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作文模拟“舍得”作文指导

2025-05-17 17:33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0人

一、原文呈现

人生在世,行路匆匆,舍得真诚,得到友谊;舍得计较,得到幸福;舍得世俗,得到洒脱……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才有得,舍得是拥有超越境界来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

请以“舍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审题指导

“舍得”这一题目,关键在于精准把握“舍”与“得”之间的内在联系。从题目所给的导语能够看出,“舍得”并非是毫无意义的放弃,而是一种具有明确目标的舍弃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具价值的事物。

在写作过程中,绝不能只侧重于“舍”或者“得”其中一方,必须全面且清晰地阐述从“舍”到“得”的完整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究竟舍弃了什么事物?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舍弃?是以何种方式进行舍弃的?最终又获得了怎样的成果?

立意方面,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个人成长角度,例如舍弃浮躁能够获得沉稳,舍弃狭隘可以收获宽容,舍弃安逸则能实现成长等,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舍得”的感悟;情感关系角度,在与亲人、朋友相处时,舍去固执可珍惜亲情,舍去面子能修复友情;生活哲理角度,从生活小事中领悟“舍得”的智慧,如登山时舍去继续攀登的念头,欣赏山腰美景,从而明白有时适时放弃能收获别样风景。通过这些不同角度的立意,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三、选材指导

(一)个人成长类

在个人成长历程中,学习和兴趣爱好是绝佳的选材方向。

在学习上,我们常常面临娱乐与学习的抉择。比如,曾经的你可能沉迷于电子游戏、电视剧等娱乐活动,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这些上面,导致学习时间被严重挤压,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后来,你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果断舍弃过多的娱乐时间,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复习和预习功课,积极参加课外学习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的知识储备不断丰富,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获得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与认可。

在兴趣爱好方面,以画画为例。你可能一直热爱画画,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画技难以提高,对自己的作品缺乏信心,从而产生了退缩的怯懦心理。然而,你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舍弃内心的怯懦,勇敢地面对挑战。你报名参加了绘画培训班,向专业老师请教绘画技巧;不断地练习,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构图,从模仿到创新;还积极参加各种绘画比赛,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最终,你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你在绘画的道路上获得了成长和进步。

(二)情感关系类

与亲人、朋友之间的相处充满了各种情感故事,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在与亲人相处时,我们有时会因为固执己见而与亲人产生矛盾。比如,你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和父母发生了争执,你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导致家庭气氛变得紧张。后来,你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固执伤害了父母的感情。于是,你舍弃了自己的固执,主动向父母道歉,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父母感受到了你的诚意,也原谅了你,你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家庭氛围也更加温馨,你也更加珍惜这份温暖的亲情。

与朋友相处时,难免会发生冲突。有一次,你和朋友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了矛盾,双方都不肯让步,关系一度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够舍去自己的面子,主动找朋友沟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朋友的心声,那么你们之间的误会就会很快消除,友情的裂痕也会得到修复。通过这次经历,你会更加懂得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也学会了在人际交往中要懂得包容和理解。

(三)生活感悟类

生活中的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从这些小事中挖掘“舍得”的素材。

登山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活动。当你攀登到山腰时,可能会感到疲惫不堪,同时也会面临继续攀登还是放弃的选择。虽然“无限风光在险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你也可以选择舍弃继续攀登的念头,停下来欣赏眼前山腰的美景。此时,你会发现,山腰的景色同样迷人,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有潺潺流淌的小溪,有清新宜人的空气。舍去山下的羁绊,舍去肩上的束缚,舍去终究无法到达、注定错过的幻想,你得到了独一无二的风光,也领悟到了生活中有时候不必过于执着,适时放弃也能收获美好。

割麦子也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在炎热的夏天,你来到田野里,看到金黄的麦子在微风中摇曳,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割麦子是一项辛苦的劳动,需要长时间弯腰举着镰刀劳作,身体会感到非常疲惫。但你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舍弃了一时的舒适,投入到劳动中。在劳动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也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乐趣。当你看到自己割下的麦子堆成了小山,看到万家灯火的温暖,你会明白,正因为舍去了悠哉舒适的时光,才望见了生活的美好,才品味到了自然的馈赠。

