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如何高效构建一个有力的观点句(概念阐释+句型构造)

2025-11-12 10:2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0人

一、概念阐释——什么是观点句?

1. 核心定义观点句(又称论点句或中心论点),是你在一篇议论文中最核心、最需要证明的那个判断。它不是事实,不是话题,也不是感受,而是你的核心主张。

话题:我们要讨论的是什么? (例:人工智能)事实:公认存在的情况。 (例:人工智能正在改变许多行业。)观点句:你对这个话题的明确判断和主张,需要证据来证明。 (例: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伦理准则。)

2. 优秀观点句的四个特点就像一个强大的引擎,一个有力的观点句需要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明确性:立场鲜明不模糊,果断使用“必须”“应该”等词,让读者一眼看清你的主张。忌用“可能”“也许”等犹豫表达。

争议性:必须是一个可辩论的命题,而非人人认同的事实。它为你的论证提供存在的价值和交锋的“靶心”

具体性:避免空泛宏大,要通过限定范围让话题聚焦。好的观点句像放大镜,能精准锁定讨论的对象和核心。

导向性:一句话应能预示下文论证的主要方向或层次,如同为全文画好一张简明的“路线图”,纲举目张。

二、句型构造——从“写对”到“写好”我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由简单到复杂地构建观点句。

第1步:基础单句——【价值判断式】 (先求“有”和“对”)这是最直接的句式,用于清楚地表明你的立场。公式:(话题) + 应该/必须/是/关乎 + (你的核心判断)。

示例: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格监管。坚韧不拔的品质是我们克服人生困境的关键。

第2步:进阶复句——【展现思维的层次】 (再求“好”和“巧”)通过使用关联词,让你的观点显得更全面、更周密。

1.“虽然-但是”式(体现思辨)公式:虽然/诚然/不可否认(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但是/然而(你的核心主张)。

作用:先承认对方的部分合理性,再转折强调自己的观点,让论证无懈可击。

示例:虽然效率至上带来了经济繁荣,但是它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破坏要求我们必须转向可持续发展。

2.“只有-才”式(体现深度)公式:只有/除非(实现某个条件),才/才能(达到某个目标)。

作用:不只指出问题,更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使观点更具建设性。

示例:只有建立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

第3步:高阶思维——【揭示问题的本质】 (最后求“深”和“透”)这是让你在考场上脱颖而出的关键,展现你的思维深度。

1. 本质重构式(“拨开迷雾”)公式:(现象)的本质是/并非……,而是…… 或 (现象)与其说是A,不如说是B。

示例:“内卷”的本质并非竞争,而是在单一评价体系下的无效消耗。“国潮热”与其说是消费怀旧,不如说是年轻一代文化认同感的集体觉醒。

2. 价值排序式(“权衡取舍”)公式:当A与B发生冲突时,(某主体)应优先保障/选择(何种价值)。

作用:当面对两种都很重要的价值(如“自由与安全”“效率与公平”)时,明确做出权衡,体现思想的成熟度。

示例:当大数据带来的便利与个人隐私安全发生冲突时,我们应优先捍卫公民的隐私权。

三、当堂检测请将以下平淡的观点句,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升级改写。

1.原句:手机对中学生有好处也有坏处。(问题:骑墙,无观点)你的改写:(提示:尝试用“虽然-但是”句式,表明一个明确立场)

2.原句:我们要保护环境。你的改写:(提示:尝试用“只有-才”或“本质是”等高阶句式)

参考答案:

1. 原句:手机对中学生有好处也有坏处。问题诊断:这是典型的“骑墙派”说法,没有表明任何立场和观点,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不符合观点句的“明确性”和“争议性”要求。改写思路: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立场(例如“弊大于利”或“利大于弊”),并用关联词强化它。

(基础版·价值判断):智能手机弊大于利,它严重分散了中学生的注意力。解析:使用了“弊大于利”明确表态,并给出了具体理由。

(进阶版·虽然-但是式):虽然手机能为学习提供便利,但是其带来的娱乐诱惑和碎片化阅读更严重地侵蚀着中学生的专注力与深度思考能力。解析:先承认对方观点(便利),再用“但是”强势转折,引出更核心的批判,思辨性更强。

