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作文:真题+优秀作文+总评

2025-09-26 02:1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20人

三、表达交流(63分)

【劳动:感悟与分享】

21.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摘自2025年4月29日《新华日报》第2版)

在“尊重”“诚实”“创造性”“美好生活”中任选一个,与关键词“劳动”组合,据此确定主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和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优秀作文1:

稻香中的“勤”

扬州一考生

金秋时节,我收拾好文房四宝,动身前往爷爷家。一路上, 稻香阵阵,仿佛是大地对我的热情邀请。

到达村子,还未见爷爷家的屋子,那浓郁的稻香便迫不及待地扑到我的身上。走进院子,我看到厨房的柴火烧得正旺,桌上摆着刚从田里摘回的豆角、南瓜。这时,爷爷也从田间回来了,他脸上的汗水在夕阳下显得晶莹剔透。爷爷看到我,笑着说:“新稻米下来了,等一会儿让奶奶给你做饭吃。”

我走进书房,摆好砚台,注入浓浓的墨。墨香迅速在书房中散开,似香薰一般。我取出狼毫笔,蘸满墨汁,小心翼翼地在砚台上轻轻刮拭。这时,我听到屋外传来“沙沙”的声音,那是爷爷在院子里劳作的声音。院子后面种着一块小小的稻田,我从窗户望去,暮色像浓稠的蜜缓缓流淌,爷爷弓着背在金黄的稻浪里慢慢挪动。他古铜色的手臂上青筋暴起,手里的镰刀贴着稻秆轻轻一勾,再顺势往怀里一带,稻子便倒伏在他的臂弯里。 稻穗扫过他泛白的鬓角,细碎的稻芒粘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他顾不上抬手拂拭,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弯腰、挥镰、起身的动作。

院子边歪歪扭扭地堆着几垛稻子,稻秆断裂时清脆的“咔嚓”声和远处归巢的鸟鸣混在一起。爷爷直起腰捶了捶佝偻的背,汗珠顺着脖颈滚进他那洗得发白的汗衫里,在后背洇出一片深色的“云”。晚风掀起稻浪,他又俯下身,镰刀的寒光在暮色里划出细碎的银亮,仿佛在收割渐渐暗淡的天光。

我站在书桌前,毛笔缓缓移动,点点墨香弥漫全屋。我用力由轻转到重,最终在宣纸上映出一个字--“勤”。那“勤”字的“力”仿佛是一个人正弯着身子努力劳动,就像爷爷一样。

我放下笔,跑到院子里,也学着爷爷的样子,拿起一把镰刀,加入到收割的队伍中。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我却感受到了劳动的意义。

转眼间,色四起。等我和爷爷忙完,奶奶早已将我们割下的稻子磨成了米,煮好了饭。就这样,我们靠着勤劳的双手,享受着美好的简单生活。屋内,月光洒在宣纸上的“勤”字上,与窗外的稻香相映成趣。

一时间,稻香与墨香混合在一起,散发出独一无二的香气, 给屋内增添了几分生机。本就美好的生活,在这香气的烘托下,变得更加美好了。

总评:

这篇文章紧扣“劳动”与“勤”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开篇以稻香引入,营造出浓郁的乡村氛围,随后通过对爷爷收割稻谷的细致刻画,如“爷爷弓着背在金黄的稻浪里慢慢挪动。他古铜色的手臂上青筋暴起,手里的镰刀贴着稻秆轻轻一勾,再顺势往怀里一带,稻子便倒伏在他的臂弯里”,生动地展现了爷爷劳作的艰辛与勤劳。“我”从最初的观察到后来主动加入劳动,情节自然流畅,体现了“我”对劳动意义的感悟过程。文章将稻香与墨香相结合,结尾处“月光洒在宣纸上的‘勤’字上,与窗外的稻香相映成趣”,寓意深刻,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勤劳劳动的赞美以及劳动带来美好生活的感悟。

优秀作文2:

“诚信”豆腐坊

扬州一考生

在老家的镇子上,爷爷经营着一家手工豆腐坊。小时候,街坊邻里提起爷爷的手艺,那都是赞不绝口。

那时,我总是缠着爷爷带我一起去磨坊。凌晨时分,几点星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每一块凹凸不平的石块都仿佛见证着爷爷的辛劳。磨坊静静地坐落在街巷的一角,热腾腾的水蒸气在狭小的空间里氤氲着,似乎把爷爷那佝偻的身影都浸湿了。那时, 爷爷总是弯着腰,用力推着重重的磨盘,他那花白的胡须随着身体的晃动微微颤抖着。磨盘里流出的纯白无瑕的豆浆,不仅是爷爷劳动的结晶,也是他诚实的写照。

爷爷做豆腐时,总是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那洁白如玉的嫩豆腐。不忙的时候,他会轻轻抚摸着我的头,笑着问我:“孩子, 你想知道爷爷做豆腐的秘诀吗?”我瞪大了眼睛,一个劲儿地点头。爷爷便爽朗地大笑起来, 然后一脸认真地告诉我:“秘诀就是诚信呀,爷爷可不会在豆腐里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所有的工序都是纯天然的。人无信不立嘛!”

可是,当我长大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爷爷的豆腐渐渐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销了,而镇上其他的豆腐店却越做越红火。 爷爷拄着拐杖,站在冷清的豆腐坊前,无奈地叹息。他那花白的胡子在风中微微飘动,眼神里满是失落。随后,爷爷牵着我走进磨坊,默默地开始磨豆子,一招一式,和以前一模一样,不差分毫。我看着爷爷落寞的身影,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

几年后,当我再次回到爷爷的豆腐坊时,惊讶地发现小店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爷爷看着我疑惑的神情,又绽放出曾经的笑容。原来,之前那些生意兴隆的店铺,都是在豆腐里添加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虽然尝起来可口,实际上却危害着大家的健康。那些违规操作被曝光后, 乡亲们才发现还是爷爷的豆腐最实在。

“人无信则不立。”正是因为爷爷一直坚守诚信,才能让这家小店的豆香越飘越远。

总评:

本文以“诚信”与“劳动”为主题,讲述了爷爷的豆腐坊的故事。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先写爷爷坚守诚信,用纯天然的方法制作豆腐,却在一段时间内生意不如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其他店铺,后来那些违规店铺被曝光,爷爷的豆腐坊又恢复繁华。通过这一过程,深刻地体现了诚信劳动的重要性。文中对爷爷劳作场景的描写,如“凌晨时分,几点星光洒在青石板路上……爷爷总是弯着腰,用力推着重重的磨盘”,以及爷爷关于诚信的话语“秘诀就是诚信呀,爷爷可不会在豆腐里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所有的工序都是纯天然的。人无信不立嘛!”,都使爷爷的形象生动饱满,也突出了诚信劳动的主题,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