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政链接
热点一:感动中国
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公布,他们分别是老科学家俞鸿儒、特教老师刘玲琍、社区干部孟二梅、泳坛名将张雨霏、水稻专家杨华德、老艺术家牛、友谊使者穆言灵、大国工匠张连钢、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以及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
热点二:中国好人榜
2025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共有153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上榜好人中,有捐献遗体帮助两人重见光明的26岁女孩殷斐然;有诚信为本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新农人”刘明坤;有危难之际拼尽全力托举落水男童上岸却不幸牺牲的好男儿张开龙;有积劳成疾倒在工作一线的村支书张发国;有照顾瘫痪丈夫40余年的“好媳妇”杨秀凤……他们以行动书写大爱,以坚守诠释担当,以善行温暖人心。
热点三:时代楷模
2024年12月,中央宣传部授予单杏花“时代楷模”称号,褒扬她是“科技创新赋能交通强国建 设的铁路先锋”。单杏花带领团队将12306系统建设成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她说: “我的根在铁路,很幸运赶上了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就像一枚螺丝钉,党和国家给了我成长的 养分,使我成为那枚拧在关键位置的螺丝钉。”
热点四:航天功勋
(1)202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李聪、李广苏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2)2025年4月25日,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顺利打开“家门”,迎来了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
热点五:榜样人物
(1)202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荣获“共和国勋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英雄辈出,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2)2025年1月4日,世界泳联公布2024年度各项目最佳运动员名单,中国跳水队运动员曹缘当选最佳男子跳水运动员,全红蝉当选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
(3)2025年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获个人成就奖。
(4)2025年3月8日,王志勤、玛依努尔 ·尼牙孜、李娜倮、杨淑亭、金梅林、赵海伶、赵春玲、黄红缨、崔玉芳、梁代华等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光荣入选2025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有的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追求卓越,有的为动物生物制品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有的身残志坚带领 残疾人创业致富,有的依托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有的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她们的先进事 迹,集中展现了自强不息、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新时代女性风采。
二、核心知识
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文化基因。
2.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我们要承担弘扬传统美德的责任。
3.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4.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
三、知识梳理
1物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品质?
(1)自身:珍爱生命、自信自强、积极乐观、勇战挫折、勤奋好学、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等。
(2)对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见义勇为、敢于承担责任、孝老爱亲等。
(3)对职业:辛勤劳动、爱岗敬业、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工匠精神等。
(4)对国家和社会:热爱祖国、热心公益、无私奉献、服务社会、勇于创新、弘扬科学精神等。
2
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有何意义?
(1)有利于引导人们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服务和奉献社会。
(2)有利于汲取榜样的力量,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3)有利于营造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5)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6)有利于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3
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学模范、做模范的风尚?
(1)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表彰奖励政策,发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人物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
作用,激励全社会崇尚先进、见贤思齐。
(2)社会: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学习活动,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向榜样学习的良
好氛围。
(3)公民:自觉向模范人物学习,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自觉承担责任,无私奉献,
在平凡岗位中实现人生价值。
4青少年如何向道德模范人物学习?
(1)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实干精神。
(3)培育乐观向上、不畏挫折、顽强拼搏、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4)培育扶危济困、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德,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5你为学校弘扬和践行模范人物精神设计几种活动形式和宣传标语。
(1)活动形式:
①组织开展学习模范人物事迹的主题班会。
②组织相关主题手抄报活动。
③举办相关主题演讲比赛,弘扬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
④组织模范人物事迹展览等。
(2)宣传标语:
①感受模范人物精神,自觉肩负历史使命。
②学习道德模范,弘扬传统美德。
③学道德模范,树文明新风,促社会和谐.
