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024-04-25 12:34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91人

一、中考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8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别并理解其作用。

二、知识梳理: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比作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运用比喻能够在叙述或描写时更加生动形象;在议论时能够使比较复杂或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

<1>明喻(甲像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

非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表示比较)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表示推测揣度)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表示列举)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表示想象)

2、拟人:

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描写,赋予它以人的动作、情态、思想感情。

作用:把事物人格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夸张一般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作用:夸张有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等作用。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扩大夸张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深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浅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超前夸张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举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注意: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4、排比:

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排列起来,以强调表达力和语势的修辞方法。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作用:对偶可以使语言形式整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

是根据表达需要,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反复。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增强节奏感或感染力。

[举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接连反复:当中没有其他语句相隔,相同的语句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相同的语句隔离开来反复出现,当中插入其他语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居十日,扁鹊复见。

7、设问:

设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修辞方法。

作用: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举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8、反问:

反问是无疑而问,只问不答,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通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作用: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举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三、辨析:

1、比喻句与非比喻句

如:A、石拱桥的桥洞象虹。B、小李象过去那样尊敬老师。C、他象要发火了。D、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辨析:A、D是比喻句。比喻句中的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即以他物比此物。B句只是一种事物的前后比较,C句则是表示对一种事物的一种推测。

2、比喻与拟人

如: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辨析:A比喻B拟人,比喻重在“喻”,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重在“拟”,拟体(人)在句中不出现。

3、设问与反问

辨析:相同点—无疑而故问,结论是明确的。

不同点—反问是只问不答,寓答于问,设问是又问又答。

4、对偶与排比

辨析:对偶是两句字数相等的分句,排比最少必须是三句以上。

5、排比与反复

辨析:排比是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几个短语或句子,反复是同一内容的词或句连续出现或间隔出现。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