面对独处与聚会的选择,也能体现“舍得”的智慧。有时候,你可能会收到朋友的聚会邀请,但你更想享受一个人的静思时光和阅读的趣味。这时,你可以舍弃喧嚣与热闹,选择一个人待在家里,泡一杯热茶,读一本好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人生,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舍弃聚会的热闹,你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知识的滋养。

(四)社会现象类

关注社会上一些企业或个人的行为,能为我们的作文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素材。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需要做出“舍得”的决策。例如,华为公司在通信领域的发展初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华为舍得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舍弃了短期的利润。他们聘请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建立了先进的研发中心,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华为最终掌握了核心技术,在全球通信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这表明,企业只有舍得眼前的利益,注重长远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个人在社会中也面临着各种选择。有些人舍去世俗的观念,追求洒脱的生活方式。比如,一些年轻人放弃了城市里稳定的工作和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去偏远地区支教、旅行或者从事公益事业。他们舍去了物质的享受,却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和成长。他们在支教过程中,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在旅行中,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公益事业中,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

四、素材积累

(一)名言警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句话用生动的比喻阐述了在面临选择时,必须有所舍弃才能有所获得的道理,强调了“舍得”的必要性。

“有所弃,方有所得。”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舍”与“得”的关系,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事物。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虽然这句话没有直接提及“舍得”,但它体现了一种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当我们舍得给予他人帮助和关爱时,自己也会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是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告诉人们不要因一时的失去而沮丧,要相信会有新的收获。

“舍一朝之幸,以成万世之功。”舍弃一时的幸运和利益,去成就长久伟大的功业,强调了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舍弃眼前小利的决心。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懂得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努力不懈的人才能有志向,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才能长久,身死而精神不亡的人才算真正长寿,其中蕴含着在物质与精神追求上的“舍得”智慧。

“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能够放下身段向人请教,舍弃骄傲自满,内心就会谦虚,从而能广泛学习,使自己不断提升,体现了在学习和为人处世上的“舍得”。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过于清澈就养不住鱼,人过分精明就没有伙伴,告诉我们在与人相处中要舍得一些计较和苛求,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揭示了一种先舍后得的策略和智慧。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到了是我的幸运,得不到也是命中注定,体现了一种豁达的“舍得”心态,不过分执着于得失。

(二)事例素材

陶渊明舍弃官场的功名利禄,回归田园。东晋时期,官场黑暗,腐败现象严重。陶渊明在官场中感到压抑和迷茫,他不愿意为了功名利禄而违背自己的本心。于是,他毅然辞去官职,回到田园生活。在田园中,他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与自然为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田园诗。他舍弃了官场的喧嚣和富贵,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和自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钱学森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急需大量的科技人才。钱学森在美国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拥有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但他心系祖国,渴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冲破了美国政府的阻挠,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的航天事业中,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国家和人民的尊重。

华为公司舍得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舍弃短期的利润。在通信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华为公司深知这一点,从成立之初就重视研发投入。他们每年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科研,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虽然在短期内,研发投入会影响公司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这为华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掌握了5G等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舍弃了个人的尊严。他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这是一种极其屈辱的刑罚。但他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忍辱负重,发愤著书。他舍弃了个人的荣辱和痛苦,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史学巨著。《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梵高在艺术创作中,舍弃了世俗的认可。他一生穷困潦倒,画作不被当时的人理解和接受。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不断探索和创新。他舍弃了物质的享受和他人的赞誉,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表达。虽然他在生前没有获得应有的荣誉,但他的作品在后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巴菲特舍弃短期的投资收益,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他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而是通过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寻找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他长期持有一些优质公司的股票,即使在市场低迷时也不轻易抛售。这种投资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明显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回报,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投资大师。

