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句子赏析”满分攻略-用《春酒》教你套模板

2025-10-14 23:4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人

手撕记叙文阅读—赏析文章句子

为啥你总在 “句子赏析” 上丢分?

“老师,我明明写了‘用了比喻’,为啥只给 1 分?”“赏析题我写满了,分数却比同桌少一半!”

每次批改语文卷,总能听到学生这样吐槽。其实记叙文阅读里的 “句子赏析题”,不是 “写得多就得分高”,而是要踩准 3 个核心点:找对角度、说清内容、析透效果。今天就用琦君《春酒》的中考真题当例子,教你把 “踩分点” 抓得死死的,下次再遇到这类题,直接套用模板拿高分!

一、先搞懂:赏析句子,到底要 “赏” 什么?

很多同学拿到画线句,只会瞎写 “生动形象”,根本没搞懂 “赏析角度” 有哪些。其实中考常考的角度就 4 类,记牢下面这张 “技巧清单”,再也不会找错方向!

8b2e9051aa834227a816d8c7028642cb~tplv-tt-origin-web_gif.jpeg

举个简单例子:朱自清《春》里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你能找到几个角度?

  1. 词语:“偷偷”(副词,写小草悄悄长)、“钻”(动词,写小草有力)

  2. 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聚焦 “钻” 的小动作)

  3. 修辞手法:拟人(把小草当人写,有 “偷偷” 的情态)

二、3 步走!从 “不会答” 到 “答满分”

记住这个黄金流程:找技巧→析内容→说效果,每一步都有 “踩分关键”,少一步都拿不到满分!

第一步:找对 “赏析技巧”(关键:不跑偏、不笼统)

❌ 错误示范:“这句话用了描写手法”(太笼统!描写分动作、外貌、细节,要具体)

✅ 正确做法:从 “词语、修辞、表现手法、句式” 里选 1 个最明显的角度,比如《春酒》画线句 “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早已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最明显的角度有 3 个:夸张(不知舔多少)、动词(伸、舔)、细节描写(舔指甲缝)。

1760443993673206.jpeg

第二步:结合上下文,说清 “写了什么”(关键:抓关键词、不脱离原文)

很多同学跳过这步,直接写 “表达了情感”,结果丢分!必须要答出:句子用这个技巧,具体描写了什么场景 / 动作 / 心理?

以《春酒》句子为例:

  1. 若选 “动词角度”:要写 “‘伸’‘舔’两个动词,描写出‘我’趁母亲不注意,偷偷用手指蘸八宝酒尝味道的动作”

  2. 若选 “夸张角度”:要写 “‘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描写出‘我’反复偷尝八宝酒的样子”

这里一定要 “引用原句关键词”(比如 “偷偷”“伸”“舔”),考官一看就知道你没瞎写!

第三步:析透 “表达效果”(关键:不空洞、扣情感 / 性格)

❌ 错误示范:“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太笼统!谁的情感?喜爱什么?)

✅ 正确做法:联系 “人物性格”“作者情感” 或 “文章主旨”,比如《春酒》里:

  1. 从孩子角度:“表现出‘我’的天真顽皮,对八宝酒的贪恋”

  2. 从文章主旨:“还暗含了家庭生活的温馨(母亲没责备‘我’偷尝)”

把三步连起来,就是完整的满分答案!

三、真题实战:《春酒》句子 3 个角度拆解(直接套用模板)


中考真题示例‌(改编自浙江省中考卷)

阅读材料:琦君《春酒》片段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题目:
‌1、请从描写方法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题目是 “从描写方法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直接给你 3 个角度的满分答案,下次遇到类似题,换个关键词就能用!

模板:角度 +“通过……(原句关键词)描写了……(内容),表现了……(效果)”

答案示例:

角度 1:修辞手法(夸张)

满分答案:“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描写,放大了‘我’偷尝八宝酒的次数,生动表现出‘我’对八宝酒的极度贪恋,以及孩童天真馋嘴的性格特点。”

踩分点:① 明确 “夸张” ② 引用 “不知舔多少” ③ 点出 “贪恋”“天真”

角度 2:词语运用(动词 + 副词)

满分答案:“这句话用词精准,‘偷偷’(副词)写出‘我’怕被母亲发现的小心翼翼,‘伸’‘舔’(动词)连贯地描写出‘我’偷尝酒的动作,细腻刻画出‘我’又紧张又馋嘴的心理,充满了生活化的童趣。”

踩分点:① 点出 “副词 + 动词” ② 分析每个词的作用 ③ 点出 “童趣”

角度 3:表现手法(细节描写)

满分答案:“这句话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聚焦‘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舔指甲缝’这两个微小动作,以小见大 —— 既写出‘我’对八宝酒的渴望,又从孩子的小动作里,透出母亲对‘我’的包容,体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

踩分点:① 明确 “细节描写” ② 点出 “小动作” ③ 关联 “家庭温馨”

四、避坑指南:4 个最容易丢分的 “雷区”

看完例子,再提醒你 4 个常见错误,避开这些,分数直接往上提!



避坑对比图

雷区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角度笼统

“用了描写手法,表达喜爱”

“用了动作细节描写,通过‘伸’‘舔’写出偷尝场景,表达对八宝酒的喜爱”

脱离原文

“用了夸张,表现孩子顽皮”

“用了夸张(不知舔多少),描写偷尝次数多,表现孩子顽皮”

效果空洞

“体现家庭温馨”

“从母亲没责备‘我’偷尝,体现家庭温馨”

多角度混乱

“用了夸张和细节描写,表现顽皮”

(选 1 个角度深入)“用了细节描写,聚焦舔指甲缝,表现顽皮”

五、实战练习:用朱自清《春》练手

最后给你留个小练习,用今天学的方法,赏析这句话:“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提示角度:拟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词语(赶趟儿)

试着写一句满分答案吧!(参考答案会放在评论区)

结尾:记住!赏析题不是 “瞎写”,是 “踩点”

其实记叙文句子赏析题,就像 “拆积木”—— 先找到 “技巧积木”,再说出 “积木搭了什么样子”,最后说 “搭得好不好,好在哪”。把今天的 3 步流程、模板和避坑指南记牢,下次遇到这类题,再也不用怕!

收藏这篇文章,考前翻一翻,中考语文多拿 5 分不是问题!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