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22-2024年语文中考满分作文点评与欣赏

2025-04-30 12:0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09人

长沙市2022-2024年语文中考满分作文点评与欣赏

一、2022年长沙市中考语文中考满分作文点评与欣赏

(一)2022年长沙市中考语文作文题

【真题在线】

很多同学渴望养成好习惯,改变坏习惯,但他们又觉得这种 “养成” 或者 “改变” 很难。请你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在 “养成好习惯” 或者 “改变坏习惯” 方面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让这些同学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②不少于 600 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二)2022年长沙市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点评与欣赏

《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以前,我不爱运动,喜欢安静地在家看课外书。日久天长,我身体越来越胖,行动也越来越笨拙,引发了许多尴尬的事。

(开篇先点明曾经不爱运动的状态,阐述因肥胖导致在玩耍、体育课等场景中遭遇的尴尬与挫折,如玩游戏总被抓、体育成绩不达标等,引出想要改变的想法。)

记得有一次,我下楼到院子里与小朋友玩。大家一起玩 “真假地雷”,因为我太胖,所以跑不快,总被他们抓住。小朋友们都嘲笑我,说我笨,说我胖,我感到十分难过,真想哭。可是轮到我抓别人了,我总是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可又抓不着别人。小朋友们都不爱和我玩了。

记得还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要测 50 米短跑成绩。我一听,急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因为我最不喜欢跑步。因为我太胖了跑不快,用了 9 秒多,不达标。我心里很不服气,平时学习上我样样出色,语文经常考全班第一、第二,数学就别提了,在班上名列第五,在年级 300 多人考试中我排名第二,而体育成绩那么差。我不甘心,我要迎头赶上。于是我决定每天练习跑步,让身体瘦下去。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每天至少跑两千米,然后跳 10 分钟绳或滑 10 分钟旱冰。

夏日傍晚,我冒着酷暑坚持锻炼。我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经常在汗衫上留下了白色汗花。因为我知道习惯是成年累月养成的。

冬天的夜晚,我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院子里锻炼,一出屋门,就冻得我直哆嗦。我想:“天太冷了,干嘛要自找苦吃,在家看书多好。可这时小朋友们嘲笑我时的样子又浮现在眼前。不行,如果不坚持锻炼,体重也降不下来,也跑不快,体育就不能达标,也评不上三好生。小朋友也不爱和我玩……” 我常常暗暗给自己鼓劲 “要坚持!”

(中间部分详细描述为养成运动习惯所制定的标准,包括每天跑步距离以及跳绳或滑旱冰的时间。接着叙述坚持运动过程中的艰难,夏日酷暑与冬日寒风都成为挑战,但因不想被嘲笑、渴望体育达标等原因咬牙坚持。)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锻炼,我养成了爱运动的好习惯。天天跑步,能走路不坐车,能站着就不坐着,再好吃的尽量少吃。我的体重明显降下来了。去年因胖不能穿的裤子,今年反倒能穿了。我也终于跑得快了。测四百米我竟然进入了全班前十名。朋友也爱和我玩了。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养成了好习惯。

(结尾表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成功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体重下降,跑步速度提升,也收获了朋友的喜爱,体现出养成习惯后的积极改变。)

‌写作技法点拨】

对比手法:将曾经不爱运动、身体肥胖带来的诸多不便,与养成运动习惯后的良好状态进行对比,突出运动习惯养成前后的差异,增强文章说服力。

细节描写:在描述坚持运动的困难时,如 “夏日傍晚,我冒着酷暑坚持锻炼。我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经常在汗衫上留下了白色汗花”“冬天的夜晚,我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院子里锻炼,一出屋门,就冻得我直哆嗦”,通过对环境和自身状态的细节刻画,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坚持的不易。

优化建议:可适当增加在运动过程中内心活动的细腻描写,比如每次想要放弃时,内心如何自我斗争与鼓励,使情感表达更丰富。另外,对于养成习惯后的具体生活变化,除体重和跑步速度外,还可拓展到精神状态、睡眠质量等方面,让内容更全面。

