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作文指导:《点亮作文结尾,升华过年情思》教学设计

2025-11-17 19:5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人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点亮作文结尾,升华过年情思

课型

一轮复习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段

初中

版本章节

部编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AI辅助范例拆解、智能素材推荐、实战创作,掌握抒情、哲理、展望三种结尾升华方法,能运用至少一种方法完成过年主题作文结尾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AI诊学—方法探究—协作创作—智能互评”的创新活动,形成“场景提炼—情感/道理/展望”的写作思维,提升文字表达深度与AI工具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AI还原年味场景、回忆创作,深化对过年亲情与文化的认知,学会用文字与技术结合传递真挚情思。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借助AI工具理解三种升华方法的核心逻辑,能结合过年经历完成结尾创作。

2. 难点:在教师引导与AI辅助下,实现从“事件描述”到“情感/哲理/展望”的自然衔接,避免升华生硬。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过年生活体验和基础写作能力,能完成简单的场景描述,但在作文结尾升华方面存在短板,常出现情感表达浅层化、场景与主题衔接生硬等问题。学生对AI工具兴趣浓厚,具备基础操作能力,适合通过“AI赋能+思维引导”的方式,突破写作思维瓶颈,提升结尾创作的深度与感染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调试AI互动白板、AI写作助手等工具;制作包含年味场景素材、优秀结尾范例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记忆卡”“创作思路卡”等任务单;准备展示墙、彩色便利贴及分组标识。

2. 学生准备:提前回忆印象深刻的过年场景,记录关键细节;预习AI写作助手的基础操作;携带个人作文草稿。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创新设计(含AI应用)

任务一:AI溯源·唤醒年味记忆

1. 学生活动:打开AI互动白板,输入自己印象最深的过年关键词(如“年夜饭”“红包”),AI实时生成动态场景影像与感官描述素材;学生结合AI生成内容,用“一个细节+一种感受”的句式记录在“记忆卡”上,与同桌分享。

2. 思维引导:教师提问:“AI还原的场景中,哪个细节让你产生共鸣?这份感受背后藏着怎样的情感?如何让这份情感在结尾更打动人?”

3. 揭示主题:板书课题“点亮作文结尾,升华过年情思”,明确核心任务。

借助年味场景激活学生记忆,搭建“细节一感受”的思维起点,为后续创作铺垫情感基础。

1.用AI互动白板生成动态年味场景,直观唤醒学生感官体验;

2.AI根据关键词推送个性化素材.帮助学生精准捕捉记忆细节。

任务二:AI解码·搭建思维支架

1. 学生活动:分组使用AI写作助手,输入“过年主题作文结尾”,获取抒情、哲理、展望三类优秀范例;自主研读5分钟后,小组讨论:“AI推荐的范例是如何从场景升华的?运用了哪些技巧?” 每组梳理1条核心发现。

2. 思维引导:教师借助AI生成的思维路径图,递进提问:“抒情升华中AI用了哪些修辞?哲理升华的道理从生活现象中如何提炼?” 引导学生提炼方法要点,板书思维路径:具体场景 → 情感放大/道理提炼/未来联想 → 主题升华。

3. 学生活动:在AI写作助手的“个性化笔记”功能中,补充自己理解的技巧要点,完成知识梳理。

通过范例拆解搭建思维支架,让学生理解升华方法的核心逻辑,形成“场景一升华”的思维链条。

  1. AI写作助手精准推送适配范例,降低学生探究难度;

  2. 用AI生成思维路径图,可视化呈现升华逻辑;

  3. AI“个性化笔记”功能助力学生梳理知识,实现精准记忆。

任务三:AI助力·匠心初练创作

1. 学生活动:结合“记忆卡”的过年片段,在AI写作助手输入场景细节与想要的升华类型(如“抒情升华”),获取素材推荐与句式参考;运用推荐内容,为《那个烟火氤氲的除夕夜》补写结尾,时间8分钟;完成后提交AI进行初评,获取修改建议。

2. 思维引导:教师巡视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问:“AI推荐的素材中,哪个能呼应你的场景细节?如何将AI建议转化为自己的表达,让情感更真挚?” 引导从细节切入完成升华。

通过实战创作巩固方法借助互评与教师引导,及时优化表达,突破“衔接生硬”的难点。

  1. AI根据学生场景与需求精准推送素材和句式降低创作门槛;

2.AI实时初评并提供修改建议实现个性化反馈,提升练习效率。

任务四:协作共创·碰撞创意火花

1. 学生活动:每组抽取1个主题(“红包里的爱”“年夜饭的香”“烟花下的愿”),合作运用AI工具完成创意结尾(可让AI模拟“虚拟论敌”提出优化建议),时间6分钟;完成后贴在“创作展示墙”,派代表解读创作思路与AI运用过程。

2. 思维引导:教师提示:“AI提出的修改建议是否合理?如何结合小组想法优化,让结尾既符合逻辑又有个性?” 引导深度创作。

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创意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方法的运用,提升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

  1. AI模拟“虚拟论敌”从不同角度提出优化建议:拓宽学生思维视野;

2.借助 AI辅助小组快速整合思路,提升协作创作效率。

任务五:AI互评·升格定格精彩

1. 学生活动:将展示墙的结尾拍照上传AI写作助手,获取多维度评价(如“衔接流畅度”“情感饱满度”);全班参考AI评价与自身感受,用便利贴写下点赞或优化建议;邀请2名学生分享结尾及AI修改前后的对比。

2. 思维引导:教师总结:“AI是很好的辅助工具,但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思考才是文字的灵魂。大家要学会合理运用AI,让技术为表达赋能。”

3. 课堂小结:学生齐诵“场景抓细节,情感深提炼,哲理藏生活,展望寄深情,AI来助力,结尾更出彩”的创作口诀,巩固所学。

通过多元评价实现作品升格,让学生清晰看到自身不足,强化“情感真挚、表达自然”的创作理念。

  1. AI多维度评价结尾质量,提供客观数据支撑,弥补人工评价的局限性;

2.学生对比AI修改前后的作品,直观感受优化方向,深化对创作技巧的理解。

作业设计

从《除夕旧影,藏在记忆里的年味》《春节里,藏着我的____》中任选一题,完成完整作文,用AI写作助手进行结尾优化,填写“创作思路卡”说明升华方法与AI运用过程。

提示:理性看待AI建议,保留个人独特表达,让结尾更具感染力。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核心方法思维路径AI赋能点抒情升华(暖) 例:灯火→亲情场景细节 → 情感放大(修辞辅助)素材推荐、修辞提示哲理升华(深) 例:团圆→幸福生活现象 → 道理提炼(疑问+结论)逻辑分析、观点完善展望升华(远) 例:年味→成长当下体验 → 未来联想(个人→集体)

创作口诀:场景抓细节,情感深提炼,哲理藏生活,展望寄深情,AI来助力,结尾更出彩。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AI工具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学生结尾表达浅层化的问题,多数学生能掌握三种升华方法并合理运用AI辅助创作。AI的动态场景生成、素材推荐与实时评价功能,既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提升了教学效率。但部分学生存在过度依赖AI表达的情况,缺乏个性化思考。后续需加强“AI建议转化”的专项指导,引导学生以文本为核心、以思维为导向,让技术真正服务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避免流于形式。同时可优化AI任务设计,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工具辅助下实现思维进阶。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