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中考重点知识梳理(速记版)

2025-10-15 21:1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314人

一、基础信息(必背)

  1. 作者 :美国记者 埃德加·斯诺 

  2. 原名与别名 :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1938年在中国出版)。

  3. 核心价值 :第一部向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纪实作品,被誉为“ 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 ”。

  4. 采访时间 :1936年6月至10月,地点: 陕甘宁边区(延安) 

二、核心内容与主题

  1. 内容主线 

  •  斯诺的采访经历(见闻+对话)。

  •  红军长征的壮举(如强渡大渡河、过草地)。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及红军将领的形象。

  •  苏区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如土地革命、抗日主张)。

  • 主题思想 

    •  展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奋斗精神与崇高理想。

    •  揭示中国革命的必然性与正义性。

    •  打破西方对“红色中国”的误解。

    三、关键人物与形象(人物速记口诀)

    人物关键词典型细节
    毛泽东“农民思想家”- 面容瘦削,眼神炯炯;- 生活简朴(补丁衣);- 酷爱读书(哲学、历史);- 战略天才(谈抗日政策)。
    周恩来“儒雅革命者”- 温和文雅,精通英语;- 组织能力强(如南昌起义、上海工人运动);- 平易近人(与“红小鬼”互动)。
    彭德怀“铁血将领”- 性格直率,爱笑;- 长征中让马给伤员;- 军事才能(游击战术)。
    朱德“沉默领袖”- 沉默谦虚,爱护士兵;- 军事经验丰富,深受爱戴;- 喜欢运动(打球)。
    贺龙“传奇悍将”- 强壮如虎,威望高;- 一把菜刀闹革命,收编哥老会。

    四、艺术特色(答题模板)

    1. 纪实性 :基于真实采访与观察,用事实说话。

    2. 人物描写 :通过外貌、对话、细节展现人物立体形象。

    3. 叙事手法 :时间顺序+空间转移(采访路线)。

    4. 语言风格 :客观中蕴含敬意,兼具文学性与新闻性。

    五、高频考点(易考题型)

    1. 选择题/填空题 

    •  书名、作者、采访时间地点。

    •  人物身份(如“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  长征关键事件(如“强渡大渡河”“过草地”)。

  • 简答题/分析题 

    •  毛泽东的人物形象(结合具体事例)。

    •  红军精神的内涵(联系长征)。

    •  作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开放题 

    •  结合当代,谈“红星精神”的价值。

    六、记忆口诀与技巧

    1. 书名口诀 :“红星原名西行记,斯诺首访红土地。”

    2. 人物口诀 

    •  毛泽东:“辣椒哲学,补丁领袖,战略如炬。”

    •  周恩来:“儒雅英语,南昌起义,红小友情。”

  • 长征关键词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飞夺泸定、雪山草地。”

  • 七、答题策略

    1. 人物分析 :外貌+性格+典型事件+作者评价。

    2. 主题类 :结合历史背景(如抗日、土地革命)分析意义。

    3. 开放题 :联系现实,强调“革命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附:易错点提醒

    1. 斯诺 未见到朱德 本人,书中内容基于他人叙述。

    2. 贺龙的传说(如“两把菜刀闹革命”)需与史实区分。

    3. 书名《西行漫记》是中文版特殊时期的“掩护名”。

    最后冲刺建议 

    •  重点记忆人物关键词、长征路线与关键事件。

    •  结合历史课本中的“长征”章节加深理解。

    •  练习用简洁语言概括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

    快速记忆框架 

    一记作者(斯诺),二记书名(双名),三记核心(人物+长征+政策),四记意义(历史+现实)。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