南丁格尔舍弃了优越的家庭生活,投身于护理事业。在19世纪,护理工作被认为是低贱的职业,但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和社会的偏见,毅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她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带领护士们到前线照顾伤员,改善了伤员的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降低了伤员的死亡率。她舍弃了舒适的生活和社会的传统观念,为护理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现代护理事业的奠基人。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他舍弃了仕途不顺的痛苦和怨愤,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在被贬黄州期间,他开垦荒地,自号“东坡居士”,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散文。他舍弃了个人的得失,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俞敏洪舍弃了大学教师的稳定工作,创办了新东方。他看到了当时国内英语培训市场的巨大需求,于是毅然辞去了大学教师的工作,开始了创业之路。创业初期,他面临着资金短缺、师资不足等诸多困难,但他没有放弃。他舍弃了稳定的收入和安逸的生活,经过多年的努力,将新东方发展成为了一家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帮助了无数人实现了学习英语的梦想。

塞罕坝建设者们舍弃了城市的繁华和舒适,扎根于荒漠沙地。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没有退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在荒原上种出了百万亩林海,创造了绿色奇迹。他们舍弃了个人的享受,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五、结构搭建

(一)总分总结构

1.开头

–引用名言式:可以引用与“舍得”相关的名言警句,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然后引出主题,阐述“舍得”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点明“有舍才有得”的观点。

–讲述故事式:讲述一个与“舍得”有关的小故事,如一个人在沙漠中为了生存,舍弃了沉重的行囊,最终找到了水源。通过这个故事引发读者的兴趣,然后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题。

–阐述理解式:直接阐述自己对“舍得”的初步理解,如“舍得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在得与失之间做出权衡的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选择,只有学会舍得,才能收获更多的美好”。

2.中间 采用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阐述“舍”与“得”的关系。每个分论点都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论证,详细描述舍弃的过程和获得的结果,体现从“舍”到“得”的转变。

–分论点一:舍得浮躁,获得沉稳。结合自己在学习中舍弃浮躁心态的事例。比如,曾经你在学习上总是急于求成,做题目时不认真思考,遇到难题就轻易放弃。后来,你意识到浮躁的心态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果,于是开始改变自己。你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静下心来认真钻研知识,遇到难题时不再依赖他人,而是自己反复思考,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你也变得更加沉稳和自信。

–分论点二:舍得计较,获得幸福。讲述与朋友或家人相处时,舍去计较的故事。例如,你和朋友一起合租房子,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产生了矛盾,你总是计较谁打扫卫生多、谁用的水电费多等问题,导致你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后来,你意识到自己的计较让大家都不开心,于是你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不再计较这些小事。你开始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关心朋友的生活。慢慢地,你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你也感受到了友谊带来的幸福。

–分论点三:舍得安逸,获得成长。以自己参加社会实践,舍弃安逸的生活,锻炼自己能力的经历为例。比如,暑假期间,你放弃了在家吹空调、玩游戏的安逸生活,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你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要早起晚睡、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等。但你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克服了这些困难。通过这次志愿者活动,你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了解了社会,获得了成长。

3.结尾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舍得”的重要性,升华主题,表达对“舍得”这一智慧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例如:“舍得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它让我们在舍弃中收获,在失去中成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学会舍得,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得与失,用智慧的眼光去选择和放弃,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二)层层递进结构

1.开头 同样引出“舍得”的话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选择,是该执着地追求,还是该果断地放弃?‘舍得’这个词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和运用‘舍得’的智慧呢?”

