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此刻,你不一样”审题立意指导与拓展训练
【2025·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题目:此刻,你不一样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泄露与个人相关的信息。 |
【知识点】哲理与生活、全命题作文
【一瓢淡水渔语录】
同学们,写作不是靠灵感,而是靠训练。本篇文稿我将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与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细致的审题立意指导,旨在帮助你们在写作中做到:会审题、能立意、善选材、懂结构、精表达:
会审题,才能找到写作的方向;会立意,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会选材,才能讲出动人的故事;会表达,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字。
当然,希望通过本次训练能够学会举一反三,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就一定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
(一)审题方法与技巧 |
材料类型
材料类型 | 命题作文(全命题)+情感体验类写作任务,属于“成长与蜕变”、“自我认知”与“价值观表达”的命题范畴。 |
关键词提取 | “此刻”、“你”、“不一样”、“变化”、“成长” |
核心主题 |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或他人在特定时刻的转变与突破,强调“改变”背后的情感、信念与成长历程,体现中考作文对“真实情感表达”和“价值判断能力”的重视。 |
文体建议 | 记叙文为主(如一次自我突破、他人变化的经历),也可写成抒情散文或夹叙夹议类文章 |
考查重点 |
|
审题步骤与方法提示(重点)(给初中生的审题思维训练)
步骤 | 方法 | 示例说明 |
第一步:通读题目,明确要求 | 看清题干、文体、字数、限制条件等 | 题目是“此刻,你不一样”,不限定文体但不能写诗 |
第二步:识别关键词,锁定重心 | 找出题目的关键词并理解其含义 | “此刻”强调时间点,“你”可以指自己或他人,“不一样”突出变化 |
第三步:理解命题意图 | 分析命题者想引导考生表达什么 | 鼓励考生反思成长经历,展现对“变化”“成长”的思考 |
第四步:确立写作角度 | 选择一个切入点深入挖掘 | 如:一次比赛中的突破、一次失败后的醒悟、朋友的变化等 |
第五步:构思文章结构 | 规划开头、中间、结尾的内容安排 | 总—分—总结构更利于叙述清晰、情感升华 |
(二)审题立意立标题 |
(1)分层解读如下:
层次 | 内容 | 核心信息 | 审题要点 |
命题 | “此刻,你不一样” | 表达一种转折性的情感与状态变化 | 必须围绕“你”展开叙述,不可泛泛而谈 |
任务 | 自定文体,非诗歌 | 明确文体方向 | 可选记叙文、散文、夹叙夹议 |
情感 | 自我或他人变化 | 强调情感体验与成长感悟 | 避免虚构、空洞,要有细节描写或观点支撑 |
(2)材料立意
序号 | 立意方向 | 具体阐释 | 写作建议 |
1 | 自我成长类 | 描述自己在某个关键时刻发生的变化 | 适合写记叙文,突出心理描写与成长过程 |
2 | 他人变化类 | 描述某位亲人、同学或老师在某一刻的转变 | 适合写观察类记叙文 |
3 | 情感转变类 | 描述某段关系、某种情绪的转折点 | 适合写抒情式散文 |
4 | 挫折后觉醒类 | 在失败或挫折中重新认识自我 | 适合写夹叙夹议类文章 |
5 | 教育影响类 | 在父母、老师引导下实现转变 | 适合写教育类议论文 |
6 | 社会观察类 | 描述社会现象中人的变化 | 适合写议论或评论类文章 |
(三)素材及提纲 |
(1)素材
类型 | 示例 | 运用建议 |
名人名言 | “Change is the law of life.”(变化是生命的法则)——肯尼迪 | 可用于议论文引入主题 |
学习经历 | 自己第一次主动发言、参加比赛、坚持练习特长等 | 可作为主线事件展开叙述 |
社会新闻 | 少年志愿者、见义勇为报道等 | 可用于议论文增强现实意义 |
日常观察 | 同学帮助他人、家长默默奉献等 | 可用于细节描写,增强画面感 |
文学作品 |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成长,《小王子》中关于成长的哲理句子 | 可用于议论文提升文化气息 |
(2)写作提纲
范文一:记叙文《此刻,你不一样》
标题:《此刻,你不一样》
一、开头部分:设置情境
描述班级组织演讲比赛的通知;自己一直胆小不敢报名;
点题:“但那一刻,我决定尝试。”
二、主体部分:详细描写
段落一:讲述自己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
段落二:准备过程中老师给予鼓励;
段落三:比赛中虽然紧张但仍完成演讲;
段落四:赛后反思,意识到“改变就在一瞬间”。
三、结尾部分:点题升华
总结此次比赛带来的成长;升华到“那一刻,我真的不一样了”;
表达未来继续挑战自己的信心。
范文二:抒情散文《此刻,你不一样——那天她变了》
标题:《此刻,你不一样——那天她变了》
一、开头部分:引用引出主题
引用:“有些人变了,不是因为世界变了,而是因为她终于愿意为自己活一次。”
提出中心论点:有些人的变化,是因为内心真正觉醒。
二、主体部分:层层叙述
段落一:描述一位朋友过去的状态;
段落二:记录她经历某件事后态度的转变;
段落三:讲述她如何勇敢面对生活,不再压抑自己;
段落四:表达我对她的敬佩与感慨。
三、结尾部分:总结升华
总结全文,重申主题;升华到“每个人都值得成为更好的自己”;
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
总结提升:学生应掌握的核心能力
通过本次作文材料的学习与训练,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以下几种审题立意与写作基本功:
审题精准:读懂题目,抓住关键词,提炼核心观点;
立意清晰:围绕一个中心,选择合适角度,避免泛泛而谈;
结构完整:开头点题、中间论证/叙事、结尾升华;
情感真挚:用真实经历打动读者,避免虚假编造;
语言得体:根据不同任务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
素材积累: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技巧点拨:写作要点提示(通用)
写作要素 | 注意事项 |
观点明确 | 每一段都要有清晰的情感表达或成长线索 |
结构清晰 | 开头引出主题,中间层层推进,结尾升华 |
事例典型 | 使用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增强说服力 |
语言得体 | 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适当运用排比、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 |
情感真挚 | 表达真实的感悟,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
技巧点拨:
审题五步法:
