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专项训练05——图表数据类选择题

2024-04-26 15:4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68人
【题型特点】

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即以图表(表格数据图、曲线数据图、柱状数据图、饼状数据图)作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能力。“无论是何种类型,都是通过数字或数字的变化来反映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的”。它的特点是信息含量大、阅读量小、材料凝练,把阅读、理解、判断综述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数据表格、曲线变化等手段承载信息,使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内在联系、变化规律以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出来,巧妙地将抽象思维具体化、形象化。

【解题秘籍】
1. “三看”
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
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1)表格类:纵横驰骋看变化。
首先注意判断表格由哪些要素构成;
其次是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第三是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数量的变化,进而通过其相互关系判断表格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变化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影响等,获取历史信息。
 (2)饼状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做题时,首先要审清图例所表示的内容,正确判断图表的构成及其所隐含的变化与趋向,并依据所学知识进而联系设问综合分析,进行解答。注意:“阴晴圆缺看大小”是指通过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变化来分析变化情况,而百分比无法看出总量的变化。
 (3)柱状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解答柱状图类试题的关键是读图,判别数、线变化,确定信息内容,即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结合设问规定的作答要求,对判断分析的材料信息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提取。
(4)曲线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解答此类曲线图形试题时要注意从不同时间段内曲线的升降变化去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注意:题干中出现的时间、表格名称、表格出处等等关键信息千万不要遗漏,另外要注意表格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

【对点训练】

1.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

时间
松江市镇数量
1550年以前
59
1551-1722年
113
1723-1861年
167
1862-1911年
369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仅凭市镇数量的上升不能得出商人地位上升,故①错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故②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723—1861年、1862—1911年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大幅度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上海等通商口岸有关,故③正确。④明显夸大了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作用,故④错误。故选B。
2.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 A
解析 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一家有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亩,20-130亩占74.1%,比重较大,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所以答案选择A项。
3.下面为1843—1850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表。推动下表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白银兑换制钱文数
指数
年份
白银兑换制钱文数
指数
1843
1 656.23
123.93
1847
2 167.44
162.16
1844
1 724.12
128.96
1848
2 299.34
172.02
1845
2 024.74
151.51
1849
2 354.98
176.19
1846
2 208.36
165.22
1850
2 230.32
166.86

A清王朝实施银本位制度
B.政府镇压农民运动
C.民众对制钱需求量增大
D.白银大量流向国外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白银与制钱比价大致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经济侵略和战争赔款使白银大量流向国外,故导致上述现象,故选D;A、C是重要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政府镇压农民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B。
4.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20世纪9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微信图片_20210421102509.jpg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对计划与市场认识不断深化
D.自负盈亏分配管理制度的确立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理论,破除了人们思想上的顾虑,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所以对计划与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此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C选项正确。
5.下图是德国历史学家G·维贝对1544—1660年欧洲贵金属存量及英国物价指数变化的估计(1544年指数均为100)。图中现象在当时(  )
微信图片_20210421102518.png
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改变了东西方贸易逆差的局面
D.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 B
解析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15世纪,与表格所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新兴资产阶级获益,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受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故B项正确。C项叙述材料信息未涉及,故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
6.下图为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单位:%)。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  )
微信图片_20210421102522.png
A.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B.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C.实行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D.汲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
答案 B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二五”计划期间苏联工农业产值均有增长,这说明当时苏联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故B正确;材料数据反映了重工业占主导,不是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集体化的信息,故C排除;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方经济危机之前已经存在,故D排除。
7.下表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据此判断(  )

国别
1948年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69年
1970年
美国
22.05
16.70
16.23
14.71
13.85
13.75
日本
0.45
2.18
3.22
4.50
5.90
6.20
西欧共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