2.中间

–阐述“舍”的含义和必要性:解释“舍”不仅仅是放弃,更是一种为了实现更大目标而做出的选择。比如,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舍弃一些短期的利益和舒适,才能集中精力去实现长远的目标。

–举例说明不同的“舍”会带来怎样的“得”:列举多个具体的事例,如个人成长、情感关系、社会现象等方面的例子,详细描述舍弃的过程和获得的结果,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舍”与“得”的关系。

–深入分析“舍”与“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舍”与“得”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有时候,舍弃一些东西是为了更好地获得;而获得之后,也可能需要再次舍弃一些东西来保持平衡。比如,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可能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家庭。这时候,他就需要舍弃一些工作上的时间,去陪伴家人,以获得家庭的幸福。

–探讨如何正确地“舍得”:提出一些正确“舍得”的方法和原则,如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权衡利弊、要学会放下等。例如,在做出舍弃的决定之前,我们要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分析舍弃的东西对实现目标的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出选择。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放下过去的错误和遗憾,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的包袱。

3.结尾 给出结论,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比如:“综上所述,‘舍得’是一种人生的艺术,它需要我们用智慧和勇气去把握。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舍得’,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得与失,这样我们才能在舍弃中收获成长,在获得中实现价值。让我们用‘舍得’的智慧,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六、范文示例

01 舍得

远处的微风轻轻拂过巍山,橘黄色的落日点缀人间。有风经过,停在窗边。从高处俯瞰远方灿烂明晰的星星点点,刹那间,灯火倏地亮起,点亮了昏暗的整条街……

面前的画板上是杂乱无章的线条,心中不免产生烦躁与郁闷。我坐在画架前,注视着这幅画,迟迟不肯动笔,一时间竟产生了退缩的怯懦心理。不愿意继续在黑暗中艰难地探索,仿佛是沙漠中的旅人,茫然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友人见我闷闷不乐,夺过我手中的画笔,拉着我走出了画室。“走吧!带你去一个地方。”我不解地跟着她沿着楼梯向上走。她停在了通往天台的门前,正欲开门。“马上要天黑了,你带我来这儿吹风?”我没好气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恐高,别开玩笑啊……”她仍然没有返回的意思,轻轻推开顶楼的门,入目是视野开阔的天台。

因为恐高,我迟迟不敢睁开双眼,感觉到她拉着我走了几步路,然后停在了天台的围墙边。“别害怕,睁眼看看。”她大抵是低头看了看手表,“5—4—3……”好奇心叫嚣着,我犹豫不决地睁开眼睛。那一刻,随之看到的,是街市与灯火悉数亮起,照亮了人世间。

“夏日晚上的七点半,冬天的五点半。高耸的暖黄路灯与人行道上的小圆灯一齐亮起,热闹也在这时随之而来。”我听着友人在耳边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街市上的人她认识好些,逃了补习班的调皮小孩,周末加班的辛勤员工,周边话家常的八卦大妈……好一派炽热的人间烟火气。

我似乎忘记了高处带来的恐惧,向下看去。在灯火亮起的时刻,成串成串连在一起的小圆灯看上去如同水面泛起的圈圈涟漪般波光粼粼。多为黄白、极少蓝红的灯火,自上而下俯视,仿佛一个又一个圆点交错叠加,光芒晕开,灯火璀璨。

在灯火点亮整条街的那一刻,在喧嚣代替了沉寂的那一刻,在克服恐高沉醉于万家灯火的那一刻,我听见友人在耳畔低语:“舍弃了内心的胆怯,才能看到沿途动人的风景。”凝视着整街的灿烂,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可能看不到天上的星星,而这里可以看到地上的烟火气。

“勇于挑战荒谬是少年永远的信条。”脑海中浮现出画板上的那幅画。因为太过急功近利,结果却反而不尽如人意。因为想要加快步伐距离成功更近一点,却飘飘然忘了如何取舍。落日的余晖终究无法挽留,夜晚的星辰亦会错过,但前方的朝阳正好。摈弃恐惧,才会看见灯火。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舍去对挫折的胆怯,才能得到恰似灯火的远方。“世人皆知行路难,少年视险若平地。”于是我挥手启程,同怯懦告别。

岁月之羽,掠过时间的河,抚过星河浩瀚,我在岁月斑驳深处,聆听到果敢绽放的声音。“城市慷慨点亮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日长。”有舍,方有得……

