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语文微专题:文言文翻译复习策略之重虚词以通文脉

2025-09-17 12:2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7人

文言文翻译之要,在“信达雅”三字,而“达”与“信”的根基,常系于虚词之辨。虚词虽无实义,却承转语气、勾连句法、暗显逻辑,若忽略其用,轻则译文滞涩,重则曲解原意。故复习当以虚词为纲,辅以句法、语境,方得翻译精髓。

一、明虚词之“性”,定翻译之“基”

文言虚词多为多义多用之字,如“之”“以”“而”“其”等,先辨其词性,再明其用法,乃翻译之第一步。可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类梳理,每类下录典型例句,标注含义与作用,形成“词性—用法—译法”对应表。

若为代词,需辨指代对象,译时必补出具体所指。如《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之”代项伯,译“我使他活了下来”,若漏“他”,则语义残缺。

若为连词,需明逻辑关系,译时需添“又”“却”“就”“因为”等词显化关系。如《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前“而”表顺承,译“然后”;后“而”表转折,译“却”,两“而”用法不同,译文语气迥异。

若为助词,需辨语法功能,译时或删或变,不可直译。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若直译为“老师者,所以传道……也”,则生硬不通。

二、察虚词之“境”,纠翻译之“偏”

虚词用法随语境而变,同一虚词在不同句中,含义与译法可能大相径庭。复习时需结合上下文,从“前后语义、句法结构、作者语气”三方面推断,避免“以今律古”或“一概而论”。

观前后语义:如“以”,在“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中,前接“中有足乐者”,后接“不知……”,表因果,译“因为”;在“俯身倾耳以请”中,前接动作“俯身倾耳”,后接目的“请”,表修饰,译“来”。若不察语义关联,误将前者译为“来”,则逻辑断裂。

看句法结构:如“其”,在“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中,“其”后接动词“还”,且句表商量语气,译“还是”;在“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中,“其”后接判断句“皆出于此”,表推测,译“大概”。若不辨句式语气,误将后者译为“还是”,则语气失准。

三、借虚词之“用”,练翻译之“顺”

复习不可只记不练,需以真题为依托,刻意关注虚词翻译,通过“先标虚词、再译虚词、后通全句”三步法,强化虚词与译文流畅度的关联。

1.标虚词:拿到文言句,先圈出“之、以、而、其、于、为、焉、乃、则、者、也”等常见虚词,明确其在句中位置与搭配。

2.译虚词:根据前文归类与语境推断,先确定虚词的具体含义与译法,如“于”表“在”“向”“比”“被”等,需精准对应。如“受制于人”,“于”表被动,译“被”,不可漏译被动义。

3.通全句:以虚词译法为纽带,串联实词与句法,确保译文通顺。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先辨“之”为定语后置标志,译时需调整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也”表判断,译“是因为……”,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虚词译准,语序与逻辑自然顺畅。

四、析虚词之“误”,补翻译之“缺”

建立“文言文翻译错题本”,重点记录因虚词理解失误导致的译错案例,标注“错因、正确译法、同类例句”,定期复盘,避免重复犯错。

若错译“而”的转折义为顺承义,如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为“青,从蓝草中提取,然后比蓝草更青”,需标注“‘而’表转折,应译‘却’”,并补充同类例句“人不知而不愠”,强化对“而”转折用法的记忆。

若漏译“焉”的兼词义,如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译为“堆积泥土成为山,风雨在这里兴起”,虽语义接近,但“焉”为“于之”的兼词,需明确译出“于之”的含义,补注“兼词‘焉’不可拆分为‘焉’字直译,需还原为‘于+代词’”。

【强化专练】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仁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仁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仁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问候悦,死翟璜召仁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2、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3、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勿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4、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5、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马者,马已四,买其首五百金而返。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者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必欲至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于是士争趋燕: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

