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中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材建议+结构提示+范文三篇

2025-07-01 16:05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6人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①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③在艰难困苦中不动摇而向前创造,才为难能可贵。

请根据你对陶行知先生上述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经历(如学习、劳动、运动、科创等),或论述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自拟题目,自选角度;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一、审题立意

三句话围绕“自立”“创造”“在困境中创造”展开,审题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自立自强:从“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出发,强调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倡导摆脱依赖,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树立自立品格。

勇于创造:依据“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鼓励打破思维定式,发现生活中的创造契机,相信每个人都有创造潜能,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实践 。

困境中的创造:结合“在艰难困苦中不动摇而向前创造,才为难能可贵”,突出在困境中坚守创造的精神,展现困境是创造的磨刀石,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实现突破与创新。

综合立意:将三句话结合,阐述自立是创造的基础,在自立的过程中勇于创造,尤其是在困境中凭借自立和创新精神战胜困难,实现成长。

二、选材建议

自立自强:

生活方面:讲述自己离开父母独立参加夏令营,从最初不会整理行李、照顾自己,到逐渐学会独立应对生活琐事的经历;或写自己尝试独自完成一次长途旅行,克服迷路、沟通等困难的故事。

学习方面:分享自己主动制定学习计划,攻克薄弱学科,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约束和努力提升成绩的过程。

勇于创造:

科创活动:记录自己和团队在科技创新比赛中,针对生活中的问题,如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并动手制作模型或开发软件的过程。

艺术创作:描述自己在绘画、音乐、写作等艺术领域,突破传统形式,融入个人独特想法,创作出具有新意作品的经历。

困境中的创造:

自然灾难:以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为背景,讲述受灾地区的人们在艰难条件下,发挥智慧创造出临时避难所、简易救援工具等的故事。

个人挫折:叙述自己在面临学习瓶颈、家庭变故等困境时,不气馁,通过创新思维和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实现自我突破的经历。

三、结构提示

总分总结构:开头点明主题,引出对陶行知名言的理解;中间通过具体事例或论述展开,支撑立意;结尾总结升华,再次强调主题,呼应开头。

并列式结构:如果是综合立意,可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自立、创造、困境中的创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每个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论证中心论点。

递进式结构:先阐述自立的重要性,再论述在自立基础上如何进行创造,最后强调在困境中创造的意义,层层递进,深入剖析主题。

四、范文三篇

范文一:

自立,人生的基石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让我深刻领悟到自立的重要性。

记得第一次离开家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时,我满心都是兴奋与期待。然而,当真正开始独立生活,才发现困难重重。出发前,妈妈想帮我收拾行李,我拒绝了她的好意,决定自己来。我按照老师发的物品清单,一样一样地往行李箱里装。可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我竟然忘记带洗漱用品,衣服也带少了。看着其他同学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自己的物品,我既懊恼又自责。

但这次的小挫折并没有让我退缩,反而成为了我成长的契机。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后来,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军训。这一次,我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列好详细的物品清单,将衣物分类整理,还准备了一些应急药品。在军训期间,我不仅能照顾好自己,还能帮助其他同学解决一些小问题。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立带来的成就感。

自立不仅体现在生活中,在学习上同样重要。面对复杂的数学难题,我不再急于向老师和同学求助,而是静下心来,自己思考解题思路;遇到背诵课文的任务,我会制定合理的背诵计划,通过多种方法提高效率。通过这些努力,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自立是人生的基石,只有学会自立,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再畏惧,在挑战面前充满勇气。让我们以自立为帆,在生活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属于自己的成功彼岸。

范文二:

创造,让生活更美好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科技创新领域,无数的创造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手机的发明,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获取信息;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这些伟大的创造,都是人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成果。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小创造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记得有一次,妈妈在厨房忙碌,不小心把盐和糖弄混了。看着这堆混合的粉末,我突发奇想:能不能利用它们的不同特性将它们分开呢?经过思考,我想到了利用溶解速度不同的方法。我找来两个杯子,分别倒入适量的混合粉末,然后向其中一个杯子加入少量水,轻轻搅拌。很快,盐就溶解了,而糖还大部分留在杯底。通过过滤,我成功地将盐和糖分离开来。妈妈看到后,对我的小创造赞不绝口。

创造不仅仅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专利,它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思考的人。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心,敢于尝试,勇于突破常规,就能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契机,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因为创造,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惊喜与可能;因为创造,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与发展。

范文三:

在困境中创造希望

“在艰难困苦中不动摇而向前创造,才为难能可贵。”这句话道出了在困境中坚持创造的珍贵品质。当我们遭遇困境时,不应该退缩和抱怨,而要积极发挥创造力,在黑暗中寻找希望的曙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在困境中创造奇迹的例子。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甚至被人嘲笑是在做无用功。但他没有放弃,不断尝试各种材料,改进实验方法。在一次次的挫折中,他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最终成功发明了电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我曾参加过一次机器人比赛,在比赛的前一天,我们精心制作的机器人突然出现了故障。眼看着比赛即将开始,我们小组的成员都急得团团转。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组长提议:“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大家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用现有的材料对机器人进行改造。”于是,我们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机器人的问题所在,重新设计了部分结构。经过一夜的努力,我们成功让机器人恢复了功能,并且在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创造的勇气和信心。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正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时机。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在困境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希望,实现人生的突破。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