02 舍得

案且温,茶早凉。我缓缓地从伏桌的姿势中苏醒过来,头痛欲裂。看表,夜已深。

街道冷清,灯火阑珊。帘子厚掩着窗,仅留一道窄窄的隙。床上映着的卧室灯亮得刺眼,犹见乌云铺陈满天,微微泛白,像是一纸洁白的宣纸,洇染开了大片湿润的团墨,只留一点本来面目。桌面凌乱,卷张皱褶不堪。我叹气,看看荡着鲜红杞子的杯子,起身去倒水……

热气氤氲了半缕光阴,杞子浮了又沉,像是秋末淡阳下枫红的蝶,舞得肆意轻狂。夜风在外头徘徊游荡,伫步,张望,又拐入屋中。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前去关阳台门。然而,“蓦然回首”,惊鸿一瞥,月光微渺处,看见了它。

犹记得几天前母亲带回了它。美名其曰是“花”,而在我看来,不过是一把枯枝,形销骨立。母亲管它叫“干柴烈火”,便取了一只素色的瓶子用清水养着,摆在茶几一角。而我暗地里却只是不屑,笑它:看上去确如乡间堆满草垛的枯枝,黝黑而盘错,苍劲却纤细,不伦不类,若不是那些豆大的暗色花苞还显露它为花的一点尊严,真令人疑心它一入灶膛便要化作点点火星烟消云散。然而,月光下,它似乎不一样了。我屏息,悄然蹲下,细细揣摩端详:舍去了角落里的一身狼狈,它像一只蜕变的蝶,彩翼轻摇,无声无息却惊艳了时光。伶仃的枝斜斜地映在墙上,恰如深秋时节,繁花散尽,黄叶褪离,丛林深处“月出惊山鸟”,风声飒飒,桂香迷离。月华如水,柔和地临摹、果断地雕刻,转锋、走刀,婉转缠绵又凌厉干脆。像是绝句,令人不禁想到枫红渔火,船栖林畔,远城钟磬,寒鸦啼月,横生一种无言而令人震颤的荒寂之感。我叹:原来舍得偏见,可得枯枝萧索秋瑟之美……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目光从影上又踱回梢头,而暗夜中,月华似乎流入了花苞,而那紫的花鲜活了起来,傲身而立,恰似朵朵燃得幽沉的火焰。在清水的滋润下,它竟活了!我诧异着,紧紧盯着一簇欲绽未绽的花火。是的!花瓣微张,欲语还休。薄如蝉翼,像是宫廷中的舞女,脚步轻盈,裙角染风,张扬漫飘,又绣上绮丽暗纹的,是瓣上纵斜如河流的细细经络,仿佛正以小桥人家的细水长流诠释着大河落日的烟波浩渺,以柔弱之躯宣誓生命之秀骨。而客厅寂静,墙上恰是一幅喜上梅梢图,但见鹊羽如墨泼,梅梢如铮骨,薄瓣朱红裹,远山黛烟波。梅尖承雪,却又与这无名小花相映成趣,两不相厌,雅俗共赏。不!那花瓣的脉络里奔淌的不是清水之淡,抬头仰望那流泻亿年永不晦的月光,我悟:原来舍得审视,可得枯枝探月拈花之美……

“夜吟应觉月光寒”,而身着不染微尘月羽裳,谁不月下高吟长歌“对影成三人”,又柳下和琴“起舞弄清影”“乘风归去”?我且披千年华袍,散作今夜攀梢人,急斟慢酌,高咏低吟,天晓时分闻鸡欣起。

此夜月明,花开,人醉。只觉皎月侧畔繁星常随,少年衣衫清风相伴。一切歌之不尽的,皆玉兔细碾作银屑,织女巧织成烨锦,且消今夜不遂意,将还明日勤相追。木舟破前浪,展云济沧海。原来,舍去世俗,可见花开;原来,舍去踌躇,可见月霭;原来,舍去不安,我亦重拾志,踏风来……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