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06:古诗词鉴赏之典故(教师版)

2025-04-30 07:2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31人

典故溯源,就是对古诗词中运用的典故进行解释,说明其来源,分析其作用。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中运用了什么典故”“这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句中某典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等。

考点一 认识典故    

古人写诗词,为了使语言更简洁含蓄,内容更富于表现力,常常运用典故来增强表达效果。典故溯源,既能考查我们对文史知识的积累,也能考查我们对诗歌语言特点的了解,还能考查在课内诗词学习时有没有养成踏实认真的习惯,可谓一石多鸟。解答这一类题目,了解所用典故的本意是基础。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吟

白居易

人生变改故无穷,昔是朝官今野翁。

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

无情水任方圆器,不系舟随去住风。

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戏书吴江,二贤画像首(之一)

苏轼

浮世功劳食与眠,

季鹰真得水中仙。

不须更说知机早,

直为鲈鱼也自贤。

【问题】这两首诗都用了什么典故?

【答案】都运用了张翰鲈鱼莼菜之思(或:思念家乡菜),这一典故。(意思相近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白诗“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作者化用西晋张翰的典故,希望归隐林泉、静赏烟霞,等到春暖花开、姹紫嫣红之时,更要游访江东美景,与故人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苏轼的这首诗中,将鲈鱼称为“水中仙”,认为即使张翰长季鹰,不识破先机借鲈鱼全身而退避免了杀身之祸,只为鲈鱼这一人间佳品, 也可以成为为后世纪 念的一代“贤人”。诗人感同身受,颇为张翰的高风亮节文人雅趣钦佩不已。

鲈鱼莼菜的典故源于西晋时期文学家张翰的故事。张翰,字季鹰,是吴郡人,他在洛阳担任官职期间,因为秋风起,思念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因此决定弃官归乡。这个故事反映了张翰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以及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后来“莼鲈之思”成为了思乡和归隐的代名词,在中国文学中经常被提及,体现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据此,两首诗都运用了张翰鲈鱼莼菜之思这一典故。

考点二 :解释典故

典故与诗人的思想情感巧妙融合,可以使作品言简意丰、生动典雅。运用典故的目的,不外乎作者的自比、反比和类比。读懂作者观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诗歌要表达的主旨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才能体会出用典的妙处。

【例题剖析】

【例12024·云南楚雄·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题】本诗画线句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都选用“燕然”的地名典故,其在诗句中的含义有何不同?

【答案】本诗中,“燕然”是“都护”作战的地点,写出战争的残酷和“都护”的艰辛。《渔家傲》中,词人用“燕然”典故,交代不能归家的原因。两诗都抒发作者对守边将士的赞叹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典故的作用。

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地刻石记功。结合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意思是: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这里的燕然都护作战的地点,此时的都护亲自上战场参与作战,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都护的艰辛,也表达了作者对都护保家卫国的赞美之情。《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借燕然未勒交代不能归家的原因,同时表明功业未成之遗憾,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守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赞美之情。

考点三 :分析典故

典故的表达效果,这时先要区分这个典故的意义、情感指向,是客观的描述物态,还是主观的抒发情志。如果是前者,其作用是使物态描绘得更生动、逼真、奇异,增添了内容的神奇色彩。如果是后者,其作用主要是使情感抒发得更婉曲、含蓄、深沉等。    

【例题剖析】

【例12024·北京延庆·一模)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问题】辛弃疾词作多用典故。请你找出本首词中的一个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答案示例一:“八百里”是良牛名,作者用“八百里”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分食牛肉的场景,表现将士们的豪迈之气。

答案示例二:“五十弦”指素女鼓五十弦的瑟,作者用此典故写出了军乐的激越昂扬,表现出将士们的豪气冲天,烘托豪迈热烈的气氛。

答案示例三:“的卢”指刘备的坐骑(宝马),写出骏马在战场上飞奔速度之快,衬托了将士们杀敌的英勇无畏。

【解析】本题考查用典。

八百里:良牛名,这里泛指酒食。联系“八百里分麾下炙”可知,作者用“八百里”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分吃牛肉的场景。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表现了将士们的豪迈之情。

五十弦:古代的一种瑟有五十弦,这里的“五十弦”,代指各种军乐器。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将士们的豪气,激昂的音乐烘托了豪迈热烈的气氛。

的卢:古代一种烈性的快马。三国时代,有这样的故事:刘备带兵驻扎在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刘表不信任他,曾请他赴宴,想在宴会上捉拿他。刘备发觉这个阴谋后,便从宴会上逃出。蔡瑁去追赶他,当时他所乘的马名叫的卢。在他骑马渡襄阳城西檀溪水时,的卢溺在水中,走不出来。刘备非常着急地说:“的卢,今天有生命危险呵,应当努力!”于是,的卢马一跃三丈,渡过溪水,转危为安。“马作的卢”,是说战士所骑的马,都象的卢马一样好,衬托了将士们杀敌的英勇无畏。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