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校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校刊开辟专栏,向全校学生征集文稿。
万物如诗,岁月如歌。我们都是宇宙间跳动的音符。歌德在诗中这样写道,我们眺望远方,我们谛视近景,小鹿与幽林,星光与月光。缤纷万象中,皆见永恒美。
为了谱写人生的乐章,我们眺望远方,我们静听心声,我们在星光的照耀下前行。
阅读材料,选择一个专题,写一篇文章投稿,可以叙述经历,可以创作故事,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看法。
专题一:眺望与凝思
专题二:远近起伏都是歌
专题三:宇宙深处的那束光
优秀作文:
远近起伏都是歌
杭州市一考生
临近期末,生活节奏加快了许多。
考试前一天,晚自习回到家后,我的心情依旧难以平复:-个学期就这么结束了?这么久的努力就要迎来检验成果的时刻了。我打开书本,想继续复习,却发现心绪难以平静,往事桩桩件件皆浮上心头:考试失利时,被父母责骂得一个人在屋内落泪;得知自己考了年级第一,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因为一件小事,和朋友闹翻....我望着窗外的繁星,思潮起伏,不知不觉竟已到了深夜。
考试很快到来了坐在考场上的我,一反常态,十分紧张,但这却使我更加专注于答题。最后一场考试接近尾声时,屋外突发狂风,紧接着是数不清的雨点。还好下午时分,这雨便停了。
晚自习前,我习惯性地走出教室凭栏而望,却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远处的天幕掩映在教学楼后,像是被洗干净的纱帘一般。没-会儿,那片天幕隐隐透出些光亮来,原本湛蓝色的天空因此化为青绿色,如极光般泛起些波澜。往右望去,只见天边出现了几片晚霞,色彩斑斓,瑰丽无比。周围的同学不住地称赞这奇景,我心念一动,向四楼跑去。就在相同的位置,我看到肆意流淌的光辉笼罩着人间,仿佛最伟大的歌声回荡于耳畔。同时这里的寂静也令人陶醉,与那圣母般的歌声相辉交融。
第二天的考试也顺利地进行着,耀眼的阳光照得人人都有些慵懒。最后一场考完后,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为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考场外的狂风早已停歇,满天尽是纯净的蓝色,堆着泡沫般的云。这些云一反常态的不再虚幻如梦,而是如大理石雕塑般肌理分明,配合着慵懒的阳光,令人感到宁静。
朋友突然跑了过来,递给了我一张折起来的纸。前些天我们刚吵了一架,我看着她,不知如何开口,她却笑笑说:“等我走了再打开吧。”打开纸条,发现尽是她的肺腑之言,想来是她决定前嫌尽释,与我和好如初了。我又长舒了一口气,登时觉得阳光又更明亮了些。 徐徐回望,才知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情,来路远近起伏都是歌。
总评:
本文精准扣合“远近起伏都是歌”的专题核心,以期末备考这段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脉络,将学业的紧张、情绪的波动、自然的惊喜与友情的温暖编织成篇,生动诠释了“岁月如歌,万物皆有诗意”的征稿主旨,是一篇充满生活质感与青春温度的佳作。
从内容架构来看,文章以“期末备考”为时间线层层推进,逻辑清晰且富有节奏感。开篇用“心绪难平”铺垫情绪基调,引出对过往考试得失、人际小摩擦的回忆,埋下“起伏”的伏笔;中间通过“考场紧张答题”“雨后偶遇晚霞奇景”“考后与友和解”三个关键场景,将“起伏”具象化——既有学业压力的“起”与考试结束的“伏”,也有自然景观从风雨到霞光的“变”,更有友情从争执到和好的“暖”;结尾以“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情,来路远近起伏都是歌”收束,直接点题,将日常琐事升华为对“成长即乐章”的感悟,形成从生活体验到情感共鸣的完整闭环。
在细节与情感表达上,文章极具感染力。“窗外繁星”“雨后青绿色天幕”“泡沫般的云”等自然描写,用词鲜活细腻,如镜头般将平凡场景中的诗意捕捉下来,让“远方之景”与“近处心境”相互映衬;而“朋友递纸条和好”的细节,用质朴的对话与动作,传递出青春友情的纯粹与温暖,让“起伏”的岁月多了柔软的注脚。作者的情绪变化也自然流淌其中——从备考的紧张、看晚霞的惊喜,到与友和解的释然,真实可感,极易引发同龄读者的共鸣。
从主题诠释来看,文章没有刻意拔高立意,而是从学生最熟悉的“期末生活”切入,将“远近”解读为自然景观的远与人际互动的近,将“起伏”转化为学业的顺逆、情绪的高低与关系的亲疏,最终落脚于“成长中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乐章”的感悟。这种从日常提炼哲思的写法,既贴合校刊“面向学生”的定位,又让“远近起伏都是歌”的主题变得具体可感,真正实现了“以生活为歌,以成长为曲”的创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