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终极押题:“鲜衣怒马少年时”

2025-05-01 14:25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24人

终极押题:“鲜衣怒马少年时”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岳飞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梁启超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歌词《少年》

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少年如你,站在成长的路口,立于集体之中,踏入社会实践……无论身处何处都有你率性而行,无所畏惧的身影。

请你以“鲜衣怒马少年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分析维度

具体内容

题目内涵剖析

“鲜衣怒马少年时”描绘出青春活力的场景:
“鲜衣”象征少年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展现朝气与蓬勃。“怒马”代表少年的意气风发、勇往直前。“少年时”明确写作主体与时间范畴,展现少年风采与经历。传达出少年时期应有的张扬、积极向上,勇敢追梦、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立意方向探讨

1. 梦想追逐类:少年怀揣梦想并努力奋斗,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无畏勇气。
示例:少年立志成为画家,克服艰辛,展现朝气与坚持。2. 社会责任类:少年在集体、社会中承担责任,发光发热。示例:少年组织校园环保行动,体现担当责任的精神。3. 自我成长突破类:少年突破自我、实现蜕变。示例:少年克服内向,勇敢演讲,变得开朗自信。

文体选择分析

记叙文适合展现“鲜衣怒马少年时”主题:
通过具体事件叙述展现少年形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展现性格特点与精神风貌。合理安排情节起承转合,增加故事吸引力。

题目内涵剖析

立意方向探讨

“鲜衣怒马少年时” 描绘出一幅极具画面感且充满青春活力的场景。“鲜衣” 象征着少年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身着鲜艳衣物,展现出少年的朝气与蓬勃,寓意着少年的形象光彩照人;“怒马” 则代表着少年的意气风发、勇往直前,马在奔跑时充满力量,如同少年在成长道路上无畏无惧、奋勇向前的精神。“少年时” 明确了写作主体与时间范畴,强调围绕少年时期展开故事,展现少年独特的风采与经历。整个题目传达出少年时期应有的张扬、积极向上,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勇敢追求梦想、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为记叙文创作奠定了积极昂扬的基调。

梦想追逐类:以少年怀揣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为核心,讲述少年如何在面对学业压力、他人质疑等困难时,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像岳飞所说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一般,在青春时光里努力践行梦想。例如,少年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尽管学习绘画的道路充满艰辛,要面临大量时间的投入、绘画技巧提升的瓶颈,以及来自父母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担忧,但少年依旧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绘画培训,不断练习,在各种绘画比赛中积累经验,展现出少年在逐梦道路上的朝气与坚持。

社会责任类:结合梁启超所言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讲述少年在集体、社会中承担责任,发光发热的故事。比如,在校园环保行动中,少年积极组织同学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面对部分同学的不理解、活动组织过程中的繁琐事务(如宣传资料的制作、与学校沟通协调场地等),少年没有退缩,凭借自身的热情和组织能力,成功让更多同学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体现少年在集体中挺身而出、担当责任的精神。

自我成长突破类:聚焦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突破自我、实现蜕变的经历。少年原本性格内向,在一次班级演讲活动中,尽管内心充满恐惧,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勇敢地站在讲台上,克服紧张情绪,完成了演讲,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与认可。从此,少年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不断挑战自我,展现出少年在成长道路上勇于突破舒适区,塑造全新自我的勇气,如同歌词《少年》中所唱 “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文体选择分析

记叙文注重故事性与情节性,适合展现 “鲜衣怒马少年时” 这一主题。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事件的叙述,如一次难忘的比赛、一次公益活动、一段个人成长的经历等,将少年的形象刻画得丰满立体。运用细节描写,如少年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生动展现少年的性格特点与精神风貌。同时,合理安排情节的起承转合,设置一些波折与冲突,增加故事的吸引力,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少年在特定情境下的 “鲜衣怒马” 之态。

鲜衣怒马少年时

我们要做永远鲜衣怒马的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碰了南墙也不回头。如果年岁是一条河流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不肯过江东的少年英雄。

这一年,我们从小学楼搬到操场的这一边,步入十四岁前的最后一个战场,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战士,期待着“顽强拼搏”、“慷慨赴死”、“背水一战”,却又贪图享乐、谈笑风生、敷衍度日。

直到我们遇到真正的战士。

在这个阳光充沛的,被绿意轻轻揉搓成茧的夏天,他们仿佛全身都充满了电,身穿着规整的迷彩服,嘴里的口令干脆又宏亮。伴随着“一二一”和“跑步走”的声音,我们的背慢慢挺拔,向右看齐的眼神也变得坚毅而有力——我们学着如何去做一名驰骋“沙场”的战士。

第一个军训日,白天是会操训练,几个简单的口令在教官的严格要求与精益求精下也显得有点繁琐。接近四十度的高温,大家的汗水在脸上和身上密密的压着,顺着胳膊上的肌肉弧线掉到地上。打完报告以后胡乱地抹了一把,脸上是晕掉的防晒霜,这样的狼狈一面,也丝毫不影响休息时唱军歌的轻松心情——“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战歌召唤在前方。”所有人都争着要盖过其他班的声音,不成调的歌吼声在校园里此起彼伏,回声飘荡。

夜晚,我们并肩在红色塑胶跑道上跑步,灯光微弱,路有些黑,天空中冒出大大小小的星星。神话故事里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颗星星。我们头顶的这一片星空,安静地闪烁着,就像永远不担心会坠落。其中一颗属于我,加上除此之外的每一颗,组成了这片美丽星空下呐喊着口号的我们。

