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叙议结合式记叙文主要有先叙后议式、先议后叙式和夹叙夹议式三种形式。本讲义介绍先叙后议式记叙文的写作。
先叙后议式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记叙文写作结构,它将叙述和议论有机结合,旨在通过具体事件的叙述来引出作者的观点和思考。
其结构范式一般是:引述+叙事一+叙事二+……+议论+结语。(这只是范式,并非固定不变,写作时可根据需要有所取舍或调整。)
引述:引述部分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叙述和议论奠定基础。引述应该简洁有力,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期待后续的内容。
叙事一:这部分叙述应该具体、生动,能够让读者在心中构建起场景,感受事件的进程。叙事一可以是故事的开端,也可以是关键事件的描述,其目的是为后文议论部分提供坚实的事实基础。
叙事二:叙事二继续展开故事,可以是叙事一的延续,也可以是另一个相关事件的叙述。这部分的叙述同样需要具体和生动,它与叙事一共同构成了文章的叙述部分,为议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叙事二可以展示事件的发展或转折,也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动机。
……:如果有必要,可以继续添加更多的叙事部分,每个部分都应该是事件发展的一个阶段,或者是与主题相关的另一个故事。
议论:议论部分是文章的核心,作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里的议论应该基于前面的叙述,通过分析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来支持作者的观点。议论部分需要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能够使读者信服。
结语:结语部分是对文章的总结,应该简洁明了,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结语中,作者可以提出对未来的展望,或者对读者进行呼吁,使文章的影响力得以延伸。
先叙后议式记叙文,通过叙述和议论的结合,不仅让读者了解事件的经过,还能引导读者思考事件背后的意义,从而达到启发思考和传达观点的目的。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与议论的平衡,叙述部分要具体生动,为议论提供支撑;议论部分要基于叙述,逻辑严密;2.情感与理性的结合,叙述可以触动读者的情感,议论则需要理性分析,两者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结构的清晰性,文章的每个部分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逻辑清晰,使读者易于跟随作者的思路;语言的准确性,无论是叙述还是议论,语言都要准确、生动,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
例文:
善意之花悄然绽放
引述:
生活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而善意则是其中最温暖的一抹色调。它常常隐匿于日常的角落,不张扬,不喧嚣,却有着动人心弦的力量。
叙事一: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傍晚,我在街头匆匆赶路。路过一个公交站台时,我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蜷缩在长椅的一角。他头发凌乱,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身上的衣服破旧且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来来往往的行人大多行色匆匆,并未过多留意他。这时,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来到站台,她手里拿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小女孩在看到流浪汉的瞬间,脚步停住了。她那纯真的眼睛里充满了怜悯,犹豫了一下后,她径直走到流浪汉面前,将手中还冒着热气的烤红薯递了过去,轻声说:“老爷爷,这个给您吃,吃了就不冷了。”流浪汉抬起头,眼中满是惊讶与感动,他颤抖着双手接过红薯,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小朋友。”小女孩笑了笑,转身跑向在不远处等待她的妈妈。那小小的身影,在冬日的余晖下,仿佛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叙事二:
我所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位保洁阿姨。她每天总是默默地清扫着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从未有过怨言。有一次,我不小心将一袋垃圾散落在了楼道里,当时我并未察觉。等我回到家后不久,门铃响了。我打开门,看到保洁阿姨拿着那袋重新整理好的垃圾站在门口。她微笑着对我说:“年轻人,垃圾要系好口呀,不然容易弄脏楼道。”我满脸愧疚,连忙道谢。她摆了摆手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工作忙,可能有时候会疏忽。”后来我才知道,保洁阿姨为了保持小区的整洁,经常会主动帮助居民们处理一些类似的小问题,她的善良和宽容让小区里的每个人都对她充满了敬意。
议论:
在这看似平凡的世界里,小女孩和保洁阿姨的行为虽微不足道,却如同一颗颗善良的种子,在人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小女孩用她的纯真和同情心,给予了流浪汉一份冬日里的温暖;保洁阿姨则用她的宽容和敬业,为小区营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这些小小的善意之举,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些善举让我们明白,善意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的表达,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关切的话语,都能成为他人生活中的一抹阳光。
结语:
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善意之花都在悄然绽放。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发现这些美好,并且努力成为这善意传递中的一环。因为,正是这些无数微小的善意,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馨、美好,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点评:
这篇文章遵循先叙后议的范式,结构严谨。叙事部分选材精当,小女孩给流浪汉红薯展现了孩童纯真的善念,保洁阿姨处理楼道垃圾体现其敬业与宽容,事例典型且充满生活气息,细节描写生动,如对流浪汉的外貌刻画,使场景跃然纸上。议论部分深刻且恰到好处,精准提炼出善举虽小却力量强大的主旨,升华了主题,让读者深刻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善意,以及善意传递的重要性与价值,读来温暖且发人深省。
巩固练习:
请以《人人都有尊严》为题,参照例文,自主选材,按照“引述+叙事一+叙事二+……+议论+结语”的结构范式,写一篇先叙后议式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建议:写作这篇文章,引述部分可引用关于尊严平等的名言,引出“人人都有尊严”这一主题。主体部分可以讲述一个平凡人在工作中遭遇不公正待遇、但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最终赢得了尊重的故事,比如:叙事一可讲述街边小贩遭城管驱赶,虽生活不易却据理力争不被随意侮辱;叙事二写拾荒老人被歧视,仍拒绝嗟来之食;叙事三描述工厂里普通工人面对不合理加班要求,勇敢发声维护自身权益。结语议论部分,需总结这些平凡人的行为,点明他们在困境中捍卫尊严,表明平凡人虽地位普通,但尊严无价,不容践踏,呼吁尊重每一个平凡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