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果把记叙比作一棵树的树干,那么描写就是树上的枝叶,没有枝叶的树显然是缺乏生机的,所以,描写对一篇记叙文而言至关重要。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充实,都有赖于具体生动的描写。但许多学生的作文中只见记叙,不见描写,一件事从头到尾写下来,只觉得苍白,干瘪。这就是描写缺失所致。
◆失误例文
这样的人让我如此尊敬 有人会敬佩那些江湖大侠、武功高手,敬佩他们的英雄气概;有人会敬佩那些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敬佩他们的知识渊博;还有人会敬佩那些卓越的探险家,敬佩他们那超乎寻常的勇气。而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父亲,因为他具有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的好品质。 我的父亲中等身材,高高的鼻梁,小小的眼睛,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他从事的是海产品加工的工作,每天回来都疲惫到极点。记忆中父亲的肤色总是黑的,有一次亲眼看见他年轻时的照片,我才知道这是因为父亲长年在外工作造成的。长年的风吹日晒让父亲比同龄人苍老了许多。①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给我和妈妈更好的生活条件,父亲虽然极度劳累,还是抓紧空闲时间去做兼职,并且无怨无悔地坚持着。虽然每个月挣的钱并不多,但父亲还是勤勤恳恳地工作。 父亲很爱我。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他在家,就会到房间里看我。有一次,父亲在翻看我的卷子和课本时,我发现他的手是浮肿的,而且还有伤。②我问起来的时候,父亲只是笑笑就搪塞过去了。 有一段时间,我总也看不到父亲的身影,问了妈妈才知道,父亲去新加坡工作了。他每天七八点钟才回宿舍,第二天五点就又要起来工作了。③那时我还正做着梦呢! 父亲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忙碌着,总是早出晚归,无论春夏秋冬,他从未享受过一天清闲。 啊,父亲,在我的心中,您就是一棵参天大树,用您那伟岸的身躯,支撑着我们的家,为我们遮风挡雨,并托举着我的成长。您那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难道不令人尊敬吗? | 失误点 ①“疲惫”“苍老”都只是一种状态,文学表达就是要用细腻的描写,刻画出这种状态。疲惫的样子是怎么样的?苍老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展开来写。 ②这一处的情节非常感人,应该展开来写,细致描写伤口的样子,让读者感受到父亲的艰辛和不易。 ③此处可以通过想象写一段补白,把脑海中父亲劳碌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
失误分析 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但碍于小作者描写的篇幅较少、描写的功力不足,使这位吃苦耐劳的中国父亲的形象大打折扣。文章的许多地方,小作者只是在记叙事件,而缺乏生动、细致的描写,以致画面感不强,人物形象没有完全构建起来,因而不足以唤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
◆升格方案
将文章中可以“再加工”的地方圈画出来,如“疲惫”“劳累”“苍老”等,再如“手是浮肿的,而且还有伤”等,尝试着往深处写、往细处写,要写得有画面感,像画一幅工笔画那样,把人物的每种状态、每个细节都具体生动地呈现出来。在描写时,可以多种角度并重,使表达更丰富。
◆升格佳作
这样的人让我如此尊敬 有人会敬佩那些江湖大侠、武功高手,敬佩他们的英雄气概;有人会敬佩那些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敬佩他们的知识渊博;还有人会敬佩那些卓越的探险家,敬佩他们那超乎寻常的勇气。而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父亲,因为他有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的好品质。 父亲是一名海产品加工厂的普通工人。和他的同龄人相比,父亲明显要衰老许多。因为长时间闷在鱼虾贝蟹横流漫灌的车间里,父亲总是一身腥臭味儿地回来。那种腥臭味儿早已侵入父亲的皮肤,钻进他的指甲,牢牢贮存在他的每一个毛孔里。即使洗一百次澡,那个味道也还是跟随着他。溽热的夏天,父亲常常浑身湿透地回来,头发一绺绺地黏在脸上,滴着汗,整个人就像一条刚从海水里捞出来的鱼。①父亲脱下衣服,我才发现他的身上居然是雪白的,在他黝黑的脸色底下,这一大片雪白来得如此突兀。 父亲洗完澡,总会到我房间里看一看,翻翻我的卷子和课本,和我说上几句家常话。这时我便能看见他粗糙浮肿的手上纵横密布的一条条细细长长的伤口,有些很新鲜,有些早已结起厚厚的痂,痂被搓掉的地方,在台灯下露出星星点点粉红色的肉。②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不曾休息过。尽管每个月挣得不多,但他一直勤勤恳恳。父亲像一架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转着。为了多赚一点钱,父亲还见缝插针地去做各种兼职,他总是风尘仆仆,没有半刻清闲。 有一阵子,我总看不见父亲的身影,问了母亲才知道,父亲主动争取到新加坡出差,说是工资多些。母亲告诉我,父亲每天七八点钟回宿舍,不到凌晨五点就又要起来上班。当我正沉浸在一个个温馨的美梦里的时候,我的父亲,远在陌生的异国他乡,一头扎进腥气四溢的车间,向下佝着他高大的身子,撸起衣袖,将他的双手和小臂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除去一个又一个厚重坚硬的壳。那些壳,有时会变成划破他皮肤的刀刃,海水朝着那些伤口淹过去……③ 啊,父亲,在我的心中,您就是一棵参天大树,用您那伟岸的身躯,支撑着我们的家,为我们遮风挡雨,并托举着我的成长。您那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难道不令人尊敬吗? | 升格点 ①疲惫的状态如何通过描写去表现?小作者在此充分运用了外貌描写,诸如“浑身湿透”“头发一绺绺地黏在脸上”“滴着汗”等都将父亲的疲惫表现得淋漓尽致。描写首先要学会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描写。 ②此处描写令人叹为观止。小作者对于伤口的描绘细致入微。伤口的形状、颜色乃至于层次的不同,都通过这几句话表现了出来。由此,读者就可以感受到父亲劳作的艰辛。 ③这一段通过想象完成的细节描写非常精彩。“扎进腥气四溢的车间”“佝着他高大的身子”“撸起衣袖”等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的吃苦耐劳;最后的“海水朝着那些伤口淹过去”更是传神之笔,仿佛能真实感受到那种刺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