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攻略:如何分析现代诗歌的内容

2024-04-27 03:30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490人

【考点解读】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具有自然清新、形式自由、韵律灵活的特点。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预测了2020新高考卷的文学作品阅读部分可能是现代诗歌的鉴赏,题目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综合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技巧点拨】

从诗歌的选材上看,命题所选现代诗歌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或意蕴深厚的诗歌为主,新诗作品一般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意象往往比较模糊,彼此会出现重叠、交叉、群体等现象。从技巧上看,修辞多用比喻、通感等,表现手法也比较新颖,多运用象征、隐语、暗示等。结合现代诗歌的这些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内容。

一、知人论世,立足时代

所谓“知人”即了解现代诗歌常见的作家流派,作家主要经历,作品内容、手法、思想倾向等。如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创造出以雄浑的调子﹑急速的旋律﹑囊括万物而又不拘形迹的豪放诗风;如闻一多是新月派创作和理论全面发展的诗人,他是一位怀着火一般热情和一腔悲愤的爱国主义者。

其他如成仿吾、蒋光慈、戴望舒等,各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同时又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因为任何优秀的作者都不可能脱离时代创作,与此相呼应的是,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都是时代缩影,这体现出“论世”的必要性。立足时代,将作品置于辽阔的大时代,是理解现代诗歌的前提。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了解诗歌内容,必了解作者,探究作者所处的时代。

如闻一多的《死水》,作者用“一沟绝望的死水”比喻在军阀统治下黑暗腐败的旧中国,这样的比喻源于作者的独特经历和回国面临的时代背景——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作者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坚定的民主战士,更是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1922年,闻一多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然而,在异国他乡,他目睹了也亲身经历了同胞被凌辱、歧视的辛酸,1925年,他怀着一腔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是面对的却是旧中国的令人绝望的现实,大时代背景是闻一多生存的背景,也是他作品的土壤,有了大时代的黑暗,才有了他对时代的真实反馈。

二、分析意象,领悟情感

在传承几千年的古典诗歌基础上,现代诗人力求旧意象的新拓展和新意象的新挖掘,希望突破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结构和经典意象的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以此表现自己对个体生命和自己所处时代的解读。现代诗歌常常选取一个或者多个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现代诗歌,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意象抒发自己的感情;有的现代诗歌,虽然没有描绘具体意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现代诗歌诗,既能描绘具体生动的意象,又能抒发自己的情感。

读懂现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要善于分析意象,如果意象只有一个,要考虑其象征的独特意义,如现代诗歌《红烛》,这首诗歌中的红烛不同于中国古典诗歌中红烛象征喜庆的传统意义解读,也不同于李商隐笔下的《无题》的现代翻版,诗中到处充满了作者作为一个爱国青年的人生状态,同时也是所处时代的现实投影,红烛象征着作者一颗为人类、为世界创造光明的心,一颗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心,一颗坚持斗争,不满现实,可又感到压抑与苦闷的心,一颗向往希冀、光明和追求光明的不屈的心。

阅读时,必须准备把握并且概括红烛的意象的特征。如果描绘的意象较多,赏析时需要对所有意象进行组合想象,或构建整体形象,或探究整体意境氛围。如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通过多无数怒涌的白云、滚滚的洪涛展示了雄伟壮阔的大自然景色,白云和洪涛都被作责赋予了鲜明的特色——声势浩大,而这些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综上所述,赏析现代诗歌中的意象,一定要深入探究意象的深层意义,不可流于表面,浅尝辄止。

三、赏析技巧,探究效果

现代诗歌的技巧丰富:从表达方式上,常常综合运用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从表现手法上看,常常运用象征手法,其它如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等;从修辞上看,常用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一首诗歌往往运用多种技巧,其目的在于塑造诗歌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徐志摩的经典诗歌《再别康桥》,运用反复、比喻、拟人、夸张、虚实结合等手法,写出了云彩、金柳、清荇、清潭、夏虫等意象的鲜明特色,更写出了作者新鲜而独特的感受。

