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佳路径

2024-04-29 12:23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831人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此次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标准的研制者们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应该说,这个界定还是很符合当下语文教学研究和语文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的。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践行、落实核心素养,乃至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笔者以为,答案就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又一看似新鲜实则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话题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标准在“学习任务群1”里作了这样的阐述:“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说,课标的这个表述基本上涵盖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下边笔者将从比较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阅读同整本书阅读在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基本内涵的优劣的角度谈一谈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与提升的重要性。

一、整本书阅读更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建构与运用”

整本书阅读更符合阅读能力形成的规律。阅读能力的形成有三个特点:亲历性、实践性和持续性(或习惯性)。从表面看,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的阅读好像也符合这三个特点,但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这三个特点的表现程度大不一样。

从现代阅读学对读物类型的划分上来看,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应属于非连续型文本,整本书应属于连续型文本。非连续型文本的阅读特点是:读者读完一篇文章,相应的阅读行为也就停止或暂时告一段落;若要读者接着再读下一篇文章,其阅读动因往往来源于外部因素。而连续型文本的阅读就不是这样。

读者阅读整本书,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干扰,阅读者就会一口气把它读完;如果因外部因素干扰而暂时中断阅读,阅读者内心会一直惦记着那本书;一旦干扰的外部因素消失,阅读者就会立刻重启阅读行为,而且这种重启需要的动力不是外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在阅读的持续性上(或习惯养成上)是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所无法比拟的。对此,陶行知先生在他的那篇有名的批评中国式教材的文章《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做过生动的阐述。

他说:“中国的教科书,不但用不好的文字做中心,并且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课教几个字,传授一点零碎的知识。学生读了一课,便以为完了,再也没有进一步追求之引导。我们读《水浒》、《红楼梦》、《鲁滨孙漂流记》一类小说的时候,读了第一节便想读第二节,甚至从早晨读到夜晚,从夜晚读到天亮,要把它一口气读完了才觉得痛快。中国的教科书是以零碎文字做中心,没有这种力量。有人说,中国文人是蛀书虫。可是教科书连培养蛀书虫的力量也没有。蛀书虫为什么蛀书?因为书中有好吃的东西,使它吃了又要吃。吃教科书如同吃蜡,吃了一回,再不想吃第二回,连蛀书虫都养不成!”

二、整本书阅读更利于学生 “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文教学要发展和提升学生的什么思维呢?课标从两个方面给出回答:一是思维方法,一是思维品质。思维方法有五种: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品质也有五种: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那么,语文教学依靠什么方式去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这五种思维方法和五种思维品质呢?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最有效的方式当是整本书阅读。这一点,我们只要同文选型教材阅读做个简单的比较,相信大家就可以看出。

比如,拿《红楼梦》阅读来讲,高中语文文选型教材上选有《红楼梦》的一个片段《林黛玉进贾府》,学生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的节选,虽然能对贾府的地位、家风、礼仪,对《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人物——比如林黛玉、王熙凤、贾母、贾宝玉等——获得一定的认识,但这个认识同阅读整部《红楼梦》相较,就是大巫见小巫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阅读节选的《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对上边列举的那几个主要人物的认识虽然也能抓住其主要特征,但这个认识与整部小说对人物的塑造相比,究竟还是轮廓式的、简笔式的,明显不够丰满、不够全面、不够生动。而要获得对这些主要人物的全面、丰富、深刻的认识,不读《红楼梦》全书,恐怕永远也做不到。

三、整本书阅读更利于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汉语言本身的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一是通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通过前一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抓住汉语言本身具有的形美、意美和音美特点进行。通过后一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抓住文学作品的形象美、意蕴美、结构美、手法美、语言美等文学作品特有的这些美来展开。

但是,不论是通过哪一条途径来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整本书阅读都比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要优越得多、丰厚得多。这里,我们不妨依然拿《红楼梦》的阅读来说说这其中的道理。阅读节选的《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当然可以感受到前面谈到过的那两种美,但这种感受仅仅是感受,很难获得持续的审美刺激和深刻的审美认识。

可是,阅读整部的《红楼梦》,我们获得的就不是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认识,而是整体的、全面的、丰厚的、持续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认识,相较于前者,这一种审美感受和审美认识就深刻得多、准确得多、全面得多、理性得多。

四、整本书阅读更利于“文化传承和理解”

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整部《红楼梦》所涵盖的文化领域就可明白。《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百科全书”,这个赞誉不是虚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对此,我们可以略举几例让大家看看。

1. 小说创作。《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其在小说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里不再啰嗦。

2. 古典诗歌创作。《红楼梦》中有许多古代诗词,二这些古典诗歌用专家们的话说,可以说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里,尤其是作者借林黛玉和薛宝钗之手创作的一些诗歌,更是脍炙人口,比如《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林黛玉和薛宝钗创作的同名诗歌《咏白海棠》就是这样。

3. 建筑领域。这个领域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古代宫殿建筑,一是古代园林建筑。比如小说中对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建筑就属宫殿建筑;大观园的建筑就属园林建筑。在小说中,作者不论是写宫殿建筑,还是园林建筑,从建筑格局写到建筑特点,从建筑特点写到建筑风格,写作过程大都用了很专业的建筑名词,使描写、介绍显得相当专业。

4. 中医领域。小说中有好几次写到治病的情节,作者在描写这类情节时,同描写贾府的建筑一样,同样很专业。比如小说第十回写张友士给秦可卿看病就是这样。作者从张友士给秦可卿把脉、写到开药方,无一不专业精当。

5. 戏曲领域。小说多次写到贾府的唱戏,尤其是大观园建成之后,还请了一个梨园班子,作者这方面的叙述、描写同样体现着专业水平。

6. 音乐领域。读者诸君看看小说中的相关描写,自会明白。

7. 礼仪文化。小说几乎处处都能看到。

8. 家居陈设领域。这个领域如果那现代的行业分工来看的话,当属家具装修行业,小说在涉及这个领域的描写中其知识水平同样令人惊叹。

9. 饮食文化领域。小说多次有所描写,读者诸君读《红楼梦》时,稍微留意,即可看到。

10. 婚丧文化。小说这方面的场景同样很多,尤其是丧葬方面,几乎覆盖全书。

好了,这里笔者且举这十个方面,从这十个方面上我想读者诸君不难看出,读整本《红楼梦》所获得的文化营养是读文选型教材中的节选篇目所无法比拟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总之,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育上来看,整本书阅读同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阅读相比,有着十分丰富的阅读内涵和阅读优势,是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阅读所无法比拟的。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