中,无意间看到书桌上那盏黄色的小台灯,它安静地立在那里,散发着柔和的光。那一刻,我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力量。黄色的光,如同希望的火种,驱散了我内心的阴霾。我重新振作起来,在台灯昏黄的光下刻苦学习,每当疲惫想要放弃时,那黄色的光就像在默默鼓励我,给予我坚持下去的勇气。终于,在下次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抹黄色,成为我学习路上的希望之光,让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迎来光明。
黄色,也是温暖的象征。寒冷的冬日,街头巷尾总会出现一个个身着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他们不畏严寒,挥舞着扫帚,清扫着街道上的积雪和垃圾。那鲜艳的黄色工作服,在白茫茫的冬日里格外显眼,宛如冬日里的暖阳,给城市带来整洁的同时,也温暖了每一个路人的心。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诠释着黄色所蕴含的温暖力量,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温情。
黄色,它轻快、充满活力,给我带来无尽的欢乐;它象征希望,在我迷茫时指引方向;它温暖人心,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就是我最喜爱的颜色,它早已融入我的生活,成为我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刻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四、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不愿改变的自己。改变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请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改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
题目“改变”明确了写作核心,材料中“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不愿改变的自己”以及“改变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点明了改变的重要性与意义。文章需围绕“改变”展开,可从个人成长角度出发,思考自身在学习、生活中经历的改变,明确这种改变带来的积极影响,如从消极面对困难到积极应对,从依赖他人到学会独立等,立意应聚焦于通过自身改变获得成长与进步,展现对成长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二、选材构思:
1.在选材上,可从学习经历入手,比如曾经数学成绩不佳,面对难题常常逃避,后来在老师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改变学习方法,主动请教同学,最终成绩得到提升,可详细描述学习方法改变前后的心理变化、行动差异以及成绩变化情况,突出改变带来的成果。从生活经历来说,可讲述自己原本内向胆小,不敢参加社交活动,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在朋友的带动下尝试突破自己,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之后性格逐渐开朗,收获了更多友谊,将参与活动前的忐忑、参与过程中的转变以及活动后的成长细致描写。也能从兴趣爱好方面选材,像以前学习绘画总是三分钟热度,在看到他人优秀作品后,改变态度,坚持练习,绘画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描述不同阶段对绘画的态度和行为,展现改变对兴趣培养的推动。
2.在构思时,开头可通过一段富有哲理的话语引出“改变”这一主题,引发读者兴趣。中间部分详细叙述自己经历改变的具体事件,运用细节描写,如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展现自己的转变过程。结尾总结此次改变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升华主题,强调改变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范文】
改变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不愿改变的自己。”每当回忆起那段努力改变的时光,这句话便在我心中回响。
曾经,我是个极度内向的女孩,像一只缩在壳里的蜗牛,害怕接触外面的世界。在学校,课间休息时,同学们总是三五成群地嬉笑玩耍,而我却总是独自坐在座位上,静静地看着他们。课堂上,即便心中有答案,我也因害怕出错和众人的目光,始终不敢举手发言。
