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生活更健康
北京市一考生
每当我在公园小径漫步,看花瓣飘落眼前,参天绿阴遮蔽骄阳时,总会想起那段重获健康的经历。那一刻,我恍然领悟:拥抱自然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不久前,一场考试的失利将我的心情抛入低谷。我把自己反锁在房间,不愿踏出半步。试卷上刺剌目的分数似乎在嘲笑我的无能,窗外的鸟鸣也变得格外聒噪,我狠狠关上窗,拉紧窗帘, 想将阳光彻底隔绝。屋内光线昏暗,空气沉闷得令人室息。
接连数日,我闭门不出,拒绝交流,无心饮食,更遑论学习, 整个人深陷在失利的泥沼里难以自拔。母亲终于看不下去,一把推开紧闭的窗扉——霎时,一束阳光闯人,照亮了房间里昏暗的角落。“你觉得这样生活,健康吗?”她问道,“换衣服,跟我出去走走。”
我被母亲拽到了公园。那日阳光和煦,微风轻抚脸颊。我们沿着小缓缓前行。风过林梢,树叶发出沙沙的低语。“抬起头,看看风景,别想那些烦心事了。”母亲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我依言抬头,阳光毫无剌眼之感,只是温柔地洒落周身。清风徐来,仿佛要卷走心头的郁结, 将愁绪吹向远方。鸟儿的鸣唱此起彼伏,自由而欢快,竟如此悦耳。高大的树木随风轻摇枝丫,宛如向我微笑致意。道旁的野花星星点点,我蹲下身,指尖轻触娇嫩的花瓣,一缕幽香悄然钻人鼻腔,瞬间涤荡了心间的阴霾。我想,“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描绘的,大抵就是这般光景。步出公园时,盘踞心头的悲伤已慢慢淡去,只余一身轻松。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那一刻,我忽然感悟:拥抱自然的生活,竟是如此健康。
回到家中,草木的清芬依然萦绕。带着这份自然的馈赠,我重新投人学习。窗外鸟鸣依旧叽喳不停,但此刻的我,经历了自然的洗礼,不再觉得烦扰,反而能安然享受这天籁般的乐音。
自那以后,每当生活中遇到烦忧,我便会走进公园,漫步于绿意之间,接受自然的抚慰与滋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汲取力量后,学习便有了动力,生活也焕发出更积极健康的光彩。
自然赋予我力量,也赐予我勇气。拥抱自然的生活,就是拥抱健康。走人自然,便是走向身心的复苏。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紧扣“健康生活”主题,通过个人经历展现自然对心灵的疗愈力量,立意新颖且情感真挚,是一篇结构完整、表达流畅的佳作。
审题立意:角度独特,内涵深刻
文章突破“健康=饮食+运动”的常规思路,聚焦“拥抱自然”这一核心,提出“自然能滋养心灵、带来真正健康”的观点。立意跳出表层认知,将“健康”从生理层面延伸至精神层面,展现对主题的深度思考。
结构布局:逻辑清晰,首尾呼应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脉络分明。开篇以公园漫步的场景引入,点明“拥抱自然的生活更健康”的主旨;中间通过“考试失利→闭门消沉→母亲引导→公园疗愈→重拾状态”的叙事链条展开,情节连贯,过渡自然;结尾总结升华,强调自然对身心的双重滋养,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选材论证:真实鲜活,以小见大
文章选取“考试失利后借自然疗愈”的个人经历为素材,事例具体且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共鸣。通过“房间封闭”与“公园开阔”的环境对比、“消沉”与“振作”的心理变化,生动论证了“自然对健康的积极作用”,避免了空洞说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语言表达:细腻生动,富有诗意
全文语言流畅自然,描写细腻传神。对“阳光闯人房间”“风过林梢”“野花幽香”等场景的刻画,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画面感强;引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增添了文学韵味;心理描写如“试卷上刺目的分数”“愁绪被风吹散”等,精准展现了情绪变化,语言兼具质朴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