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期考复习:病句类型辨析及真题训练(附答案)

2025-11-16 04:0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人

语法知识

49b9b82a75c84464bea94dc21a32a388~tplv-tt-origin-web_gif.jpeg

f7d08e38b735427d9c60ce7d9fa18884~tplv-tt-origin-web_gif.jpeg

病句类型

一、 搭配不当(中考最高频考点)

1.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与谓语在语义、语法上不匹配。例: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 不能 “浮现”,可删去 “崇高的革命品质和”)

2.动宾搭配不当:动词与宾语无法合理搭配。例: “我们要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原句若为 “养成…… 作业” 则错误,需搭配 “习惯”“行为” 等)

3.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与宾语的属性、类别不对应。例: “夏天的颐和园,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颐和园” 不是 “季节”,应改为 “好地方”)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与被修饰对象搭配错误。例: “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很大” 应改为 “很多”,“心血” 与 “很多” 搭配)

5.关联词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未按固定搭配使用。例: “只有坚持锻炼,身体就会健康。”(“只有” 应与 “才” 搭配,“就” 改为 “才”)

二、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句子必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缺失。

2.主语残缺: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通过” 和 “使” 同时使用导致主语缺失,删去其一)

3.谓语残缺: “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缺谓语,句末加 “而奋斗”)

4.宾语残缺: “他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参加了扶贫结对。”(缺宾语,句末加 “的活动”)

5.介词残缺: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应该主动向老师请教。”(原句若漏 “向”,则介词残缺)

6.成分赘余:句子中存在重复、多余的成分。例: “他同老农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实验。”(“多次” 与 “反复” 重复,删去其一);“切忌不要暴饮暴食。”(“切忌” 与 “不要” 重复,删去其一)

三、语序不当

1.定语语序不当:多项定语排列顺序错误(一般顺序:领属 + 数量 + 动词 + 形容词 + 名词)。例:“一位优秀的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顺序:“国家队的一位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状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排列顺序错误(一般顺序:时间 + 地点 + 范围 + 情态 + 对象)。例:“每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 应移至 “成为” 前)

3.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在主语后;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在主语前。例: “不但他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主语一致,“不但” 应移至 “他” 后)

4.逻辑语序不当:句子成分顺序违背逻辑规律。例: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先 “发现” 再 “解决”,调整语序)

四、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1.一句话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句式,导致结构混乱、表意不清。例: “止咳祛痰片,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等配制而成的。”(“主要成分是……” 与 “由…… 配制而成” 杂糅,删去 “配制而成的” 或 “它的主要成分是”)

2.中途易辙:句子前后陈述对象不一致,导致逻辑断裂。例: “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前半句主语是 “匪徒们”,后半句主语暗换为 “游击队”,可改为 “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游击队反包围了他们,歼灭了无数匪军”)

五、表意不明(歧义)

句子存在多种理解方式,导致语义模糊。例: “小李发现老张正在和他的战友谈话。”(“他的” 指代不明,可改为 “小李的” 或 “老张的”);“这辆车没有锁。”(“锁” 可指名词 “锁具”,也可指动词 “上锁”,需明确语境)

六、不合逻辑

1.句子内容违背逻辑规律(因果、并列、范围等不合理)。

2.自相矛盾: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死难者” 与 “幸免” 矛盾,删去 “多少个死难者中”)

3.分类不当: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青年代表。”(“青年代表” 与前三者存在交叉关系,不能并列,可删去 “和青年代表”)

4.强加因果: “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我特别开心。”(“下雨” 与 “开心” 无必然因果关系,删去关联词)

5.否定不当: “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三重否定表否定,与语义相反,删去第二个 “不”)

真题训练:

1 .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是否有必要提倡劳动教育?答案是肯定的。②人的成长对于劳动教育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③虽然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而且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④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在磨炼意志、接受锻炼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答案】 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B.“ 人的成长对于劳动教育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 ” 存在主客颠倒问题,原句逻辑关系混乱,应是 “ 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 ” 。

C.“ 虽然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而且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 ” 关联词使用不当, “ 虽然 ” 应和 “ 但是 ” 搭配,可改为 “ 虽然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是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 ” 。

D.“ 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在磨炼意志、接受锻炼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 语序不当,调换 “ 磨炼意志 ” 和 “ 接受锻炼 ” 的位置,修改为 “ 青少年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 。

故选 A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生态文明进课堂,有利于引导广大中学生护生态、学生态、讲生态、爱生态。

B . 315 国道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的 “ 中国最美公路 ” 。

C .持续干旱少雨,许多水库的存水量已减少了一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D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答案】 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 .语序不当,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 “ 学 ” ,了解生态知识,然后 “ 讲 ” ,传播生态理念,接着 “ 爱 ” ,从情感上热爱生态,最后 “ 护 ” ,付诸行动保护生态。所以应调整为 “ 学生态、讲生态、爱生态、护生态 ” ;

B .成分残缺,缺少与 “ 入选 ” 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 “ 榜单 ” ,即 “315 国道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的 ‘ 中国最美公路 ’ 榜单 ” ;

C .搭配不当, “ 减少 ”“ 降低 ” 等词不能用倍数来表示,只能用分数或百分数,可改为 “ 减少了一半 ” 或 “ 减少了 50%” ;

故选 D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邓小平故居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千万人次左右,成为人们缅怀伟人的重要场所。

B .武侯祠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C .随着 5G 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智能生活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远程办公、智能安防等应用场景得到了广泛推广。

D .广安的华蓥山凭借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有被人们称作 “ 川东小峨眉 ” 的美誉。

【答案】 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 语义矛盾, “ 超过 ” 与 “ 左右 ” 矛盾,删去其一;

C.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 “ 随着 ” 或 “ 使 ” ;

D. 句式杂糅,可改为 “ 被人们称作 ‘ 川东小峨眉 ’” 或 “ 有 ‘ 川东小峨眉 ’ 的美誉 ” ;

故选 B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交通部数据显示,五一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 3.3 亿人次,同比增长 6.2% 。

B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不仅积累了大量诗词,还增强了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C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D .对于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种种不文明违法行为,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答案】 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 主语残缺,删去 “ 通过 ” 或 “ 让 ” ,使 “ 活动 ” 或 “ 同学们 ” 成为主语;

C. 语义重复, “ 亟待 ” 意为 “ 迫切需要 ” ,与 “ 需要 ” 词义重复。可删去 “ 需要 ” ,改为 “ 亟待解决的问题 ” ;

D.“ 开展 ” 与 “ 措施 ” 搭配不当, “ 开展 ” 通常与 “ 活动 ” 搭配, “ 措施 ” 应与 “ 采取 ” 搭配。可将 “ 开展 ” 改为 “ 采取 ” ;

故选 A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