四、中考预测(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国士永在!2025年2月6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30年隐姓埋名,他弯了脊梁,挺直
了国人的腰杆。他年过九旬依然心系科研,捐赠11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下列名句与黄院士所展现的爱国精神相符合的是 ( ) A.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C.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D.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202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王永志等4人“共和国勋章”,授予迪尔玛
·罗塞芙“友谊勋章”,授予王小谟等10人国家荣誉称号。该颁授仪式的举行有利于 ( )
①发挥榜样力量,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②夯实法治基石,维护模范人物的荣誉尊严
③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表彰先进模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5年2月16日,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李方慧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自由式滑雪U 型场地技巧世界杯收官战中,将金牌收入囊中,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赛后,李方慧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终于突破自己了!”“终于”二字道出了她五年世界杯经历“奖牌荒”的不易。李方慧的经历 ( )
A. 展现了运动员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B. 体现了自强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取得事业的成功
C. 说明了诚信、拼搏是成就梦想必备的精神品质
D. 表明了她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追求个人利益
4.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到“全国道德范”,从“中国好人”到“最美孝心少年”,无数好人好事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我们也许不能清楚地记住感动我们的每一个名字,但每一次提起他们的事迹,依旧心存温暖。这说明了 ( )
A. 人的情绪具有感染性,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B. 美好情感可以传递生命正能量,让生活更美好
C. 我们只能通过正面情感来体验生命的意义
D.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改变他人
5.2025年2月9日举行的第九届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经过团结搏,成功夺得冠军。赛后,队员们说:“我们是最强的团体、最有信念的团体,大家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就像家人一样。”由此可见 ( )
①集体的力量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②美好集体和谐如一家,不会有任何矛盾
③美好集体需要营造和谐友爱的集体环境
④个人只要依赖集体力量,就能取得成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上榜好人中,有捐献遗体帮助两人重见光明的26岁女孩殷斐然;有以诚信为本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新农人”刘明坤……他们以行动书写大爱,以坚守诠释担当,以善行温暖人心。他们的故事启示我们 ( )
A. 承担责任一定能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
B. 积极奉献,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社会
C. 只有荣登中国好人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应该关爱他人的生命
7.2024年11月28日,迎着凛冽的寒风,载着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运-20飞机,稳稳降落在辽宁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自2014年起,我国11年共迎回了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让长眠异国他乡的英雄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这一仪式旨在 ( )
①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人民爱国情怀
②继承革命文化,赓续党的红色基因
③创新传统文化,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④铭记奋斗历程,坚决维护烈士荣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5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颁发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荣获个人成就奖的陈立泉院士带领团队为我国锂电池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作出奠基性贡献,他盼着“电动中国 ”成为现实。陈立泉院士身上集中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有 ( )
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②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④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25年3月8日,王志勤、玛依努尔 ·尼牙孜等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光荣入选2025“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拼搏进取、担当奉献,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已成为了文化基因
B.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物质基础
C. 集中体现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D. 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0.2025年两会期间,第一个走向“代表通道”的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说,近五年来,小 米集团在科技创新的投入超过了1000亿元,巨额研发投资带动了小米手机、小米智能家居互联网 平台设备、小米汽车的销售额增长迅速,得到全球认可,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力量。据此来看,雷军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有 ( )
①爱好和平 ②热爱祖国 ③勇于创新 ④扶危济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感受中国速度】
2025年1月7日上午9时5分,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措果乡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截至2025年 1月7日19时,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倒塌房屋3609户,受灾群众超过6万人。灾区的群众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全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1)请你运用生命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所蕴含的道理。(4分)
【体味责任担当】
地震发生后,西藏辅警伦珠第一时间投入救援。在清理自家房屋时,他却亲手扒出了女儿和儿子的羽绒服,忍不住在现场失声痛哭。这次地震让他痛失一双儿女,简单安置孩子的后事后,他又投入了救援。肩扛手提,徒手扒废墟,一件件重物被搬开,越来越多的人被救出。
(2)结合材料,说说从伦珠的事迹中,你发现了哪些闪耀的光芒。(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 料 一:2025 年 2 月 6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武汉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一生的选择都与时代同频共振,留给家人的却始终是匆匆离去的背影。
材 料 二:“第一 ,进入这个领域就不能出去,干一辈子
;第二 ,绝对不能泄露单位的名称 、地点、任务 、工作的性质;第三 ,当一辈子无名英雄 ,不出名 。”当有人问他能够承受得了吗 ,黄旭华说:“能,参加核潜艇工作,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不希望出名。”
( 1 )结合以上材料 ,请你说说黄旭华身上有哪些品质值我们学习。 (4分)
( 2 )请你运用“ 国家利益至上 ”的相关知识 ,结合材料 ,说说你对 画线部分 的理解 。 (6分)
( 3 )“ 此生属于祖国 , 此生无怨无悔 。”假如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进行发言 ,请你以“ 与时代共振,向模范人物学习 ”为主题 ,写 一 份发言提纲 。 ( 6 分 )
五、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2.C3.A 4.B5.A6.B7.A 8.C 9.D 10.C
非选择题:
(1)
①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每点2分)
(2)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
②无私奉献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
③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④立足岗位作奉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将小我融入时代、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2.
(1)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淡泊名利,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潜心钻研,奋勇拼搏,勇于创新;等等。(每种品质1分写出四种即可)
(2)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黄旭华院士甘愿做一辈子无名英雄,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
②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黄旭华院士一生都致力于国家核潜艇事业,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也成就了个人价值。
③有时,国家利益难免会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黄旭华院士为保守国家机密,隐姓埋名一生,牺牲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放弃个人荣誉,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每点2分,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角度作答)
(3)①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②志存高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③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④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点2分,从三个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