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题型之段落能否删去

2025-04-30 07:4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64人

段落能否删去

x段能否删除

①(一般情况)不能。

②概括该段说明内容(第x段介绍了……)。

③对……内容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说明了事物……特点;结构上起……作用;说明顺序上属于……顺序。

④如果删去,就没有这种作用(不符合逻辑顺序),所以不能删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刘先觉

①中国古典建筑一般是由木结构组成的,外观上明显地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个部分,其中屋顶通常是最引人注目的重点。台基、屋身、屋顶的完美结合,呈现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之美。

②台基位于建筑物底部,既起防潮作用,又有衬托效果。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几层台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例如,天坛祈年殿就有三层台基,总高达6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衬托着上部以蓝绿色调为主的殿宇,使之更显壮丽恢弘

③屋身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主体部分。一般为木结构梁架组成,木质结构通常由榫卯连结,榫卯结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从而保证房屋的坚固。外墙与隔墙只不过是起图护作用,因此中国俗语中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因为承重构件是木柱和梁架,而不是墙,这和现代结构中的框架原理颇为相似。建筑正面所排列的柱子形成一些“开间”,两侧的柱子排列则组成了建筑的“进深”,它的大小与数量根据正面开间来定。开间通常是单数,而进深为双数。艺术上为了强调中轴线与中心部位,中间的开间往往较两侧略宽,从而使单调的开间排列显出细微的变化。柱身与柱础也通过油漆与雕刻加以修饰,使建筑更加精致与美观。

④大型古典建筑柱顶上通常有“斗拱”,这些斗拱都是由一块块木构件组合而成,目的是为了支撑硕大的房檐,起着内外平衡、上下连接的作用。这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特有的部分。

⑤屋顶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平顶、悬山顶、拱顶、庑殿顶、歇山顶、重檐顶等十几种。这些屋顶的基本形式又可组合成复杂多变的屋顶组合形体,显示中国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

⑥古典建筑屋顶的屋面一般都做有明显的曲线。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微微地向两侧升高,屋角部分明显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使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上升到一个高峰。屋顶的形式与瓦的色彩在封建社会中也有等级的区分,其中黄色最为高贵,重檐庑殿顶则是最高级别。屋顶上部一般都设有正脊,脊的端部大多做有脊兽或其他装饰。因此,古典建筑的屋顶不仅在艺术上没有沉重庞大的感觉,而且还成为表现建筑艺术的重要部位。你如果登上北京的景山,从北向南俯瞰故宫全景,那些高低起伏的黄色琉璃瓦屋顶组合,真会使你如入仙境。

⑦江南与华南一带私家古典建筑的屋顶,风格与北方官式古典建筑大有区别,它们不像北方那样严谨庄重,而是比较轻巧精致、色调淡雅。粉墙黛瓦,翘角飞檐,分外灵动与秀丽。

(节选自《建筑艺术的语言》,有改动)

8.第段画线部分有什么作用? 

9.第段中加点词语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10.阅读第段,说说屋项的艺术表现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11.同学们研读全文后,对第段是否需要删去意见不一。请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案】8.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几层台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9.不能删去。通常是指一股情况下,木质结构由榫卯连结,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不符合客观事实。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10形式多种多样,显示中国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屋顶的形式与瓦的色彩在封建社会中有等级的区分。南北古典建筑的屋顶风格各异,或严谨庄重,或灵动秀丽。    11.示例一:不能去掉。斗拱连接屋身和屋顶,起着内外平衡的作用,此段在结构上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飞机失事为什么一定要找到黑匣子

①黑匣子是电子飞行记录仪的俗称,可以记录、存储飞机飞行数据及语音信息,但黑匣子并非黑色,而是醒目的明黄或橘红色,这是为了让人们更容易在搜寻时发现。

②人们为了确保黑匣子的安全,专门为它设计了具有防撞击挤压、耐高温、抗腐蚀、防水等多个保护层构成的坚固外壳,且将其安装在空难事故中保存相对完整的飞机尾翼翼根。

③现代商用飞机上一般安装两个黑匣子,分别是驾驶舱语音记录器飞行数据记录器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用来记录驾驶舱和座舱的飞行员、飞行员之间及座舱内乘客的讲话录音及各种可听到的声响,可以保留停止记录前120分钟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飞行数据记录器则记录飞行参数,如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加速情况以及磁角等飞行数据,记录的时间范围至少是断电前最后25小时。

