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作文提分指南:总分总式议论文的“分”论点写作要诀

2025-09-17 22:2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14人

在中高考作文的议论文写作中,总分总结构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结构方式。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结尾总结升华,而中间的“分”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承担着论证中心论点的重要任务,其写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说服力和得分。那么,总分总式议论文中的“分”到底该怎么写呢?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论述中心论点服务的,所以分论点必须和中心论点在主旨上保持一致 ,并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一般以设置两三个分论点为宜,且最好放在每一部分的开头或结尾,这样能让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脉络。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句式结构最好基本一致,内容表述要紧扣材料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部分都扣题。

从逻辑关系上看,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三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逻辑关系来组织分论点。

一、并列式:从不同维度展开论述

并列式是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从不同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各个分论点之间相互独立,但又共同服务于中心论点。例如,以“谈修养”为中心论点,可以设立三个并列的分论点:修养是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修养是在诱惑面前坚守道德的底线;修养是在与人相处时展现出的尊重与包容 。

在论述每个分论点时,需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增强说服力。比如在论述“修养是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时,可以列举苏轼一生多次被贬,却始终能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的事例,然后引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诗句进行道理论证,从而有力地证明分论点。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一目了然。在写作时,要注意分论点的设置要全面、合理,避免出现重复或交叉的情况。

二、递进式:层层深入挖掘内涵

递进式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认知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设置分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呈现出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 。例如,以“论学习”为中心论点,可以这样设置分论点:学习能增长知识;学习能提升能力;学习能塑造品格 。

从增长知识到提升能力,再到塑造品格,是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递进过程。在论述时,要注意各分论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要有明确的逻辑关联。比如,在从“学习能增长知识”过渡到“学习能提升能力”时,可以这样阐述:“当我们通过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后,这些知识并不会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而是会在我们不断实践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渐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递进式结构能够使文章的论证更加深入,展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让读者对中心论点有更深刻的理解 。但这种结构对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写作时需要精心构思。

三、对比式:正反对照突出观点

对比式是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观点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来突出中心论点 。可以是分论点之间的对比,也可以是论据之间的对比 。例如,以“坚持”为中心论点,可以设置两个对比的分论点:坚持能让梦想照进现实;放弃会使希望化为泡影 。

在论述过程中,通过列举坚持成功的事例,如爱迪生经过上千次实验才发明电灯,以及放弃导致失败的事例,如项羽在鸿门宴上优柔寡断,放弃了除掉刘邦的机会,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进行正反对比,使“坚持”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

对比式结构能够使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这种结构时,要注意对比的双方要有可比性,并且对比要突出重点,不能为了对比而对比 。

在写作总分总式议论文时,中间“分”的部分无论是采用并列式、递进式还是对比式,都要紧密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做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生动性,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名言警句,为文章增色添彩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议论文,在中高考作文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