第一节中"轻轻的"运用反复手法,强调诗人不忍心打破康桥宁静意境的心绪,“作别西天的云彩"则将云彩拟人化,写出了作者与康桥依依不舍的形象,表达了作者难分难舍的离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作者将岸边柳树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浸透诗人对康桥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思想感情。第五、六节运用虚实相间、夸张的手法,作者寻梦,幻想放歌,却终究还是回到现实,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云彩”本身不能带走,作者偏偏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充分地表达了诗人不愿意惊动康桥的一片柔情。

再比如余光中的《乡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诗歌的语势和表现力, 使那份浓浓的乡愁流淌在每位读者的心中。再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歌的前部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最后直抒胸臆。由此可见,诗人运用多种写作技巧的最终目的是抒发丰富的情感。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4题。

问 烛

余光中

偶然,在停电的晚上

一截白蜡烛有心伴我

去探久已失落的世界

看它殷勤带路的姿势

和眷眷照顾着我的清光

是那样熟悉而可亲

不免令人怀疑

它就是小时候巴山夜雨

陪我念书到梦的边缘

才黯然化烟而去的那枝

每一截蜡烛有一段故事

用蕊心细细地诉给火听

桌上的那一截真的就是

四十年前相望的那枝?

真的就是吗,烛啊,我问你

一阵风过你轻轻地摇头

有意无意地像在说否

有意无意地又像在说是

就算你真是从前的那截

在恍然之间被我认出

又怎能指望,在摇幻的光中

你也认得出这就是我

认出眼前,咳,这陌生的白发

就是当日乌丝的少年?

1.下列对两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问烛》中“一截白蜡烛有心伴我/去探究已失落的世界”,点出了抒情主人公是因“一截白蜡烛”而引发了对过往的回忆,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

B.“每一截蜡烛有一段故事/用蕊心细细地诉给火听”,蜡烛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诉说给遥远的祖国听,但是却因迟迟得不到回应而无尽感伤。

C.这首诗选取蜡烛这个意象,借一截白蜡烛寄托思乡之情和华发之慨,“四十年前相望的那枝?”让读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漫长和内心无尽的惆怅。

D.这首诗情真意挚,凝重深沉,作者用词含蓄而耐人寻味,未直接表达自己的哀思,却字里行间处处渗透,让读者始终笼罩在浓浓的愁绪之中。

2.下列对两首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它就是小时候巴山夜雨”一句中,“巴山夜雨”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

B.此诗结构自由,不受节奏韵律的限制,用叙事性的笔触抒发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C.这首诗采用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作者直抒胸臆,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D.“这陌生的白发/就是当日乌丝的少年?”写出了自己离开家乡之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故国的深深眷恋。

3.《问烛》诗中“有意无意地像在说否/有意无意地又像在说是”,请结合诗歌理解其中的“是”和“否”的含义。(4分)

4.试分析《问烛》的题目命为“蜡烛”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3分)B(“但是却因迟迟得不到回应而无尽感伤”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并未提及“回应”一事。)

2.(3分)A(以偏概全,“巴山夜雨”借代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仅仅是诗词。)

3.(4分)“是”指这一截蜡烛寄托了作者美好的回忆。不管是眼前的蜡烛,还是小时候那一截蜡烛,它们都承载着“我”的故事。

“否”指眼前的蜡烛并不能让我重温儿时的美好时光。在蜡烛的陪伴下念书追梦的乌丝少年现在已然白发苍苍,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快乐时光。

“是”与“否”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因眼前蜡烛而引起的回忆与现实之间的错觉,虚实相间,看似恍惚实则明白,更增添了全诗的抒情色彩。

评分参考:每答出点的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6分)不好。“问”字贯穿全篇。全诗两次发问,将回忆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问”字让诗人的感情一步步升华。第一次发问,引起回忆,抒发思乡之情;第二次发问,将青丝与白发对比,思乡之情更加浓郁,感情得到了升华。

“问烛”,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读者阅读兴趣。 如回答好,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