④黑匣子不仅记录了飞机的状态,还记录了飞行员的操作动作,不管飞机自身原因还是人为操作不当,都可以从黑匣子的数据中找出端倪。而且黑匣子的数据可以具体到某一时刻、某一系统、某一变量,精确到某一数值和某一突变的数据,并可以反复重演,能够客观地还原飞机整个飞行过程,供事故调查分析。当失事飞机的黑匣子被找到之后,就开始了数据解码工作。黑匣子数据解码最快只需要十几分钟,而且在黑匣子记录数据足够充分的情况下,将其数据与正常参数、故障模型进行对比,结合地勤人员经验,就可以找到飞机失事的症结。

⑤但对黑匣子数据进行解码并找出原因,不等于可以很快公布事故调查报告。因为失事原因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国际上一般需要几个月才会得出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调查报告。

⑥怎么才能找到黑匣子?坠落在陆地上的飞机,黑匣子主要靠人工寻找。因此,保护事故现场状态非常重要,拿走橘红色的盒状物体是绝对禁止的,挪动飞机碎片也不行,因为碎片的方位、朝向也能提供飞机坠地的线索。对失事坠入海中的飞机,一般来说,需要先找到飞机残骸,然后定位飞机入海撞击点,以缩小搜索范围。此时黑匣子也没闲着,在它入水的刹那,黑匣子外部的水下定位信标被激活(信标上有水敏开关),自动激发发出37.5kHz的脉冲信号,且即使在6000米的水下,信号也能被传递出去。

⑦而且,一旦信标开始工作,它就会每秒发射一次信号并持续30天。一些专家指出,30天后,根据黑匣子电池电力的不同,还能发出15天或更长时间的信号。如果在黑匣子电池耗尽前依然没有锁定强信号,搜寻者就要用侧扫声呐系统探测海底、分析回波,绘制海底图形,然后请专家根据这些图形,查找海底出现的反常或不常有形态。

⑧2009年6月1日,法航447航班在大西洋失事,搜寻人员使用的就是上述方法。在近两年、4次漫长搜索后,才找到黑匣子。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失联后,它的黑匣子至今也没找到。在马航事故之后,黑匣子技术相关公司将信标灯的运行时间提升到90天,推动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意林》梁衍军摘自微信公众号壹读

9.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黑匣子是记录、存储飞机飞行数据及语音信息,具有防撞击挤压、耐高温、抗腐蚀、防水等多种性能,安装在飞机尾翼的仪器。

B.黑匣子的数据记录非常精确,所以如果失事飞机的黑匣子能找到,就能很快地分析出飞机失事的原因。

C.飞机失事后,一般都是通过锁定黑匣子的信标脉冲信号找到它的。

D.第段中加点的一般来说的意思是是通常情况下的做法,还有另外的做法,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0.文章第自然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11.正在上小学的妹妹正在看一则电视新闻:一架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播音737-800客机在广西境内一山林区域坠毁,有关人员正在现场搜寻飞机黑匣子……妹妹问:为什么要找黑匣子呀?请你根据上文内容,给妹妹解释解释。

【答案】9BC 10不多余。这一段用法航和马航失事失事两个事例,说明在黑匣子电池耗尽还没有被找到的情况下,搜寻者可以通过侧扫声呐系统探测海底等一系列方法找到它,但搜寻黑匣子并不是100%都能成功的事实。补充说明黑匣子公司在马航事件之后,将信标灯的运行时间提升到90天这一事实。运用举例说明和补充说明,使全文更具有可读性和说服力。    11黑匣子是可以记录、存储飞机飞行数据及语音信息的仪器。它具有防撞击挤压、耐高温、抗腐蚀、防水等多种性能,安装在飞机尾翼翼根,在空难事故中这里保存相对完整。黑匣子能记录飞机失事前120分钟飞机驾驶舱内各种声音,以及其断电前25小时飞机的飞行参数,飞行员的操作动作等;如果找到黑匣子,就能客观还原飞机整个飞行过程,供事故调查分析了。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

①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

②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重力,他们从物理学想到,地球的引力一定是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重要因素。当时,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观察到,植物的芽和根在改变生长方向时,各部分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同,但这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③到1926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做了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实验。他使植物的胚芽鞘一面受光照,另一面对着无光的黑暗处;结果胚芽鞘的生长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渐渐地朝着有光的方向弯曲,后来温特从胚芽鞘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植物生长素,它具有促使植物生长的功能。胚牙鞘受到遮阴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由于缺少生长素而生长较慢,结果导致弯曲。于是温特认为,植物的茎或叶片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在组织内的不对称分布造成的。当植物受到策略刺激时,植物组织下部的生长素含量会大大增加,于是就使植物的根朝下生长,而茎则朝上生长了。

