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失误作文类型与升格之失误类型之叙事平淡

2025-09-04 18:5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3人

写作叙事类文章时,平铺直叙,没有铺垫,没有悬念;故事情节平淡、乏味,没有波澜,没有曲折。

◆失误例文

握手

在世界各大文化及社交场合中,握手常作为见面、分别的礼节,也用来表示慰问或祝贺,可为初识者以及重要场合的交流构建桥梁。但对一些人群而言,尤其是对校园中的少男少女而言,握手可能成为困扰他们的难题。①

事情发生在周五的大课间。外面下着渐渐沥沥的小雨,男生们不知应该干什么,女生们则仨一群俩一伙地聊那永远也聊不完的闲天儿。我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这时,同桌走过来问我:“下盘棋怎么样?”我爽快地答应了。

棋子在无声无息地走着,我们俩谁也不多说一句话。由于技高一筹,我最终赢了这盘棋。我虽不露声色,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也没有了再玩下去的兴致,事情到这里也该结束了。

当同桌向我伸出手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矛盾,如同探寻百科全书的大脑,试图搜寻有关握手礼仪的解答。然而,思虑良久,答案却依旧模糊不清,因此最终只能依赖本能做出决策。②

现如今,我已了解到,心中的纠结并非源于不敬他人或是尊重不足,实则是我过分脆弱的内心在畏惧现实。我渴望保护自己的隐私和空间,同时更不愿伤人情感。担忧彼此握手的举动可能产生误解,进而引发纷扰。

此时此刻,我开始深思。我明白,握手仅仅是一种礼仪,并不具备更深层的意义。另外,我也认识到,过分注重自我保护可能阻挡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经过反复斟酌,最终我没有接受他伸出的手掌。虽然心中仍有微微不安,然而这仍然没有改变我的想法。③

外面的雨还在下,我却渐渐清醒了:我是自私的,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伤害了另一个人。④


失误点

①开篇讲述握手礼仪,与文章内容关联不大。

②对“我”和同桌的反应没有进行细致的描写,读来平淡乏味。

③“握手”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握手时两个人的神态、心理怎样,此处都没有交代清楚。

④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握手却弄得如此尴尬? 结尾的感悟过于简单,无法突出主题。

失误分析

文章叙述了“我”和班里的异性同学握手一事,选材有新意。但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只是简单地把这次经历写了出来,平铺直叙,没有波澜,缺少吸引人的情节。

◆升格方案

1.设置悬念,增添意趣。“我”和异性握手,如果此时传来一阵“哄笑声”,则可为下文带来悬念,既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渲染气氛。

2.细节描摹,写出心理的曲折变化。文章的主题是“和异性握手”,所以作者需要对这一核心事件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进行细致的描绘,尤其要写出“我”前后的心理变化。

◆升格佳作

握手

当一个男生提出要和我握手时,我犹豫了。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所谓的纯真也不过是掩饰内心复杂的一个幌子。

事情发生在周五的大课间。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男生们不知应该干什么,女生们则仨一群俩一伙地聊那永远也聊不完的闲天儿。我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这时,同桌走过来问我:“下盘棋怎么样?”我爽快地答应了。①

棋子在无声无息地走着,我们俩谁也不多说一句话。由于技高一筹,我最终赢了这盘棋。我虽不露声色,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也没有了再玩下去的兴致,事情到这里也该结束了。

然而,他却摆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表现得很有男子汉的绅士风度,大度地笑着说:“还是你厉害,友谊第一,咱们来握个手吧!”于是,便伸出了他那又粗又大的手。②顿时,我被这意想不到的一幕惊呆了。也许对别人来说,“握手”只是小菜一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对腼腆内向的我来说,那简直不可思议。先前的爽快一下子荡然无存,我呆若木鸡,脑子里在飞速地旋转。一句“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突然在耳畔响起,我好像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另外,他嘴角边一抹难以捉摸的笑容令我迟疑——我不能分辨那是友善的笑还是诡秘的笑。我甚至不敢想象从我的手与他的手握紧的那一刻起,别人会怎样看我们,那些“精明”的人会怎样“小题大做”地宣扬与夸大这一简单的动作。③

为了“声誉”和“形象”,我决定不握手;可我又担心这样也许会伤害彼此那纯真的感情和心灵。那一刻,我的脑子里一片混乱,心口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我竟然觉得那么漫长。直到他把擎着的手放下,我才如释重负地松弛了下来。我面带愧疚地向他笑了笑,然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笑,我不得而知。“握手”这样一个表示友好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怎么被我弄得如此复杂?是我防人之心太重,还是我受积习影响太深?我怎么能制造出那么多潜台词!④

外面的雨还在下,我却渐渐清醒了:我是自私的,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伤害了另一个人。⑤

君子坦荡荡,握握手又有何妨?⑥


升格点

①交代事情的起因,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环境描写,引出了冲突,让场面骤然紧张。

②对男同学的语言、动作描写形象生动,使读者感受真切。

③心理描写丰富,情节起伏有致。

④大量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内心的矛盾,表现出青春期学生的丰富情感。

⑤环境描写,看似冲突得到了缓和,实则达到了高潮,巧妙地点明文章主旨。

⑥结尾的反问,更是对灵魂的叩问,振聋发聩。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