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专项训练14——“自拟论题•阐述观点”类

2024-05-07 10:54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32人

近年全国卷自拟论题类试题回顾

1618794946260377.jpg

【解题步骤】
1、审题目:
首先阅读题目,具体研究要求,分析限定语
领悟命题意图或试题立意
提炼或自拟出观点,要做到史料和史论紧密结合。

2、读材料:
根据获取的有效信息,围绕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读材料要做到读两遍,即分为泛读和精读二步。
⭕️泛读:找到关键词语或者关键句,划分层次,注意材料的出处。
⭕️精读:把关键词和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3、写答案:
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
第一段:提出观点 ;
第二段:论述,史论结合论证;
第三段:总结;综上所述。
接下来我们就以2020年全国一卷高考题为例,学习起来吧

 【例】(全国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 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
(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试题解析】
时空准确度定位
根据材料圈画出时间,确定历史阶段,定位准确,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到问题的实质
那么在试题中我们首先要圈画的就是时间:【中国古代】
此时我们的时间定位就需要放到中国古代,联系中国古代的阶段特征,开启思路

分类梳理材料信息
材料头绪纷繁,不分类梳理,便无法确定论题和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论据。合并同类项,分析出材料主要涵盖那些方面的内容,如: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对外关系上等等角度。

(1)泛读
找到关键词语或者关键句,划分层次,注重时代特征将材料分层
关键词:宋代,时代特征,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时代特征,书名
材料结构:学者著作+时代特征理解结论+拟题要求而成,同时材料涉及时代为宋朝。

(2)精读
把关键词和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根据获取的有效信息,选择论题方向和多层次、多角度展开论据。
对比不同点、相同点、互动交流、联系阶段展开,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表述成文
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要求说明
1.准确运用  精确理解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关系
2.史料实证  论证充分  史实准确  突出时代特征
必须体现时代特征:
如,秦朝政治上的时代特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代思想上的时代特征是儒学成为正统,宋代经济上的时代特征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明清经济上的时代特征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世界潮流。)
3.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  用史实证明标题
4.时空尺度  准确定位  把握中国古代时限

(2)总结升华
1.唯物史观:思想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2.价值导向:家国情怀

答案示例
示例一:
书名:《春秋战国: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大转型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的社会出现了整体雪崩式的大变革。经济上,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私田大量开发,井田制瓦解,各国变法与改革促使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过渡,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促使小农经济产生。政治上,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王纲解纽,礼崩乐坏,各诸侯削平各方、委派官吏,逐渐成了集权统治,由此,以血缘为纽带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思想上,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士阶层崛起,私学盛行,学术下移,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皆出现了大变革,是基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引发的社会大转型。

示例二:
书名:《明清时期:农耕时代的高度发展与迟滞》
论证:经济上,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农耕经济出现高度发展的局面,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作物普遍种植,高产作物引进并得到推广,耕地面积和产量最大化;工商业有了显著发展,在传统模式之下分离出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在重农抑商、禁海闭关等政策的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政治上,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清朝成功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但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不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思想上,明清之际出现了早期反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但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严重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科技上,传统科技仍领先世界,但是并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学,并没有转化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但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下,中国失去了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机会,逐渐脱离了世界发展潮流,最终,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

