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成长文,容易陷入立意的浅显和俗套化。
比如写 失败是成功之母,写帮助同学后,自己感到快乐,写 “坚持就是胜利”…
这种立意,不管你怎么写,都难有大突破。
那如何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意呢?
真正的成长往往是细微的,可以从小处着手
如
1,从“把最爱吃的菜夹到自己碗里”到“自然地夹给家人”
2,从“非黑即白评价他人”到“开始理解每个人的不易”
如果你想让作文更有深度,还可以尝试这些角度:
1. 和解式成长:不是战胜了谁,而是与不完美的自己、有缺憾的生活达成了和解
2. 传承式成长:从嫌弃祖母的老规矩,到主动学习并理解其中的智慧
3. 视角转换式成长:曾经讨厌的严厉老师,多年后回想才懂得那份负责
接受微瑕
那是一只极为精美的茶盏 。敞口,斜身,深腹,圆足,是标准的斗笠器型。但与普通的斗笠杯不同,它的足略高,因此显得更加昂然挺拔, 像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青瓷胎体挂了淡淡的釉,晶莹温润,却不着半点纹绘,活脱儿一个“青青子衿”。
我让老板从好多杯碟碗盏的后面、在货架的最深处拿出它,赫然发现它其实是有图案的—— 内里用白釉手绘了一朵梅花,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这只茶盏,有那种让我一眼入心的美,但老板说出的价格却低到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板看出我的惊讶,示意我看看底部。 哟,可不是嘛,足边有一块薄薄的飞皮(轻微损伤)。
老板仍然颇有深意地瞧着我,又指了指内壁上那朵白梅。 我将杯身倾斜,迎着光,这才看到在花心的位置有一个比小米粒还小的窑点 。用指腹轻抹一下,有微微的凸起。我想,这也是它被摆在角落的原因吧。我看向它的眼神瞬间从赞叹转为可怜。
老板到底是生意人,瞬间就捕捉到了我的情绪,嘬了一口茶,然后云淡风轻地说:“这两处都是微瑕,都在不显眼的地方,一不影响使用,二不影响观赏, 你就当它们没有,便宜又好看! ”说完,他又嘬了一口茶。
老板这一番陈词当然是为了让这个无市又无价的家伙早点脱手,是生意人的话术。我一个涉世已深的中年人,岂能被他的三言两语迷惑? 正当我下决心要放下这只茶盏时,忽然在它的釉面上看到了自己的脸。
写《格列佛游记》的斯威夫特说:“世界上最耀眼、最脆弱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女人的脸,另一种是瓷器。” 此刻,这两种东西竟撞到了一起。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笑了一下。这只茶盏,在我看到它的微瑕之前,是耀眼的; 而我这张平庸的脸,何时耀眼过呢? 如今到了不惑之年,平庸之上又多了几分衰老。如果这只茶盏是耀眼且脆弱的,那我一定是脆弱有余,而耀眼不足了。
我依旧把这只茶盏举在眼前,移过自己的脸,向它映现出来的世界望去。 茶具店门口那株海棠开得正盛,红粉可人,可正如张爱玲所说,它少了些迷人的香气 。又一个顾客进来,一推门就跟进来大团的柳絮,老板直打喷嚏。我稍一转身,老板的身影也被映在茶盏上。 他右手仍旧端着茶杯,无名指少了一节。
原来,不只我与茶盏,这个世界都充满了微瑕。 海棠依然明艳,垂柳依然飘逸,老板依然诚心,诚意且能说会道,把买卖做得红红火火。 就连我也一样,并未因中年的到来而失掉了自己。
那只茶盏如今摆在我茶台上最显眼的位置。 很多时候,我甚至忘了那些瑕疵的存在。
一,本文主题:成长,接受不完美,自我接纳
二,立意角度迁移
角度一:接纳自我的不完美——从“缺陷”到“特点”
素材对应:“我”对茶盏的态度从“赞叹”到“可怜”,最后到“遗忘瑕疵”。这就像我们看待自己的缺点(比如青春痘、不够聪明、性格内向等)。
成长启示:真正的成长,是认识到自己的“微瑕”(比如某次考试失利、不擅长的事情、一次当众出丑)并不可怕。当我们不再为之焦虑、试图掩盖,而是坦然接受,将它们视为自己生命故事的一部分时,我们就获得了内心的强大与自由。
写作思路 :
开头:简述一件因自身“不完美”(如体测不合格、演讲忘词、被同学起外号)而感到沮丧的事。
过程:详细描写内心的挣扎与自卑。然后,通过一个契机(如读到一篇文章、父母师长的开导、观察自然),领悟到“完美”的虚妄。
