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义词辨析方法
1.辨析搭配对象。
有时,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不同,或者范围差异很大。如“擅长”的内容往往比较专业,“善于”的内容就比较宽泛。
2.去除同类项,就区别项组词区分。
有时,两个近义词具有相同的语素,如“遏止”和“遏制”。这时就可 以将相同的语素“遏”去掉,将剩下的语素组词,前者可组词“停止”,后者可组词“控制”。通过组词加以区分,对于大多数拥有相同语素的近义词都是相当有效的辨析手段。
3.寻找关键词中的反义词。
有些近义词,如“真谛”和“精髓”,一个强调的是“真”,一个强调的是“精”,这时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即一个探讨的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粗精问题。讨论的问题不一样,运用的语言环境自然也不一样。
4.将二字词变成四字词。
如“钟情”“包罗”这样的词语,将其扩展为四字词时反而容易看穿其本来面目。“一见钟情”仅指爱情,“包罗万象”则明示了“包罗”的范围之广。
5.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辨析。
如“激动”比“感动”的词义程度重。
6.从词义的侧重点上辨析。
如“诡辩”侧重“诡”,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侧重“狡”,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7.从词义的范围上辨析。
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8.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爱护”是褒义词,“袒护”是贬义词。
9.从词语的语体色彩上辨析。
如“祖父”用于书面语,“爷爷”用于口头语。
10.从语法功能上辨析。
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
和定语。
11.从词语的习惯搭配上辨析。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习惯,不能任意组合。如“发扬”的习惯搭配有:优良作风、传统、精神、民主。“发挥”的习惯搭配有:作用、威力、(积极)创造性。“改进”的习惯搭配有: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的习惯搭配有:生活、条件、关系。
二、成语误用类型
1.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还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而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如: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误用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 “不能使人满意”,其实它的意思是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2.对象错位
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范围而乱用,很容易造成 “牛头不对马嘴” 的后果。
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此处用于 “人”,犯了对象错位的错误。)
首先,要明确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其次,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明确分句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分句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3.褒贬误用
有些成语是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与语境色彩是否相融。
如: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是褒义词。
而例句中的“歹徒”“一生恶贯满盈”显然不能用“死得其所”,可以改为“死有余辜”。)
4.搭配不当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假如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比如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或本身不能带宾语等等。
如:他耳濡目染了叙利亚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此处“耳濡目染”不能修饰“骚乱和动荡”,属于动宾搭配不当,可以改为“耳闻目睹”。)
5.不明语素
运用成语时,因为不明白某语素的意义而造成曲解成语。
如: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噤若寒蝉”的“噤”作“闭口不作声”讲,该成语表示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形容不敢作声。它和寒冷没有关系。)
6.前后矛盾
在成语运用中,成语自身意义尽管准确,但它有时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义不一致,因而造成前后矛盾。
如: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与后文的“勇挑重担”语义矛盾。)
7.重复累赘
运用成语时,由于不明白其真正的含义,其已含的意思在句中又进行了部分阐述而造成了语义重复。
如:这个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与后文的“笑起来”语义重复。)
8.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要注意与句中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情合理。
如: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特喜欢同他聊天。(强聒不舍: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与“老王为人热情”的语境不符。)
9.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中就会产生错误。
如: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你如果遇到困难我定会鼎力相助!(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多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用在此处,犯了谦敬颠倒的错误。)
10.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错误。
如: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日理万机:每天处理大量要务,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这个成语词义较重,用在“李老师”身上,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首先,要明确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其次,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明确分句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分句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注】要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是固定搭配,不可随意改换。常用关联词语搭配见语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