文章围绕作者从不爱运动到成功养成爱运动好习惯的过程展开,通过自身经历,展现了坚持克服困难对养成习惯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勇敢迈出改变的步伐,坚持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的改变》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习惯,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的一个好习惯会让你一生受益,而一个坏习惯会使你抱憾终生,请你们来听听我的习惯小故事。

曾经有一个叫 “磨蹭” 的坏习惯像个小恶魔一样紧紧缠着我,因为它,我每天的家庭作业要 “磨蹭” 到夜里 11 点才能完成;双休日我从没时间去游泳、没时间去静心地去读一本好书、没时间好好地弹奏一曲琵琶或二胡曲,总是在父母的催促声中 “明明,快做作业,别‘磨蹭’了!” 头昏脑涨地度过一天,它已打乱了我正常的生活节奏。

(开头以 “习惯成自然” 的俗语引入,点明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接着直接说明自己曾被 “磨蹭” 这个坏习惯困扰,详细列举了 “磨蹭” 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周末早晨起床拖拉、写作业时频繁分心等,突出坏习惯对正常生活节奏的干扰。)

星期六早晨我在贺阿姨的催促声中,在床上从 6 点半 “磨蹭” 到 9 点,才睡眼惺忪极不情愿地睁开眼睛,“磨磨蹭蹭” 地从床上爬起来,磨磨叽叽地吃完饭,快十点才坐到课桌前做作业。我无精打采地翻开数学作业本,突然肚子一紧,喔,不好我要上厕所了,我赶紧向卫生间冲去。贺阿姨无可奈何地摇着头苦笑着说:“真是一头小懒驴上磨啊”。我十点半终于开始写作业了,我每写一题总是会停下来发一会呆,摸一会儿橡皮,半小时的作业,基本上要花二小时才能完成。宝贵的时间在我的 “磨蹭” 中,从我的眼皮下悄悄溜走了......

(中间部分叙述妈妈与自己关于时间的谈话,妈妈通过提问引导自己思考时间的宝贵,以及 “磨蹭” 浪费的大量时间,此时作者受到触动,回忆起爸爸为研究而废寝忘食、爱因斯坦为相对论全力以赴的形象,从而下定决心改变。)

妈妈语重心长地喊了我一声:“明明,我们好好谈谈好吗?”“好!” 我干脆地答了一声。妈妈问:“世界上用黄金都买不到的是什么?”“时间。” 我不假思索地答道。妈妈问我:“那你每天‘磨蹭’掉多少宝贵的时间你算过吗?” 我茫然地摇摇头。“明明,你每天‘磨蹭’了二小时,一年几乎浪费了一个月的光阴,人生能有多少年经得起你这样‘磨蹭’和浪费呢?” 我眼前忽然闪现了爸爸为了多角数猜想而夜以继日的情景,浮现了爱因斯坦为了相对论而废寝忘食的形象。我不禁脸红到了脖子,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我一定赶走‘磨蹭’这个小恶魔”。我的心一下子豁然开朗,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在向我招手,啊!我多年的一个好习惯 —— 勤奋高效在向我微笑,记忆的闸门一下打开了。从此后,我彻底甩掉了 “磨蹭” 这个坏习惯,我的生活又步入正轨。

今后,我将培养更多的好习惯,让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结尾简洁表明自己成功甩掉 “磨蹭” 坏习惯,生活重回正轨,体现改变习惯后的积极效果。)

‌写作技法点拨】

事例列举:通过具体事例,如周六早晨起床及写作业的过程,详细且生动地展现 “磨蹭” 坏习惯的具体表现,让读者清晰了解问题所在。

引用与对比:引用妈妈关于时间的提问以及王尔德的名言 “自信是青年的特权”,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将自己 “磨蹭” 的状态与爸爸、爱因斯坦的勤奋进行对比,突出改变的必要性。

优化建议:在描述改变习惯的过程时,可适当增加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使文章对读者更具指导意义。另外,结尾部分可进一步深化主题,谈谈习惯改变后对自己性格、未来发展等方面潜在的影响。

