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法时政热点解析 (九)|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2025-07-01 08:4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945人

专题9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一、时政链接

热点一:保护文化遗产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 年11月8日修订通过,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 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写入法律,为文物保护筑牢法治屏障。


2.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3.2024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将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中国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开幕。本届亚冬会上,不仅有体育竞技的激  烈角逐,更有文化的交融碰撞。非遗剪纸纹样、松花江日出纹理融入服装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冰雪  雕技艺传承人张伟洪创作“福”字拓彩冰雪画;国家级非遗项目麦秆剪贴技艺传承人高秋娟制作含东 北虎、圣 · 索菲亚教堂、丁香花等元素的麦秆画作为国礼赠送外宾……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便是这场“文化盛宴”的重头戏。


5.2025年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丽江古城考察。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丽江古城,总书记重点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  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情况。他强调,文旅融合促进了经济发展,文旅产业要走一条持续、 健康的发展之路。

弘扬民族精神

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作为长征途中的生死攸关转折点,遵义会议铸就了“坚定信念、 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精神内核。遵义会议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  的重要一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发展。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信任和依靠中国人民智  慧和力量,走上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道路的一个生动实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信邪、不怕压” 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新征程上,面对未来更复杂的内外挑战,遵义会议精神始终是鼓舞和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攻坚克 难的强大精神力量,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前行。

热点三:文化交流

1.2024年11月27日,2024年丝绸之路电视共同体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吸引来自30个国家及 地区的160位代表参与。论坛发布了《共建共享丝绸之路共同体媒体科创生态圈宣言》,倡导科技赋能 文化传播,签署《长江文明》《长江遇上尼罗河》等跨国纪录片合作项目,推动中外影视联合制作。 国际探访团深入重庆开展文化体验,制作专题片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明互  鉴与民心相通,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从2024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中俄文化年”等文化交流活动,到“太阳之光:古蜀与印  加文明互鉴展”在秘鲁举行,再到中国和希腊共同举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  明研究院,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 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及其核心要义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

热点四:文化自信

1.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8天5小时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从成功 “出海”,到成功进入全球票房榜前5位。

2.2025年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丽江、昆明等地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二、核心知识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4.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 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5. 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 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7.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8.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 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三、知识梳理

(  ) 中华文化

1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不断增加说明了什么?

(1)我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3)我国注重保护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增添活力。

(4)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2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


请你就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 1 ) 国家 :

①制定、完善关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②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多元投入力度。

③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④推动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社会:

加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营造良好的 社会氛围。

( 3 )公民 :

①增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

②主动学习历史文化,增进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③抵制一切破坏历史文化的言行。

4


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1)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有利于感悟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 处的自信与自豪。

(4)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公民的文化认同感,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 ) 中华传统美德

1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 化基因。

(3)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2


青少年如何弘扬传统美德?

(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我们要身体力行,承担起弘扬传统美德的责任。

(2)我们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 于祖国、忠于人民。

(三) 中华传统美德

1


为什么要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 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现 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


公民如何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1)我们要承担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的责任,与时俱进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2)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遵义会议精神。

(3)我们应为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为他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在学习和工作中勤勤恳恳、任 劳任怨、敬业创优。

(4)我们要锻造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伟大品格,树立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立场方法,培养咬 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坚韧意志。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5)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有利于构筑中国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五) 文化多样性

1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 动力。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促进文化交融、增添新的元素、激 发新的活力。

2


文化的平等性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不同文化间的碰 撞有利于促进人们相互尊重,平等交流,达成理解和包容。

3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方法(怎样对待中外文化交流)

(1)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平等交流。

(2)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3)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四、中考预测

(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2024年11月8日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施行  (     )

A.  能保证每位公民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B. 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D. 有利于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从上映后单日票房6.1亿元,到8天5小时成为中国影 史票房榜第一;从成功“出海”,到进入全球票房榜前5位。它缔造了国产动画神话,让全球影迷 透过 IMAX 银幕看见了中国文化的璀璨光芒。《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  (    )

①通过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③能够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融合与统一

④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下列诗句与它们所对应的精神相匹配的是  (    )

①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伟大创造精神

②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伟大奋斗精神

③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伟大团结精神

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伟大梦想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年11月27日,2024年丝绸之路电视共同体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国际探访团深入重庆开展文 化体验,制作专题片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助力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  (    )

