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阶写作指导:巧用 “物视角” 叙事,打造高分成长类作文

2025-09-15 13:3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人

在中考作文中,成长类主题常年占据核心地位。回顾 2025 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真题(如下表),无论是探讨成长姿态、探索精神,还是聚焦行动勇气、取舍智慧,本质上都围绕 “成长” 展开。对于这类高频考题,如何跳出 “我经历了 XX” 的常规叙事框架,写出思辨性、新颖度与时代感,成为斩获高分的关键。本文教你一个新的写作技巧-转换视角。接下来咱们将重点拆解 “物视角” 叙事技巧,通过具体案例、范文分析与实操练习,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高阶写作方法。

一、2025 年全国中考作文真题概览

序号

地区

作文题目

核心主题指向

1

北京市 ()

这样生活更健康

生活方式、成长习惯

2

北京市 ()

一堂科学课

探索精神、认知成长

3

上海市

相互成全

人际关系、共同成长

4

浙江省

1. 眺望与凝思;2. 远近起伏都是歌;3. 宇宙深处的那束光

理想追求、成长感悟、信念

5

安徽省

成长的不同姿态

成长过程、自我认知

6

福建省

未来总是甜的

乐观心态、成长期待

7

江西省

我也是一张 "中国名片"

自我价值、责任担当

8

天津市

舍与得

选择智慧、成长取舍

9

河北省

下雨与成长

挫折与成长、感悟生活

10

河南省

我看到了你 (/ ) _____

观察与理解、他人影响成长

11

山西省

被点亮的记忆 / 幸福的模样

成长回忆、幸福感知

12

湖南省

不一定站在山顶,才能被别人看见

平凡价值、自我认可

13

长沙市

我不后悔

成长选择、坚定态度

14

湖北省

的觉醒 / 觉醒需要

自我觉醒、成长蜕变

15

武汉市

试一试,方能获得真知

实践精神、探索成长

16

重庆市

天空的解读 / 心怀热爱,奔赴未来

理想信念、热爱与成长

17

成都市

艾青诗句解读

文学感悟、精神成长

18

济南市

有时候敢于做比准备好更重要

行动勇气、成长突破

19

深圳市

而今才识到_____的滋味 (担当、尊重、学习、追求)

成长体验、自我认知

20

广州市

我与我们

个体与集体、共同成长

21

内蒙古

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动

坚持目标、专注成长

22

广西

走,到田野去

亲近自然、成长体验

23

陕西省

收集自己的美

自我发现、自信成长

24

云南省

这是一个好问题 / _____的时刻

探索精神、成长意义

25

贵州省

帮助

善意传递、成长中的互助

26

青海省

那次触动心灵的旅行

旅行感悟、成长启迪

27

宁夏

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人和事

他人影响、成长印记

28

海南省

运动与健康 / 假如我是_____

健康成长、角色认知

29

南京市

对你语文学习影响最深的人 / 练字是否有用

学习成长、习惯培养

30

山东省

挺起胸膛

自信担当、成长姿态

从真题可见,成长文的核心要求是 “以小见大”—— 通过具体经历或感悟,折射成长中的认知变化、精神提升。但多数同学易陷入 “平铺直叙” 的误区,比如写 “同学情”,只会写 “我和小明互相帮助,我们的友谊越来越深”,缺乏新意与感染力。此时,“物视角” 叙事便是破局关键。

二、什么是 “物视角” 叙事?

“物视角” 叙事,即以非人类的 “物品” 或 “自然事物” 为第一人称,让 “物” 成为故事的观察者、记录者甚至参与者。通过赋予 “物” 人的情感、思想与视角,打破 “以我为中心” 的常规写法,让文章更具新鲜感、画面感与共情力。

示例对比:常规视角 vs 物视角(以 “同学情” 为例)

视角类型

写作片段

优点 / 不足

常规视角

我和小明是好朋友,每次打篮球都会互相配合。有一次我的鞋带断了,他还帮我系上,我特别感动。

真实但平淡,缺乏细节与画面感,难以让读者 身临其境

物视角

我是一双白色的篮球鞋,鞋帮上还沾着上周球场的泥土。每天下午,我的主人都会和那个穿蓝色球鞋的男孩一起奔跑 —— 我们曾为争抢同一个篮板撞得鞋尖发疼,也曾在他弯腰帮我系紧断了的鞋带时,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那根交叉的鞋带,像一道结,把两个少年的友谊悄悄系在了一起。

篮球鞋为观察者,用 鞋尖发疼”“掌心温度等细节传递情感,生动且有新意,能快速吸引读者注意力。

三、“物视角” 实战应用:以 2025 年广东中考作文题为例

结合陶行知三句话,写感受,题目自拟

(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2)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

是创造之人。

(3)在艰难困苦中不动摇而向前创造,方为可贵。

请你根据陶行知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与思考,或叙述经历(学习、运动、科创、劳动)或讲述道理,写一篇文章。

1. 材料解析与核心立意

陶行知的三句话分别指向三个核心主题,可单独立意,也可组合立意:

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立意:自力更生、独立成长

2“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立意:日常中的创造、平凡中的突破

3“在艰难困苦中不动摇而向前创造,方为可贵”→ 立意:逆境中的坚持、挫折中的创造

2025 年广东省中考作文为材料作文,核心是对陶行知三句话的理解与思考,先明确材料核心立意,再用 “物视角” 重构叙事。

常规写法多会选择 “我学习某项技能(如烘焙、编程),从依赖他人到独立完成,最终成功” 这类素材,容易与其他考生撞车。而用 “物视角”,能让 “创造”“坚持” 等主题更具象、更动人。

2. 范文赏析:《平凡的创造者》(银杏视角)

我是一棵不起眼的银杏树。

在一座普通的公园里,盛放的牡丹常引来游客们驻足赞叹,苍劲的迎客松亦收获无数瞩目。而我,只是一道沉默的影子,静立在黯然的拐角。

看着他们收获的掌声,一丝羡慕悄然滑过心头。而我,只能竭尽所能倾注于脚下的这片土地,沉默地向下扎根,执着地向上生长。既然命运将我安放于此,这里便是我全部创造的起点,是生命赋予我的唯一舞台。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