文章聚焦作者克服 “磨蹭” 这一坏习惯的经历,先阐述坏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再讲述受到启发后成功改变的过程,强调了认识到问题、下定决心以及付诸行动对于改掉坏习惯的关键作用,激励读者积极改变不良习惯。

3.《好习惯伴我成长》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好习惯一直陪伴着我,那就是阅读。

(开头讲述小时候对阅读不感兴趣的状态,觉得读书枯燥,对妈妈沉浸阅读感到不解,引出下文阅读习惯养成的缘由。)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读书,觉得那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每次看到妈妈拿着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我都觉得很奇怪,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有什么吸引力呢?

直到有一次,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经历了许多奇妙的冒险,让我听得入了迷。当妈妈讲完后,我还沉浸在那个精彩的世界里,不停地问妈妈后来怎么样了。妈妈笑着说:“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那就自己去看书吧。” 于是,我第一次主动拿起了书,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接着叙述因妈妈讲的一个故事引发自己对阅读的好奇,从而第一次主动拿起书阅读,此后逐渐爱上阅读。详细列举了阅读不同书籍的感受与收获,如被《小王子》中友谊感动、为《夏洛的网》里的善良落泪、跟随《绿野仙踪》冒险等,体现阅读对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的丰富。)

从那以后,我渐渐爱上了阅读。每天晚上,我都会躺在床上,拿着一本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我读了《小王子》,被小王子和狐狸之间的友谊所感动;我读了《夏洛的网》,为夏洛的善良和忠诚而落泪;我读了《绿野仙踪》,跟着多萝西一起在奥兹国冒险…… 阅读让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世界,让我认识了无数有趣的人物,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阅读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以前,写作文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但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我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也学会了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现在,写作文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难事,我还经常能在作文比赛中获奖呢。

而且,阅读还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当我在课堂上能够准确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当我在和同学们讨论问题时能够引经据典,我感受到了阅读带给我的力量。它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让我变得更加博学多才,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

(然后阐述阅读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从以前写作文头疼到现在能在比赛中获奖,以及阅读让自己在课堂和与同学交流中更加自信,展现阅读习惯养成后在学业和社交方面带来的积极变化。)

阅读,这个好习惯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又像一位导师,指引着我成长的方向。我相信,在阅读的陪伴下,我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尾总结阅读已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像明灯和导师一样照亮、指引自己前行,表达对阅读习惯的珍视与对未来在阅读陪伴下成长的期待。)

‌写作技法点拨】

1。情感变化线索:以自己对阅读从最初的不感兴趣到热爱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2.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大量阅读过的书籍以及阅读后的具体感受,如 “我读了《小王子》,被小王子和狐狸之间的友谊所感动”,具体直观地展现阅读的积极影响,增强文章可信度。

优化建议:在描述阅读对写作能力提升时,可适当增加一些具体的写作技巧是如何从阅读中习得的内容,使文章更具深度。另外,可适当增加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更紧密的阅读场景,如在旅行中阅读相关书籍对旅行体验的丰富等,让文章内容更贴近生活。

文章以作者阅读习惯的养成历程为主线,讲述从对阅读的陌生到热爱,再到阅读习惯对学习、生活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过程,突出了阅读这一好习惯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意义,鼓励读者养成阅读习惯,在知识中不断成长。

4. 小草也有春天(文 / 李华英 · 长沙市北雅中学)

初三毕业的我,没有感受中考的剑拔弩张,通过“五项全能”竞赛,提前拿到了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

横渡湘江,来到县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乡村蹦来的一只井底之蛙。班上同学或能弹余音绕梁的乐曲,或能跳翩若惊鸿的舞姿,或能在绿草如茵的足球场活力四射地踢几场球……而我,当他们大谈罗纳尔多的时候,连足球赛事还看不明白。最要命的,选修版本的数学、物理,让一向自认为理科学得还不错的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而上床的女同学学力有余,每晚还在我头顶哗啦哗啦刷奥赛题。奋斗三年,终于走进这所一直期盼的省示范高中,才发现自己站到了一条必输无疑的跑道上。