④在这之后,很多科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他们发现,植物根总是朝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也许有一种被称为“平衡面”的策略感应物流向根细胞的底部,从而影响生长调节剂在细胞中的分布。水平放置的根,其上面比下面生长快,致使根向下生长,可是这种“平衡面”究竟属于何物?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⑤不久之前,美国植物学家迈克尔·埃文斯以及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无机钙对于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在植物的弯曲生长过程中,无论是根冠下侧部位还是芽的上侧部位,都存在着高含量的无机钙。埃文斯解释说,因为根冠有着极为丰富的含淀粉体的细胞,而淀粉体就会把其内部的钙送到根冠下侧。这时,如果用特殊的实验手段去阻止钙的移动,植物马上就会表现出不按正常的方式去生长。那么,既然淀粉体内有许多无机钙,而无机钙又能在植物体内来去自如,除了重力之外,又是哪一种力量使无机钙如此方便地上下移动呢?

⑥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斯坦利·鲁在研究中发现,这是由于细胞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电荷不同,两端电荷的不一致引起细胞极化。结果,为数众多被极化的细胞排列在一起,总电荷就强得足够吸引任何相反电荷的钙原子,驱使它们在体内移动。于是斯坦利·鲁提出,由于细胞的极性带动钙的移动,从而导致植物茎干总是向上生长,而根则朝地下生长。

⑦由谁控制植物生长方向的研究课题已日趋深入,这种神奇的力量取决于什么,是植物生长素还是无机钙,是细胞的极性还是数者兼有之?目前依然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

1.第①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⑴                   ;⑵                     。(1+3分)

2.阅读第④段,说说这一段不能删去的理由:                                  。(4分)

3.下列对弗里茨·温特所做实验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胚芽鞘受到光的照射,就使植物朝着光的方向弯曲,植物的茎就向上长了。

B.胚牙鞘受到遮荫部分生长加快,就使植物的根部生长加快,就朝下长了。

C.植物的生长素在组织内分布不对称,促使根部的生长素加大,就产生了根部朝下长茎朝上长的现象。

D.除了达尔文的发现,弗里茨·温特所做实验完全解释了植物生长方向原因。

4.下列对“植物生长方向之谜”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达尔文发现了植物各部分细胞生长速度不同影响了根茎的生长方向。

B.弗里茨·温特做实验找到了植物生长素的含量影响了根茎的生长方向。

C.迈克尔·埃文斯发现植物体根冠的含淀粉细胞影响了根茎的生长方向。

D.斯坦利·鲁在研究中发现细胞的极性带动钙决定了根茎的生长方向。

5.上文使用了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请分析使用这两种顺序的作用。(4分)

⑴                                                                          

⑵                                                                          

【答案】1.设问    ⑴引出下文对植物生长之谜的揭秘;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3分)

2.从内容上看,介绍了科学家们在温特实验的基础上发现了“平衡面”;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介绍迈克尔·埃文斯研究的结果。

3. C  (2分)

4.D(2分)

5.⑴用时间顺序,让读者清晰地了解研究植物生长方向之谜的过程(用时间顺序是为了说明人们对揭示植物生长方向之谜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     

⑵用逻辑顺序让读者了解研究植物生长方向之谜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的(意到即可)(4分)


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

①每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而且逐年增长。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甚至达到了100多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

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如果不酬谢,心里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8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加了1000万个。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1.第④段“润滑”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3分)

3.联系全文,微信红包流行的原因有:⑴降低了交易成本;⑵                         ;⑶                         ;⑷                                 。(6分)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微信红包的交易成本是指红包里的一切成本。

B.中国人人情传统形式已经被微信红包改变。

C.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在抢微信红包时有乐趣。

D.人际社交网络不仅产生于社交还服务于社交。

5.有人认为第①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3分)

【答案】1.增进、改善、调和等。(2分)

2.举生活中答谢普通朋友和同事帮忙的例子,说明微信红包具有“润滑”关系不密切之人的作用。(3分)

3.⑵“润滑”了人际关系;⑶产生了无穷的乐趣;⑷有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作为平台。(6分)

4. C2分)

5.3分)示例一:不同意。开篇用微信红包在生活中流行的现象,自然引出对微信红包流行原因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