6、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在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7、上召河东守季布,欲以为御使大夫。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者;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以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之浅深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8、(刘)秀舍中儿犯法,军市令颖川祭遵格杀之,秀怒,命收遵。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乃贳之,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9、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10、初,尚书令左雄荐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既而雄为司隶校尉,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任将帅。直尝坐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雄曰:“诏书使我选武猛,不使我选清高。”举曰:“诏书使君选武猛,不使君选贪污也!”雄曰:“进君,适所以自伐也。”举曰:“昔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厥以军法戮宣子仆,宣子谓诸侯大夫曰:‘可贺我矣!吾选厥也任其事。’今君不以举之不才误升诸朝,不敢阿君以为君羞;不寤君之意与宣子殊也。”雄悦,谢曰:“吾尝事冯直之父,又与直善;今宣光(即周举)以此奏吾,是吾之过也!”天下益以此贤之。

【参考译文】

1.魏文侯纳谏封子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把中山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大臣们:“我算是怎样的君主?”大臣们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任座却说:“您攻占中山国后,不把它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您的儿子,这怎么能算仁德君主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快步走出朝堂。接着魏文侯问翟璜,翟璜回答:“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说:“你凭什么知道?”翟璜答道:“我听说君主仁德,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直率,我因此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听了很高兴,派翟璜去召任座回来,还亲自走下朝堂迎接他,把他当作上宾。

2.子思谏卫侯用才

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足以统率五百辆兵车的军队。”卫侯说:“我知道他有将帅之才;但苟变曾经做官吏时,向百姓征收赋税,却偷吃了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圣人选拔官员,就像工匠使用木材,取其长处,弃其短处;所以即使是几人合抱的杞树、梓树,上面有几尺长的朽烂部分,优秀的工匠也不会丢弃。如今您处在战国纷争的时代,需要选拔能冲锋陷阵的武将,却因为两个鸡蛋就舍弃能保卫国家的将领,这件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听后,拜了两拜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导!”

3.齐威王赏罚明断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驻守即墨,诋毁你的话每天都传来。但我派人去视察即墨,看到田地都已开垦,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没有积压的事务,东方边境因此安定;这是因为你不讨好我身边的亲信来谋求帮助啊!”于是把一万户的封地封给即墨大夫。接着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驻守阿地,称赞你的话每天都传来。我派人去视察阿地,看到田地没有开垦,百姓贫困饥饿。从前赵国攻打鄄城,你不去救援;卫国夺取薛陵,你竟然不知道;这是因为你用重金讨好我身边的亲信来谋求称赞啊!”当天,齐威王就把阿地大夫和身边曾经称赞过他的人都煮死了。从此,大臣们都感到震惊恐惧,没人再敢弄虚作假,都尽力如实办事,齐国因此治理得很好,在天下诸侯中变得强大。

4.韩昭侯拒私守术

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国。申不害原本是郑国地位低下的臣子,研究黄帝、老子的学说和法家刑名之术,借此谋求韩昭侯的任用。韩昭侯任用他为相国后,申不害在国内整治政治教化,对外应对各国诸侯,在申不害担任相国的十五年里,直到他去世,韩国国家安定,军队强大。

申不害曾经请求韩昭侯任命他的堂兄为官,韩昭侯没有答应,申不害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韩昭侯说:“我向你学习,是想用来治理国家的。现在我是该听从你的请求而废弃你教我的治国之术,还是该推行你教我的治国之术而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经教导我,要根据功劳大小来授予官职,依照等级来安排职位;如今你有私人请求,我该听从哪一个呢?”申不害于是离开座位,向韩昭侯请罪,说:“您真是能推行法家之术的君主啊!”

