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作文真题“风帆”写作指导

2025-08-11 14:0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3人

【考题回放·2025江苏泰州卷】

请以“风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写作指导】

一、审题指导

1、审核心词汇

本题未提供导语材料,仅给出作文题目 “风帆”。从题目来看,“风帆” 是一个意象化的词语,既具有现实生活中船只航行工具的具象意义,又富含象征意味,这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发挥空间。

2、审写作任务

题目直接以 “风帆” 为题,明确要求以此作为文章标题进行创作,没有限定具体的文体。因此,我们既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诠释 “风帆” 的意义;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围绕 “风帆” 展开论述;还能写成散文,以抒情的笔调表达对 “风帆” 的感悟。但无论选择哪种文体,都要紧扣 “风帆” 这一核心,深入挖掘其内涵,避免脱离主题。

二、立意指导

1、基础立意

理想是风帆:将理想比作风帆,讲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树立理想,以及理想如何像风帆一样引领自己在人生的海洋中前行,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不断追逐梦想。

亲情是风帆:以亲情为主题,描述在生活中家人给予的关爱和支持就如同风帆。比如,在自己遭受挫折、情绪低落时,父母的安慰和鼓励让自己重新振作,鼓起勇气继续面对生活,体现亲情在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作用。

友谊是风帆:围绕友谊展开,阐述朋友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陪伴和帮助。朋友的鼓励、信任与陪伴,如同强劲的风帆,助力自己在青春的海洋中航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共同成长。

2、新颖立意

传统文化是风帆:着眼于文化传承,指出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传统文化就像一艘古船的风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能帮助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坚守民族文化的根脉,找到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民族之船破浪前行。

挫折是风帆:打破常规思维,把挫折看作是推动我们前进的风帆。讲述在经历挫折时,如何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将挫折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在挫折的磨砺下变得更加坚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挫折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环保意识是风帆:结合时代热点,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征程中,环保意识如同风帆。它引领人类反思自身行为,推动绿色发展,让地球这艘 “生命之船” 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中平稳航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典范例文】

《风帆》

十五岁的我,在青春的航道上,始终高扬着三面风帆。

师长的教诲是校准航向的领航帆,挚友的箴言是破浪前行的协作帆,父母的凝视是守护归途的港湾帆。正是这些鼓荡的风,推着我穿越迷雾,驶向更辽阔的海域。

一、领航帆:师者如风,助我启航

初二数学月考的夜晚,附加题如暗礁般拦在卷尾。我潦草涂抹的公式,像一艘失控的船在漩涡中打转。发卷时,王老师将我留下,摊开的错题本上,红笔圈出的计算错误如刺目的航海图标记。“同一个坑里跌倒三次,就像偏离航线的船反复触礁。”她的指尖划过那些数字,声音沉静如深海,“数学是严谨的航行,容不得分毫偏航。”

台灯下,我重新整理错题。窗外的梧桐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恍若海浪轻拍船舷。当晨光漫过第三十二页习题时,我忽然懂得:老师的严厉是吹动风帆的劲风,将我从浮躁的浅滩推向严谨的深海。那夜之后,我的书桌角多了一枚帆船剪纸——它提醒我:唯有调整风帆的角度,才能捕捉知识的季风。

二、协作帆:挚友如桨,共驭激流

运动会接力赛的枪声响起时,我如离弦之箭冲出。交接区的白线近在眼前,身体却因前倾过度撞飞了队友的接力棒。刺耳的嘘声中,好友小林拽住我的手臂:“看看监控!你看你起跑时身体前倾的角度,像不像被拉满的弓?”画面定格的刹那,我的运动鞋尖恰好踩在交接区的白线上,像道刺目的伤疤。

此后三周的体育课,我们反复练习交接棒动作。他的批评化作风,将我急躁的棱角打磨成适合航行的弧度。当区赛金牌挂上脖颈时,观众席的小林正用手机对准我的奖牌,镜头反光如浪尖碎钻。那一刻我读懂:青春是艘双体船,友情的缆绳系紧风帆,让我们在颠簸中始终并肩。

三、港湾帆:亲情如锚,守我归途

一模成绩公布那天,暴雨冲刷着教学楼的玻璃幕墙。攥着名次下滑的成绩单,我像只折翼的海鸟,失魂落魄地推开家门。父亲正在擦拭雨靴,母亲闻声从厨房探出身,围裙上还沾着面粉。他们默契地没有追问,只是默默将热汤推到我面前,氤氲的热气模糊了成绩单上刺眼的数字。

接下来的日子,母亲早起准备的营养餐里总藏着鼓励便签,父亲则每晚雷打不动陪我复盘错题。当二模成绩重回正轨时,我才惊觉,父母的爱就像深埋海底的锚,在我最无助时,给我稳稳的依靠,让我能再次扬起风帆,向着远方勇敢前行。

站在十五岁的甲板上回望:师长的风助我启程,挚友的帆伴我破浪,亲情的港容我停泊。那些批评如逆风磨砺帆骨,提醒如星光指引航向,凝视如海流托举船身。

青春的航行从未孤独。当三面风帆在生命的桅杆上猎猎作响,我知道——心是永恒的桅杆,理想是鼓荡的布,而每一次迎风展翼,都是为了抵达那个被星光照亮的彼岸。

【亮点解读】

①本文以“风帆”为喻,巧妙构建青春成长的三重精神支柱,构思精巧。②作者将师长的教诲、挚友的扶持、父母的守护分别比作领航帆、协作帆与港湾帆,编织出多维度的成长图景。通过数学月考纠错、运动会接力历练、一模失利重振三个生动场景,层层递进地诠释了“风帆”的深刻内涵。文中细节饱满:红笔圈画的错题本、接力区定格的监控画面、暴雨夜氤氲的热汤,皆以具象化笔触传递情感温度;而帆船剪纸、浪尖碎钻、海底之锚等意象的点染,更使哲理思辨与诗意表达水乳交融。③全文结构严谨,首尾圆合,以“三面风帆”为经,以成长感悟为纬,织就一幅动人的青春航海图。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