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回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光亮,照耀人生。生活中的任何人、事、景、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心里的那束光,指引我们走出黑暗与迷茫,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帮助我们学会坚忍与顽强……你心里的那束光是什么?
请以“你是我心中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关键词有三个:你、我、光。
“你”是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可以是动植物,如小狗、菊花、大树等;可以是其他事物,如文学、音乐、绘画……只要是对“我”的生活、心灵、精神具有引领作用的人、事物,对“我”灵魂塑造、价值观形成的正面影响,直接或侧面影响皆可,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
“我”,是写作的主体,表明“你”影响的对象是作者本人,要着重写自己的感受和感悟,而非他人。
“光”自然并非实指光线,而是引申义或比喻义,可以是“光明”“温暖”“明亮”,还可以是“真情”“生机”“唤醒”“能量”等。
这道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写作时,要放在“我”遭遇黑暗、方向不明的时候,某人某物带给“我”的光明、温暖和力量,要突出“我”的心理描写。
当然,如果行文中能把自然之光和其引申义、比喻义巧妙结合,构思会更新颖。
【优秀范文】
1.你是我心中的那束光
黑夜里的星空是明亮的,闪烁着的星星照亮着夜间的小路,像一束微小的光照亮着那片黑暗。
那是我第一次遇到您,在炎炎夏日,蝉鸣不止,图书馆前的紫藤缠绕在架子上,您坐在图书馆里,似乎在专注地做着什么。我不敢惊动,馆内如夜一般寂静,只剩下我反复找书的声音。终于您注意到我了,出声询问道:“同学,你来借书吗?”我点点头,抱着几本书向您那边走去,小小的台子上,放着小小的画和小小的水彩颜料。您扫着书的条形码,注意到我的视线,慈祥的笑着:“好看吗?”画是顶好看的。碧蓝色的海面倒映着天空白云,几只白色的海鸥飞翔空中,礁石与沙滩构成一幅完美的风景画。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画上形成天然的光影,为这风景锦上添花。我简直看呆了,木讷地点了点头。您又笑了,笑得更开朗了。您将书给了我又与我道了别。
也许,当真是我们缘分不浅。在我欣赏名师佳作时,又遇到了您。只是,您是去贴画的。您朝我笑笑,忙着手里的事。我则看着您手中的画,又是一幅佳作!浓浓墨色夹带着几抹红艳与金黄,显出这春日的山景。我又一次被惊呆了,心里开始蠢蠢欲动。我小心翼翼地问您可不可以教我怎么画这么好。您却摆摆手说:“不过是无聊闲趣。”尽管话是这么说,您还是同意了。
自此之后,我便成了图书馆常客。您的笔尖似乎有着魔力,总是引领着我去仔细查看。有时,我也会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与您分享,又或者是去讨论这幅画该怎么构图……渐渐的我们从师生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您是博学的老者,告诉我:绘画与阅读密不可分,又往我手里添了几本书。我们享受着这愉悦的夏日,连蝉也开心地歌唱。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您拉动着我一起读书、一起绘画,领略书中的美,绘出世界的美。您像璀璨的明星,吸引着我前进。
您,就是我心中的那束光。
2. 你是我心中的那束光
你,有一双深邃的眼睛,有隶体似的“一”字胡须,还有长约一寸的头发;你,以笔为武器,奋斗一生;你,嫉恶如仇,爱憎分明。
您,鲁迅先生,就是我的偶像,是我心里的那束光。
那夜,静悄悄的,寒风刺骨,寒意袭人。我独自一人倚在窗边,任雨水打湿我的发梢。看着桌面上点点泛黄的纸张,看着您的那些文字,我不由得想起了您——鲁迅先生,或许那些文章就是您一生刻出的生命印迹。
我爱您的《呐喊》,它让我们这些中华儿女能够挺起胸膛;我爱您的《朝花夕拾》,它让我们能分享您温馨地回忆和理性地批判;我爱您的《自嘲》,它让我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性。
或许有人会觉得您的文章过于冷峻与深邃。的确,您的文章没有周作人那么文雅,也没有张爱玲那么细致,但在那个时代,如果只留给人们一些感性的文字,谁又会知晓那个时代的黑暗呢?恐怕后世会认为那是一个太平盛世吧。
虽然您已经离世多年,但人们对您的纪念从未停止过,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您逝世周年的纪念日。那天,崇敬您的人引用泰戈尔的诗来称赞您:“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我们心中却牢记。你总爱把自己隐匿,我们的爱戴使你放射光辉。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虽然您已离去,但今天我们仍会踏着您指引的路,继续向前,继承您未完成的革命事业,沿着您指引的方向,化悲痛为力量,与敌人血战到底!
一阵风吹散了我的思绪,您真实而冷峻的笑容,掩饰了所有哀愁。为何您的脸庞渐现笑容?为何您的泪水仍在流淌?我知道,是因为您期盼已久的胜利已经成为了现实。
啊!圣洁的孺子牛——鲁迅先生,您是我心中永远闪亮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