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新题型“词义推断”汇总解析

2024-04-29 20:15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01人

一、高考“语境词义推断”真题汇总 (2022.2023年)

【2022高考真题】

(2022年新高考Ⅰ卷 )T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2022年新高考Ⅱ卷)T20.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 T17.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4分)

【考情分析】

2022年高考语用题,新高考Ⅰ卷、Ⅱ卷、全国乙卷,三套试卷都出现了人称代词的语境义比较分析,词语类型仅限于人称代词“你”“他”“我、你”,题型有一道客观题(分值3分)、两道主从观题(分值都为4分)。客观题形式:文外四选项(四个句子)比对分析文中画线句子,分析不同语境中人称代词的用法;主观题要求在文段语境中分析人称代词的表达效果(好处)。考查目标:考查考生借助语感和已有的语言知识,结合具体语境分辨词语语义上的细微差别的能力,体悟具体语境中亲属称呼和人称代词表达效果存在差别的能力。试题亮点:结合具体文段设题,可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2023高考真题】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T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T22.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T20.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 ) T21. 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 )T17. 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T18.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画线句:“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考情分析】

2023年高考,“语境词义推断”类题目较2022年推进了一大步。

教育部命制的四套试题都有涉及,词语类型在2022年人称代词分析类题型(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谁”)基础上,有更为广泛的拓展,如虚词(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能”)、叠词(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处处、微微、早早”)、成语(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 ”),词语组合(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的“像……似的”)、句式特点(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其中,新课标Ⅰ卷、全国乙卷有两道此类主观题,分值共计6分。全国甲试,要求在具体语境中解读成语,分值占比较高,一题6分。四套试题中“语境词义”类题共计6题,总分值21分,其中客观题6分,主观题15分,主观题占比71.4%。

从上面可以看出,2023年高考语用题“语境词义推断”类题型,词语范围扩大,题目形式灵活,主观题型居多,试题难度加大。

具体分析:

词语组合(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的“像……似的”)

考查考生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能力。语用题中首次出现关联材料 I和材料I两个文段的试题,引导考生注意辨析同样的语言形式在不同语境中表意的差别。本题是高考中首次考查考生对篇章中出现的重叠形式语法意义的把握能力,有助于引导考生在学习中注意辨析看似相同的语言形式在表意上的差别,增强考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虚词(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能”)

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虚词意义及用法的理解和掌握。虚词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词,意义和用法灵活多变。本题对于引导考生关注复杂的语言现象,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叠词(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处处、微微、早早”)

本题是高考中首次考查考生对篇章中出现的重叠形式语法意义的把握能力,有助于引导考生在学习中注意辨析看似相同的语言形式在表意上的差别,增强考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成语(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 ”)

本题巧置情境,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有效引导考生学以致用。回答这一问题,是对成语、典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这个表达任务的情境场合及受众对象的知识水平与期待。试题给出答案示例,可从成语故事讲解是否正确、道理阐释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畅、字数是否要求等方面进行评分。

句式特点((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 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结构语义的理解和掌握。本题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的“A是A,B是B”结构的用法和作用。现代汉语中“A是A,B是B”有两种基本表意作用,一是用于对举,强调A和B二者不同,不可混为一谈;二是表示“地道”“不含糊”(见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强调A和B两者都是其该有的样子,含有套义的感情色彩。试题不要求考生讲出以上两种用法的区别,而是要求考生根据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语感发现其中的语言运用规则。本题结合文段设题,在具体语境中辨析相同语言形式在表意作用上的细微差别,有助于引导考生关注并认识语言的复杂性和规律性。

总结: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言积累与建构”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习任务群4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要求考生“在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

“语境词义推断”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理解语言形式表意差别的能力。引导考生在学习中注意辨析看似相同的语言形式在表意上的差别,增强考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引导考生关注并认识语言的复杂性和规律性,关注复杂的语言现象,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巧置情境,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引导考生学以致用。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