军训第二天,不像周历上含糊的一句“按军训日程安排”那样简单。十五公里拉练,听着就让人想要退却。然而真正的战士,就是要知难而进,越挫越勇;就是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日清晨我们便整装待发,一条队伍浩浩荡荡,站在队伍中无论向前还是向后望都看不到头尾,像是要走出红军长征的气魄来。队伍行进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太阳已悠悠地爬到天空的东方,阳光洒下来很刺眼,像是挑衅,但于我们更像是激励!走在那样的乡间小路上,视野里全是深深浅浅的绿,它们恰到好处地交融在一起:正当花期的夏荷、司空见惯的香樟、路边的灌木、砖块上的苔藓,所有的绿像是在瞬间有了生命一般,不怀好意地流动起来。

有人落在了队伍的尾巴,有人一瘸一拐勉强撑着,有人意识恍惚仿佛下一秒就要昏倒,但大家都不愿意离队。为什么?大概是因为,队伍前端有人高举着红旗,有人唱着歌,有人在身旁扶着,还有教官用浑厚的声音喊着:“坚持,胜利在望。”然后瘦小的身子就咬着牙,再一声不吭的走下去,她的影子在那时候高大起来,遮住这炎炎烈日,牵着所有人再向前进。

“坚持!就是胜利!”

除了还剩一公里的毅行,还有没背完的近代史,总是错的几何题,写不出的议论文,还有别的,还有更多。但是,坚持!就是胜利!因为我们都是鲜衣怒马的少年,有年少轻狂志得意满的纵马好时光。在十八岁之前,我们要当一次真正的战士,哪怕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终于有一天还是选择了渡河,至少也曾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展露热血,无所畏惧。

在年岁的河流前,我们都曾是少年。

例文讲评

主题鲜明且深刻:文章以 “鲜衣怒马少年时” 为核心,通过描绘军训中的种种经历,如会操训练、夜晚跑步、十五公里拉练等,生动展现了少年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坚持与热血,深刻诠释了少年应有的无畏精神和蓬勃朝气,紧扣主题且将其内涵挖掘得较为深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少年在成长道路上的独特风采。

结构清晰合理: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点明少年应有的 “鲜衣怒马” 姿态,引出军训这一经历;中间详细叙述军训过程中的不同场景,从白天会操训练到夜晚跑步,再到第二天的十五公里拉练,情节层层递进,使读者逐步感受到少年在军训中的成长与蜕变;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少年要在十八岁前做真正的战士,即便碰壁也应展现热血,回扣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连贯。

内容丰富具体:对军训场景的描写细致入微,极具画面感。如描写会操训练时,“接近四十度的高温,大家的汗水在脸上和身上密密的压着,顺着胳膊上的肌肉弧线掉到地上”,生动展现了训练的艰苦环境;写夜晚跑步,“灯光微弱,路有些黑,天空中冒出大大小小的星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在十五公里拉练的叙述中,不仅描绘了队伍的浩浩荡荡,还刻画了同学们在困难面前的坚持,如 “有人落在了队伍的尾巴,有人一瘸一拐勉强撑着,有人意识恍惚仿佛下一秒就要昏倒,但大家都不愿意离队”,丰富了文章内容,有力地突出了少年的坚韧品质。

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被绿意轻轻揉搓成茧的夏天”,将夏天的绿意比作茧,赋予绿意以动态,生动展现出夏天绿意的浓郁与包裹感;“所有的绿像是在瞬间有了生命一般,不怀好意地流动起来”,运用拟人手法,让绿色充满活力,使画面更具张力。此外,文中还巧妙引用歌词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战歌召唤在前方”,增添了文章的氛围感和青春气息。

情感真挚充沛: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对军训的热情、对成长的渴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情感表达自然而强烈,能让读者真切体会到少年在军训中的成长感悟,引发共鸣,尤其是结尾处对少年热血的呼喊,更将情感推向高潮。

不过,文章在部分情节的深度拓展上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在描述同学们坚持拉练的情节时,若能进一步挖掘大家内心的想法,或是增加一些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的具体话语和感人细节,会使少年的精神品质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阐述少年面对其他困难(如没背完的近代史、几何题等)时,可适当展开描写,让主题的延伸更加自然、充实。

乡村振兴中的少年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不少少年积极投身其中。一些大学生利用假期回到家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家乡发展特色农业。例如,有少年学习农业科技专业,回到农村后,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农作物,引入新的种植技术和品种,帮助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他们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这些少年如同新生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正可谓 “鲜衣怒马少年时”,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用知识和热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展现出当代少年的担当与作为。

科技创新领域的少年风采:

在当下科技创新热潮中,许多少年在科技领域崭露头角。如在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少年凭借对科技的热爱和钻研精神,发明创造出实用的科技产品。有的少年针对校园资源浪费问题,发明了智能节能设备,能根据教室的人员情况自动调节灯光、空调等设备的开关,有效节约能源。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怕失败,不断尝试,像一群勇敢的探索者,展现出少年在新时代追求科技进步、勇于创新的无畏姿态,正契合 “鲜衣怒马少年时” 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精神。

志愿服务中的少年担当:

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少年们的身影无处不在。每逢重大活动,如城市马拉松比赛,众多少年志愿者参与其中。他们负责赛事引导、补给站服务、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在炎炎烈日下,少年们始终坚守岗位,耐心为参赛者提供帮助,用热情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在志愿服务中展现出少年的朝气与担当,恰似 “鲜衣怒马” 的少年,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留下温暖而有力的足迹。

名人名言素材: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王贞白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5.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6.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7.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 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0.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2.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3.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5.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