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初冬即事》赏析:三径寒松含宿雨,一川衰草卧斜晖

2024-04-23 21:25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839人

《初冬即事》

【宋】白玉蟾

支颐默默靠柴扉,顿放诗题塞翠微。

三径寒松含宿雨,一川衰草卧斜晖。

孤烟白处丫峰露,乱叶红边个鸟归。

触目园林已如洗,菊花犹着郁金衣。

白玉蟾(1134年~1229年),南宋时期道教著名道士,金丹派南宗实际创始人,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本姓,名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等,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因祖父教书移居海南琼州,1134年生于琼州,6岁丧父,母改嫁澄迈县白家,随改名白玉蟾。

白玉蟾自幼聪慧,能诗善画,7岁能赋诗,12岁应童子科落第,渐渐厌恶科举仕途。师从道教南宗四世祖陈楠学丹法,16岁离家学道,后创立道教金丹派,以北宋张伯端为开派祖师,并提出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的传法谱系,因为白玉蟾以前都为单传,到白玉蟾才开枝散叶,因此白玉蟾为金丹派事实上的创始人。

金丹派和北方的全真派相对,因地处江南,故称“南宗”。金丹南宗近道,北宗近禅。二者都是全真道教的主要流派,以《道德经》为圭臬,继承了黄帝、老子、尹喜、文子、列子、庄子、屈原、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的思想,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明性见道,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实践的原则是“苦己利人”,实行出家制度,不鼓励婚娶。

白玉蟾除了在道教理论和修炼方面的卓越的贡献外,诗词书画也非常著名,传说他在12岁应试童子科时,主考命作《织机诗》,他居然作出“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作一匹,日月如梭天外飞。”的豪迈诗篇,眼界开阔,胸怀宽广,令人称奇。白玉蟾学识渊博,儒释道融会贯通,善诗词和四体书法,其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尤妙画梅竹人物,间或自写其容,数笔立就,工画者不能及。

白玉蟾一生著作颇丰,风格清新自然,简洁明快,爽朗飘逸,凝练隽永,有不少咏叹民间疾苦的诗词,诗词存世超过千首,不少诗词脍炙人口,著名的《千家诗》就选入他的诗《早春》“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笔者比较喜欢他的《题潘察院竹园壁》:“夜雨洗开千翡翠,春风撼碎万琅玕。满林鸦鹊卧明月,铁笛一声烟正寒。”


这首《初冬即事》是白玉蟾以初冬景物为题创作的诗词,措辞凝练,状物传神,境界开阔,意境悠远,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赏析。

“支颐默默靠柴扉,顿放诗题塞翠微”,首联说明情由,初冬季节,诗人世外隐居,闲来无事,背靠柴扉,放眼远望,看到远处寒山美景,支颐沉思,沉浸其中,不由得诗意大发,于是即景赋诗。

“三径寒松含宿雨,一川衰草卧斜晖”,“三径”:原指院中小路,语出汉末赵岐的《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居处。颔联写景,路边的松树凌寒不凋,针叶上还蕴含着昨夜雨后水珠,青翠晶莹;而远处山川的草木则已经凋零,在落日的余晖下,苍苍莽莽,非常壮观。此联对仗工整,意境开阔,用词妥帖,凝练隽永,其中“含”、“卧”两字运用得非常精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清新飘逸,凝练传神,堪称佳对!

“孤烟白处丫峰露,乱叶红边个鸟归”,颈联同样写景,傍晚时分,远处升起袅袅炊烟,氤氤氲氲,朦朦胧胧,在白色的炊烟当中,不时露出青翠的山峰;初冬时分,树叶变红,纷乱点缀,而在满山红叶旁边,不时飞回来傍晚思归的零星小鸟。此联同样对偶工整,措辞洗练,捕捉重点,轻灵生动,状物传神。

“触目园林已如洗,菊花犹着郁金衣”,尾联写景抒情,初冬季节,天寒风凉,触目之处,园林肃静如洗;然而菊花却不畏严寒,犹如身着金黄色的外衣,还在凌寒盛开。

《初冬即事》这首诗,诗人用绘画的手法去描摹景物,从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冬日山居图。首先在颔联诗人用大写意的笔法,来描写远山恢弘壮阔的山川景物;然后在颈联,诗人用工笔手法进行点缀,炊烟,青峰,红叶,飞鸟;最后凸显重点,那就是在园林肃杀之中,金黄色的菊花傲霜而立,从而表明诗人对菊花的挚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善于捕捉景物特征和重点,用笔精炼,措词妥帖,寥寥数字,就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精美的冬日赏菊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生动,意境悠远,轻灵飘逸,状物传神,堪称咏叹初冬的诗词佳作,值得品读。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