读懂材料主旨:找出关键词,理解作者想传达的核心观点;
锁定写作任务:看清“选什么”“怎么写”“写多少”;
确立写作角度: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构思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开头、中间、结尾;
筛选合适素材:确保内容真实、典型、有感染力。
立意三原则:
紧扣关键词:确保不跑题;
体现正能量: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好身边事:以小见大,情真意切。
范文导写 |
此刻,你不一样
寒风裹挟着细雨,如无数细密的针,无情地拍打着玻璃窗。我像只受惊的小兽,缩在公交站台里,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街道上匆匆而过的行人。蓦地,远处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映入眼帘——他拄着锈迹斑斑的拐杖,佝偻着背,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在寒风中被吹得猎猎作响,正是每日在巷口拾荒的陈爷爷。【以环境描写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后文引出陈爷爷做铺垫】
以前,在我眼中,陈爷爷是个十足的“怪人”。他整日埋头于垃圾桶中翻找,收集来的废品如小山般堆满了巷口的角落,腐坏的气味让街坊邻居纷纷掩鼻,避之不及。有次,我不小心碰倒他的纸箱,他立刻如惊弓之鸟般冲过来,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警惕,嘴里嘟囔着我听不懂的方言,小心翼翼地把散落的纸箱一一叠好。自那以后,我每次经过都会加快脚步,仿佛他是什么洪水猛兽。【通过回忆,展现“我”对陈爷爷最初的印象,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但那天,我看到的陈爷爷却截然不同。公交车缓缓驶来,我正准备上车,却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竟是陈爷爷。他的拐杖在地上敲出慌乱的节奏,白发被雨水打湿,贴在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褪色的布袋,仿佛那是他最珍贵的宝贝。【情节转折,引出下文陈爷爷不一样的举动】
“等等!等等!”他的声音沙哑又急切。公交车司机不耐烦地按响喇叭,我犹豫着停下脚步。陈爷爷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从布袋里掏出一叠皱巴巴的钞票,双手颤抖着递给我:“帮我捐给医院……那些医生……不容易。”【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出陈爷爷的急切与善良】
我愣住了,那叠钞票被攥得发潮,面额大多是一元、五元,还有几枚硬币。陈爷爷局促地搓着手,嗫嚅道:“我看电视,那些穿白大褂的娃娃……在拼命救人。我没本事,这些……能买些口罩吧?”【细节描写凸显陈爷爷的朴实与真诚】
此刻的陈爷爷,不再是那个让我害怕的拾荒老人。他眼中闪烁的光芒,比任何时候都明亮;佝偻的脊背,似乎也挺直了几分。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却冲不散他脸上庄重又温柔的神情。我郑重地接过钱,感受到指尖传来的温度——那是无数个日夜翻找废品的辛劳,是一颗纯粹又炽热的心。【再次强调陈爷爷形象的变化,深化主题】
后来,社区张榜公布捐款名单,陈爷爷的名字赫然在列。那之后,我再路过巷口,总觉得那堆废品都变得不一样了。它们不再散发难闻的气味,反而像是一座小山,承载着最朴实的善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此刻的陈爷爷,用他的行动告诉我:平凡的人,也能在某一刻绽放出不平凡的光芒。
此刻,你不一样
“同学们,学校即将举办一场演讲比赛,每个班级都要选派代表参加,这可是锻炼自己、展现风采的绝佳机会,大家踊跃报名呀!”班主任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交头接耳,有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有的则和身边的人小声讨论,犹豫不决。【开篇以生动的场景描写,迅速将读者带入班级报名演讲比赛的情境,为后文“我”的纠结做铺垫】而我,坐在座位上,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手心里也冒出了冷汗。
我一直是个胆小内向的人,在众人面前说话都会脸红结巴,更别说参加演讲比赛了。每次看到同学们在台上自信满满、侃侃而谈的样子,我都羡慕不已,可自己却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但那一刻,看着同学们积极报名的热情,我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为什么我不能试试呢?也许这次就是我突破自我的机会!”于是,我深吸一口气,缓缓举起了手,那一刻,我决定尝试。【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地展现了“我”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决定,推动情节发展】
报名之后,挑战接踵而至。我深知自己演讲基础薄弱,每天放学后都留在教室,对着空荡荡的座位反复练习。【“反复练习”体现“我”的认真与努力】然而,内心的恐惧如影随形。站在讲台上,想象着比赛时台下坐满观众,我的双腿就不由自主地颤抖,声音也变得沙哑。无数次想要放弃,可一想到报名时的决心和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我又咬牙坚持。
老师看出了我的紧张,把我叫到办公室,温柔地说:“孩子,别害怕,每个人都会有第一次,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你付出了这么多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老师的话语温暖而有力,给予“我”鼓励与支持】老师的话如暖阳,照亮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重燃信心。
比赛那天,站在后台,听着台上选手的精彩演讲,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当主持人念到我的名字,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站在聚光灯下,大脑一片空白,演讲稿忘得一干二净。但看到台下老师鼓励的眼神和同学们挥舞的手臂,恐惧瞬间消散,我顺利完成了演讲。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改变就在一瞬间。曾经胆小内向的我,那一刻勇敢迈出第一步,战胜了自我。此刻,我真的不一样了。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勇气,继续挑战自己,迎接更多可能!【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表达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