5.燕昭王招贤报耻

燕国人共同拥立太子姬平为国君,这就是燕昭王。燕昭王在燕国被攻破后即位,他悼念死去的人,慰问孤儿,和百姓同甘共苦,还降低身份、拿出重金来招揽贤才。他对郭隗说:“齐国趁着我国内乱攻破燕国,我深知燕国弱小,兵力不足,无法报仇;但如果能得到贤才和我共同治理国家,来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心愿。先生如果发现合适的贤才,我愿意亲自侍奉他!”郭隗说:“古代有位君主,派侍从用千金去购求千里马,侍从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回来。君主大怒,侍从说:‘连死马都肯买,更何况活马呢!千里马很快就会来了。’不到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来了。如今大王如果真想招揽贤才,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吧,何况比我贤能的人,难道会嫌千里路程遥远而不来吗!”于是燕昭王为郭隗改建宫殿,把他当作老师来侍奉。此后,贤才们争相投奔燕国:乐毅从魏国前来,剧辛从赵国前来。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亚卿,把国家政事托付给他。

6.赵奢秉公治税

赵国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照法律处置,杀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准备杀赵奢。赵奢说:“您在赵国是尊贵的公子,现在如果纵容您家不遵守国家法令,法令的威严就会削弱,法令削弱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诸侯就会出兵攻打,这样一来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么能保有现在的富贵呢!凭您的尊贵地位,若能奉公守法,全国上下就会公平有序,上下公平国家就会强大,国家强大赵国就会稳固,而您作为国君的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赵奢很有才干,就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让赵奢掌管全国赋税,全国赋税征收得公平合理,百姓富裕,国库充实。

7.季布谏文帝识浅

汉文帝召见河东郡守季布,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有人说季布勇猛好斗、酗酒任性,难以亲近;季布到了长安,被留在客馆里住了一个月,才得到召见,随后又被罢免。季布于是进言说:“我没有功劳却承蒙陛下宠爱,在河东郡任职,陛下无缘无故召见我,想必是有人向陛下称赞我;现在我到了长安,没有接受任何职务就被罢免,想必是有人在陛下面前诋毁我。陛下因为一个人的称赞就召见我,因为一个人的诋毁就罢免我,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说这件事后,会借此看出陛下的见识浅薄啊!”汉文帝沉默不语,面露惭愧,过了很久才说:“河东郡是我重要的郡邑,所以特地召见你罢了。”

8.刘秀明法任遵

刘秀府中的家仆犯了法,军市令颍川人祭遵依法杀了他。刘秀大怒,下令逮捕祭遵。主簿陈副劝谏说:“明公您常想让全军纪律严明,如今祭遵依法办事,不回避权贵,这正是您推行法令的体现啊。”刘秀于是赦免了祭遵,任命他为刺奸将军,还对众将领说:“你们要防备祭遵!我府中的家仆犯法他尚且敢杀,一定不会对你们徇私偏袒。”

9.宋弘不弃糟糠

湖阳公主刚守寡,汉光武帝和她一起谈论朝中大臣,暗中观察她的心意。公主说:“宋公(宋弘)的威严容貌、品德气度,朝中大臣没有能比得上的。”光武帝说:“我正打算考虑这件事。”后来宋弘被召见,光武帝让公主坐在屏风后面,趁机对宋弘说:“俗语说‘地位尊贵了就换朋友,财富多了就换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说:“我听说,贫贱时的知心朋友不能忘记,共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光武帝回头对公主说:“事情办不成了。”

10.左雄认错服谏

起初,尚书令左雄推荐冀州刺史周举担任尚书;不久左雄任司隶校尉,又推荐前冀州刺史冯直担任将帅。冯直曾经因贪污罪受到处罚,周举因此上奏弹劾左雄。左雄说:“诏书让我选拔勇猛善战的人,没让我选拔品行清高的人。”周举说:“诏书让您选拔勇猛善战的人,没让您选拔贪污腐败的人啊!”左雄说:“我推荐你,到头来反倒成了让你弹劾我啊。”周举说:“从前赵宣子任命韩厥为司马,韩厥依照军法杀了赵宣子的车夫,赵宣子却对诸侯大臣说:‘应该祝贺我啊!我选拔韩厥,他能胜任职责。’如今您不嫌弃我的无才,把我提拔到朝廷任职,我不敢迎合您来让您蒙羞;没想到您的心意和赵宣子不一样啊。”左雄听后很高兴,道歉说:“我曾经侍奉过冯直的父亲,又和冯直关系很好;现在您(周举字宣光)因此弹劾我,这是我的过错啊!”天下人因此更加称赞左雄的贤明。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