改变的契机出现在一次班级组织的演讲活动。当老师宣布这个消息时,我的心猛地一沉,一种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不要点到我。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老师第一个就点了我的名字。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我无助地抬起头,迎上老师鼓励的目光,却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为了这次演讲,那几天我度日如年。每一次想到要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我的手脚就忍不住发凉。但逃避显然不是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准备。我花费大量时间撰写演讲稿,每一个句子都反复斟酌,每一个词语都精心挑选。完成初稿后,我又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观察自己的表情,纠正每一个不自然的动作,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坚定有力。
演讲的那天终于来临。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讲台,台下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我,我的双腿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鼓起勇气,开始了演讲。一开始,我的声音还有些颤抖,但随着演讲的推进,我逐渐沉浸其中,紧张感也慢慢消散。当我讲完最后一句话,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从那以后,我仿佛变了一个人。课堂上,我不再害怕发言,主动参与到各种讨论中;课间,我也能和同学们一起谈天说地,尽情欢笑。我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尝试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每一次新的尝试,都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改变虽然艰难,但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改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它让我挣脱了内心的枷锁,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充满阳光的世界。未来,我也将带着这份勇气,继续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不断改变,不断成长。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与思考?请以《打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
1.审题立意。
材料通过鸡蛋内外打破的不同结局,揭示人生主动突破的重要性。初中生可从自身生活切入,将“打破”具象化为突破日常困境,如打破社交恐惧、学业瓶颈、兴趣发展的阻碍等。立意聚焦内在觉醒驱动改变,展现成长中从被动承压到主动蜕变的过程,突出自我突破对人格塑造的意义。
2.思路点拨。
开篇设置情境,如描写自己攥着书法比赛报名表时掌心冒汗的细节,用“那张纸在我手中被捏出褶皱,却始终没勇气交出去”制造悬念,自然引出“打破”的主题。
可双线叙事:主线叙述克服书法比赛恐惧的过程——因害怕失败反复逃避(外在压力),偶然看到鸡蛋孵化纪录片引发触动,决定每天对着镜子模拟演讲(内在觉醒);辅线穿插书法练习中从临摹到创作的技法突破,双线交织展现“打破”的多维成长。
细节刻画:重点描写决赛前的心理挣扎,用“镁光灯刺得眼睛发疼,演讲稿在指尖簌簌发抖”的感官描写渲染压力,再以“忽然想起蛋壳里奋力顶破束缚的小鸡”的联想,体现内在力量的觉醒。
象征收尾:结尾呼应材料,将获奖证书比作“新生的蛋壳”,点明“真正的成长,是在心底种下打破的勇气”,以具象化意象深化主题,避免空洞说教。
【范文】
打破
晨光透过教室的玻璃斜斜切进来,粉笔灰在光束里打着旋。我攥着演讲稿的手心沁出冷汗,前排同学此起彼伏的“我来”声浪中,我的喉咙像被塞进团浸湿的棉花。
这是语文课的“每日演讲”环节。自从上次在台上忘词,双腿抖得撞倒讲台麦克风,我就再也没举过手。即便此刻攥着精心准备的稿子,指甲仍在纸边掐出月牙形的褶皱。
“小夏,你来试试?”王老师的声音突然落下来。我猛地抬头,撞进她含笑的眼睛。后排传来窸窸窣窣的议论,我感觉后颈腾起热浪,仿佛整个教室的空气都在挤压着我。
那天放学后,我在操场角落的双杠下坐了很久。夕阳把单杠的影子拉得老长,像道跨不过去的鸿沟。突然有只麻雀扑棱棱落在杠上,细爪刚站稳,又被突如其来的风掀得摇晃。可它扑腾几下翅膀,竟迎着风斜斜掠过了树梢。
书包里的演讲稿被我翻出来,边角已经磨得毛糙。想起王老师总说“鸡蛋从里面啄破才是新生”,我对着空荡荡的看台小声试讲。风卷着枯叶擦过跑道,我听见自己发抖的声音渐渐被暮色吞没。
转机出现在周三的自习课。我盯着窗外摇晃的香樟树,鬼使神差地举手报名下周的演讲。当“我可以”三个字冲出喉咙时,掌心又沁出汗,但这次心跳里多了点雀跃。
接下来的周末,我把自己关在房间反复练习。对着镜子调整表情,在阳台模拟掌声,甚至让弟弟举着手机录像找破绽。当看到视频里自己僵硬的手势变得舒展,那些卡壳的段落终于能流畅说出时,我摸到了演讲稿背面被指甲掐出的凹陷——它们像某种勋章。
演讲那天,我特意挑了件带阳光黄条纹的衬衫。站在讲台上,镁光灯依然刺眼,但当目光扫过王老师鼓励的笑容,那些准备好的句子突然有了温度。讲到高潮处,我听见自己清亮的声音撞在教室四壁又弹回来,原来恐惧真的会在行动里碎成齑粉。
掌声响起时,我忽然想起那只逆风的麻雀。人生大概就是无数次在害怕中攥紧拳头,又在某个瞬间松开手——不是被外力碾碎,而是从内里长出破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