结尾:点明主题——我接纳了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并且发现,正是这些“微瑕”让我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我。我感觉更轻松、更自信了。
角度二:转变看待世界的眼光——从“挑剔”到“欣赏”
素材对应:“我”最初只用世俗的“完美”标准看茶盏;后来学会“倾斜杯身,迎着光”看,看到了更广阔、更真实的世界。
成长启示:成长意味着我们看人看事的眼光变了。我们不再苛求朋友、父母、环境必须十全十美。我们学会了欣赏“无香的海棠”的明艳,理解“断指老板”的能干,包容他人的小缺点。这种转变,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宽阔、更温暖。
写作思路:
开头:曾经,我总是抱怨/挑剔(如妈妈的唠叨、朋友的粗心、班级的纪律)。
过程: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如生病时妈妈的照顾、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仗义、运动会上班级的团结),我突然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发现了这些“不完美”背后隐藏的深情与美好。
结尾:原来,不是世界不够好,而是我过去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长,就是学会了这“倾斜杯身”的欣赏之道。
角度三:理解生命的独特价值——“瑕疵”成就“唯一”
素材对应:正因为有飞皮和窑点,这只茶盏才以“我”能承受的价格来到“我”身边,并拥有了其他完美茶盏没有的故事和独特性。
成长启示: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次挫折、每一个伤疤、每一个缺点,都塑造了与众不同的我们。那次比赛的失败,让你懂得了坚持;那次与朋友的误会,让你学会了沟通。这些“瑕疵”非但没有贬低你的价值,反而增加了你生命的厚度,让你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写作思路 :
开头:展示一个自己的“伤疤”
过程:讲述这个“伤疤”的来历(一次失败的经历、一个曾经的缺点)。重点描写它如何一度困扰你,以及你后来如何在这个基础上成长、改变,并获得了新的力量。
结尾:现在,我感谢这个“伤疤”。它是我生命故事里最独特的印记。就像那只茶盏,我因“微瑕”而珍贵。
三、仿写
1,全文结构仿写
原文结构回顾:
遇见美物→ 发现瑕疵 → 内心挣扎 → 观察联想 → 顿悟升华 → 坦然接纳
仿写任务: 请以《______的印记》为题(如《墨痕》《划痕》《皱纹》),模仿这个结构框架写一个故事大纲。
仿写示例:《墨痕》
1. 遇见美物: 生日时,好友送我一本书,封面素雅,是我心心念念的版本。
2. 发现瑕疵: 兴奋地翻开,却发现扉页有一道不小心划上的蓝色墨痕。
3. 内心挣扎: 我感到十分惋惜,觉得这本完美的书被毁了,甚至有点埋怨朋友的不小心。
4. 观察联想: 我看着墨痕,忽然想起好友总是用这支蓝笔为我讲题;再看到书架上其他旧书,每一本都有使用过的痕迹——那本折角的是最爱的篇章,那处水渍是那次淋雨的经历。
5. 顿悟升华: 我明白了,这些“瑕疵”不是破坏,而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生活印记。这道墨痕,也因此成了友情的见证。
6. 坦然接纳: 我反而格外珍惜这本书,每次看到墨痕,心里都感到一阵温暖。
你的提纲:
请填写你的构思:
1. 遇见美物:
2. 发现瑕疵:
3. 内心挣扎:
4. 观察联想:
5. 顿悟升华:
6. 坦然接纳:
2,段落仿写(打磨文章的血肉)
练习1:仿写“情感转折”段落
原文范例:
“我让老板从好多杯碟碗盏的后面、在货架的最深处拿出它...我看向它的眼神瞬间从赞叹转为可怜。”
仿写要点: 学习“由喜转悲”的心理描写,关键在于写出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你的仿写:
我小心翼翼地从一堆精美的明信片中挑出了最梦幻的一张______。然而,就在我结账前,发现它的角落______。我拿着它的手顿了顿,心中那份______,瞬间被______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