【对点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段
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19世纪40—50年代
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
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
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
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20世纪初
孙中山不但提出了三民主义,还将三民主义发展为一个把民族解放、国民革命和社会改造合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
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论题: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
阐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冲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对西方侵略和挑战的回应,蕴含了朴素的挽救民族危亡的理念。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求得国家富强,但也有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制度之变,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以救亡图存为宗旨,渴求实现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独立与统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并用之挽救民族危亡、改造中国社会,取得巨大成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总之,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建立独立自主的近代民族国家而奋斗,历时一百多年,最终实现。(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是唯一答案。)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世纪40年代至一战期间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创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民族工业产生。据统计,甲午战前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深入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欧美国家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末至一战前
官办企业中张之洞的湖北纺纱官局发展势头较好;以张謇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间商办企业出现高潮。据统计,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 106万美元。
欧美国家几乎同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紧密。美、德垄断组织程度高。欧美国家进入“电气时代”。
一战期间
民族纺织业和面粉业出现空前发展。以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荣氏兄弟创办中新纺织无限公司为典型代表的民族企业出口明显增加。欧洲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都相对减少,美、日对华经济侵略加深。
欧美国家钢铁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迅速。作为一战主战场的欧洲经济破坏严重。美、日经济发展迅速。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经济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 论题: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经济联系加强。
阐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对外要求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先后创办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顺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
示例二 论题:19世纪末至一战前中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对华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兴起办厂热潮,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示例三 论题:一战期间中外经济联系仍然密切。
阐述:一战期间,虽然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但是,美国和日本加大对华经济侵略,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是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才出现了发展的最高峰。而民族工业出口的增加,又为欧洲人民提供了生活所需。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秩序是指国际体系中的行为体(包括从事跨国活动的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依据国际规范采取非暴力方式处理冲突的状态,由主导价值观、制度安排和国际规范三要素构成。国际体系是国际行为体的组合及其运动规则,由国际行为体、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三要素构成。二者关系图示:
微信图片_20210421154202.png
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要素,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 论题:行为体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化。
阐述: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二战后,欧洲普遍衰落,美苏势力膨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转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总之,行为体实力的对比变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或组织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进而影响着国际体系的变动。
示例二 论题:国际规范是构成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共同要素。
阐述:二战后期,为重新规划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定《联合国宪章》,成立联合国,确立了雅尔塔体系,维护了国际政治秩序;二战后,美国主导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维护了世界经济秩序。
总之,国际规范的制定有助于形成国际体系,维护国际秩序。
示例三 论题:行为体的外交政策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阐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成为导致国际秩序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总之,行为体基于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并作出相应制度安排,会对国际秩序产生重要影响。
(其他论题如: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国际秩序的变化;国际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维护国际秩序等也可。)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19世纪中叶
1830年,蒸汽机车在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铁路(曼彻斯特—利物浦)运行。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美德等国大量修建海外铁路。英国在“一战”前不仅拥有29个国家的100多条铁路,还试图修建纵贯非洲的开普敦至开罗铁路来串联英国殖民地,并破坏了法国横跨非洲、德国连接巴格达的铁路计划。中国、印度等地人民以各种方式反抗列强对铁路的控制。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
大规模铁路修建主要集中在开始工业化的新兴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独立自主发展铁路,60年代开始在非洲援建铁路。世界第一条高铁线于1964年在日本投运,法国、德国高铁后来居上。
21世纪以来
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
2005年中国开始建造高铁。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并与17个国家协商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连通欧亚高速铁路网络。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一 论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铁路运输。
阐述: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蒸汽机车率先在英国出现并运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9世纪末,欧美国家建成电气化铁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这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铁路技术的输出与全球观。
阐述:19世纪下半叶,英德等国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他们在亚洲、非洲地区大量修建铁路,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财富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21世纪以来,中国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表明,不同的全球观理念下,铁路技术的输出对世界的影响截然不同。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学东渐
中学西传
耶稣会士是16世纪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士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除了传教以外,耶稣会士将传教与传播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主要有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火器制造等,还将天主教义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成功。有明朝士大夫感叹道:“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土地肥沃,百物繁衍,又遍贾万国,五金山积,我中土之富饶不如也。”
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伏尔泰、莱布尼茨、狄德罗、卢梭、歌德等人都饶有兴趣地研究中国文化。伏尔泰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莱布尼茨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文明,即欧洲及远东海岸的中国,现在是集合在一起了。”“我们从前谁也不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美、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一大觉醒。”

材料为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有关情况简表。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
观点: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
论证: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传教士合译《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西学东渐还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的窗户,冲击了某些传统观念,对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具有启蒙的作用。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儒学介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儒家的理性、道德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儒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法国的《人权宣言》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影响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可见中学西传对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制度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
总之,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明进步和思想解放。
示例二:
观点:社会环境影响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论证: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介绍给西方。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统治和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微弱。传教士对西方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出于传教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局限于宗教和科技。西学东渐虽然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的样本,但由于中国士大夫的自满心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西学东渐并没有给中华文明带来变革性影响,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只是少数官僚士绅和开明学者,范围较小,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实际作用有限。17、18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与罗马教会和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出于反封建的需要。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教会神学和专制统治,追求个性和自由。正是随着欧洲自身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明的引进和改造,这同时也变革了欧洲本身,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由此可见,受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对东西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