A.  我国文化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发挥主导作用

B.  我国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C.  我国坚持以我为主,抵制一切的外来文明成果

D. 我国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已成为世界主流

5.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 丰富和发展。下面是小易同学梳理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 现,其中梳理完全正确的是  (    )

bj.96weixin.com

6.2024年12月4日,“春节—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  (    )

A. 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B. 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C.  推动全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同          

D. 彰显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精神标识

7.2025年央视春晚开场视觉秀《迎福》,将打铁花、剪纸等非遗元素巧妙融入年味民俗;节目《秧 BOT》中,机器人穿上花袄、转起手绢,活灵活现地扭起秧歌;秘鲁民族乐器排箫与中国百乐之王唢呐相互应和、激扬回旋,展现了文化互鉴的自觉追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交流,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②体现文化传承,激发民族自豪感,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外文化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④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5年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丽江、昆明等地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①需要消除民族差异,促进民族团结           

②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③需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完全统一       

④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随着新一代载人飞船、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国人九天 揽月的梦想不再遥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必将绽 放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传承载人航天精神,青少年应该  (    )

A. 努力学习航天知识,实现航天梦就指日可待

B.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C.  立志成为航天员,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D. 将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祖国发展相结合

10. 九十年前,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 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铸就了以“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 一”为基本内涵的遵义会议精神。这说明  (    )

A.  遵义会议精神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B.  民族精神内涵发生改变,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C.  遵义会议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D.  遵义会议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春节荣登世界非遗名录,为全球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舞龙舞狮、 铁水火龙、高跷秧歌、花灯猜谜、庙会祭祖……一系列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如文化精  灵,活跃在世界舞台。麻花果子、热气饺子、特色年糕、辣味山珍……琳琅满目的传统美食,散  发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究其根本,是中华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源远流长、开枝散叶、生生  不息。

如今,放眼全球,“春节文化”早已遍地开花,成为多元文化景观中一抹亮丽的中国红,有力 推动着中外文化相互交汇,碰撞出绚丽的火花,为世界文化和谐共生奏响美妙的和弦。

(1)上述材料传递出哪些信息?(4分)


材料二:春节申遗成功,有力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与世界其他伟大文化相媲美的 价值与地位。这不仅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更极大地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与文化自信心。

(2)对此,有网友发表言论:中华文化对中国人意义非凡,做自信的中国人只需要认同中华文化,无须学习世界上的其他文化。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国漫出圈,建设文化强国】

2025年春节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出圈。小敏一家一同前往影院观影,以下是她的观影感受。

图片

感想一 这部封神之作巧妙融入《山海经》神兽、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元素,并运用现代  3D动画特效技术,赋予传统IP新的生命力,被外媒盛赞为“东方美学与全球叙事的完美融合”。影片创作团队精益求精,历经2年时间打磨剧本,3年时间制作,修改近百余稿,汇集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共同攻坚,1600多位制作人员参与,真正实现了从“闹海”到“出海”。最终影片  斩获百亿票房,并拿下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感想二 影片导演“饺子”带领创作团队创造出的主人公哪吒不再是那个剔骨还父的悲情 少年,而是敢于与命运顽强抗争的“魔童”。他最终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念,与不公斗 争到底,最终在爱与友情的淬炼中涅槃重生。命运或许设定起点,但终点永远攥在自己手中——即 便身为“魔童”,亦可成圣。

(1)结合感想一,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功的密码。(8分)



(2)结合感想二,请你谈谈影片主人公“哪吒”给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6分)


五、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C  3.C  4.B  5.C  6.A 7.B  8.C  9.D  10.C


非选择题:

11.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②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繁荣发展。

(每点2分)

(2)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自信的中国人要对文化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但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封闭。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③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同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每点2分)

12.

(1)(影片巧妙融人《山海经》神兽、阴阳五行等元素,挖掘传统文化内涌,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②影片运用现代3D动画特效技术,赋予传统P新的生命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影片创作团队历经2年时间打磨剧本,3年时间制作,修改近百余稿,汇集上百家中国动画公司以及上千位制作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

④注重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呈现方式吸引观众,获得高票房和国际认可。(每点2分)

(2)①勇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主人公哪吒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勇敢地与不公斗争,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不畏艰难,坚定信念,积极抗争。

②对身边的亲人、朋友的珍视:哪吒在亲情之爱与友情的淬炼中涅槃重生,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在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成长。

③自我成长和蜕变的力量:哪吒从“魔童”成长为英雄,让我们明白,要在努力、不断自我完善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美好的未来。

(每点2分)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