(高阶版·本质揭示式):手机对中学生的冲击,本质是散漫娱乐的“低密度信息流”与需要刻苦钻研的“高密度知识学习”之间的一场不对等战争。

解析:跳出“利弊”的表层讨论,深入到底层逻辑的冲突,视角新颖,极具深度。

2. 原句:我们要保护环境。问题诊断:过于空泛、口号化,是人人皆知的共识,没有争议性,也缺乏具体方向和深度。改写思路:将“保护环境”这个宏大话题具体化,可以指向“为什么紧迫”或“应该怎么做”,并加入价值排序或本质思考。

,(基础版·对策建议):我们必须推行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这是保护环境的有效起点。解析:将“保护环境”具体化为“推行垃圾分类”,有了明确的行动指向。

(进阶版·只有-才式):只有将“绿色发展”置于经济效益之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的环境保护。解析:指出了环境保护的核心条件——价值排序(绿色高于经济),使观点具有冲突性和可辩性。

(高阶版·本质揭示+价值排序):环境保护,本质上是对现代文明发展模式的一场修正,它要求我们必须将对自然的敬畏置于对资源的无限索取之上。

解析:这是非常精彩的升级。既揭示了环境保护的深层本质(文明修正),又做出了鲜明的价值排序(敬畏高于索取),思想含量很高。

四、真题示例

【2025年全国1卷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老舍《鼓书艺人》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我爱这土地》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赞美》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优秀开头】歌唱时代的乐章,拥抱明天的太阳“他唱不出声”“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他以带血的手和我们一一拥抱”……从唱不出声,到尽力歌唱,再到热情拥抱,这,不仅仅是某些个体的变化,更展示了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巨变。今天,我们已经站立于世界东方,歌唱着时代的乐章,拥抱着明天的太阳。

【观点句赏析】该标题采用了价值判断式的基础句型,使用“歌唱”与“拥抱”两个动词,明确表达出对时代与未来的积极姿态,体现出鲜明的立场和号召力。开头部分则运用了本质重构式的思维,通过对三则诗句的递进解读,将个体情感体验升华为民族集体命运的象征,揭示出“从唱不出声到热情拥抱”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写法不仅明确了文章的核心主张,也通过“歌唱乐章”“拥抱太阳”的意象,为下文奠定了昂扬的基调,具备强烈的导向性,引导论证走向民族精神与时代成就的宏大叙事。

【2024年全国1卷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开头】科技解决问题,亦能增添新问当互联网的丝线布满地球表面,当人工智能的便利踏入千家万户,当搜索引擎的快捷解开多重之问,越来越多的问题便有了答案。但我们的问题会少之又少吗?依我之见,科技解决问题,亦能增添新问。

【观点句赏析】该标题属于“虽然-但是”式的进阶复句结构,隐含了“科技虽能解决问题,但也会带来新问题”的辩证思维。开头进一步展开,通过排比句描绘科技普及的景象,继而提出核心问题,并明确给出观点:“科技解决问题,亦能增添新问”。这种写法既明确又具有争议性,跳出了对科技一味赞美或批判的二元对立,体现了作者的思辨能力。同时,开头通过具象化的语言(“互联网的丝线”“人工智能的便利”)增强了文采,符合议论文开头需兼具逻辑与文采的要求。

【2023年全国1卷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开头】秉故事之炬,成磅礴之力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历史长卷徐徐铺开,好的故事宛如璀璨明珠,以其磅礴之力,促进表达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乃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站在历史这头,吾辈应秉故事之炬,以成磅礴伟力。

【观点句赏析】该标题同样采用比喻+价值判断式,将“故事”比作“炬火”,将“力量”喻为“磅礴之力”,语言凝练且富有文学性。开头则以古典诗句引入,迅速营造文化氛围,继而通过对“故事”多重功能的排比式阐述,强化了其重要性。这种写法不仅具体地指出了故事在沟通、启迪、改变命运等方面的作用,还通过“秉故事之炬”的比喻,导向了下文对故事传承与创新的论述。整体而言,该开头兼具文采与思辨,符合高阶观点句的审美与逻辑双重标准。

五、总结建议

句式类型适用场景可模仿示例价值判断式立场鲜明、主题积极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虽然-但是式辩证类、争议性话题虽压力如山,但可化为动力之阶。本质重构式文化、历史、社会现象“躺平”非懒惰,而是无声地反抗。比喻+价值判断文学性强、情感类主题以诗为舟,渡人生的茫茫大海。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