(第一层:第 1 - 2 段大意:“我” 通过 “五项全能” 竞赛提前被县一中录取,来到县城后,发现自己与班上同学在才艺、学科知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感觉自己站在必输的跑道上。)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儿时一直哼唱的小草,无疑就是此刻的我。

那晚晚自习,前排的同学告诉我外面有人找。万万没想到是我那住在市里的不苟言笑的姨妈。她一直是我眼中的一个传奇:小学毕业从乡村走出来的她嫁给了本科毕业在银行工作的姨父,通过自学,她居然也端稳了银行会计这碗饭。她把手里的大包小包一样样递给我,第一次发现她竟然也有这么温暖的笑容:这是你最爱吃的红烧排骨,这是我自己晒的香肠,这是我今天刚买回来的苹果……然后,她掏出了刚去办公室找老师了解情况时拿到的我昨天测试的数学试卷,鲜红的“60”,赫然在目,让我面红耳赤。读书这么多年,我何时只能与“及格”划等号?眼前站着的是一向雷厉风行万事要强的姨妈,恐惧与羞愧如潮水般让我窒息。“已经很不错了,”她居然语气里没有丝毫责备,“全班及格的只有十多个。姨妈晓得农村来的孩子跟城里的比不得。但有一点,不能自暴自弃!姨妈当年小学毕业的农村姑娘走进城里的时候都没自卑过,我不比别人少手少脚,别人能吃的苦我可以加倍吃!人呐,首先不能输了信念,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时至今日,姨妈望着我的眼神还如在跟前,里面有她一贯坚不可摧的倔强。确实,个子娇小的她,从未对生活失去过信心,哪怕当年姨父被打成“右派”,她靠卖血支撑一家人走过了人生中那场最大的风雨,都从未说过放弃。

(第二层:第 3 - 4 段大意:以儿时哼唱的《小草》歌曲自比,此时不苟言笑的姨妈来看望 “我”,她给 “我” 带来爱吃的东西,看到 “我” 刚及格的数学试卷,不但没有责备,反而鼓励 “我” 不能自暴自弃,讲述了自己从农村走进城里不自卑,加倍吃苦的经历。)

“人呐,首先不能输了信念,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这几句话一直激励我此后的二十多年。是啊,一场比赛还没开始,怎么能先自己把自己打倒?纵然我是一棵小草,也一样会有属于我的春天,一样可以绽放别人没有的绿意盎然。草,也自有草的风采。

从此,我学会了为每个精彩的她鼓掌,也同样学会了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他人的喝彩;我学会了不再纠结于超纲的烧脑的奥赛题,学会了踏踏实实掌握好每道属于自己的中等难度题。甩掉悲观的我一路向前,成绩稳居年级文科班前列。原来每个梦想都不是遥不可及,只要带着信心启程,总能或近或远地抵达。

那年,我成为了村子里多年来的第一个本科生。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请依然铆足劲拔节生长,因为每棵小草也有春天!

(第三层:第 5 - 7 段大意:姨妈的话激励 “我” 二十多年,“我” 从此改变心态,不再纠结超纲难题,踏实掌握中等难度题,成绩稳步提升,最终成为村子里多年来的第一个本科生。)

‌写作技法点拨】

对比衬托:开篇将 “我” 在乡村的优秀与来到县城后在同学面前的黯淡进行对比,突出 “我” 内心的失落与落差,为后文姨妈的鼓励及 “我” 的转变做铺垫。

引用歌词:两次引用《小草》的歌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 “我” 当时像小草一样平凡、无人关注且自卑的心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人物塑造:通过对姨妈的语言描写,如 “已经很不错了…… 不能自暴自弃!” 等,展现出姨妈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其话语也成为 “我” 转变的关键动力。

优化建议:

细节描写:在描述 “我” 与同学的差距时,可以增加更多具体的细节,如同学弹奏乐曲时的指法、表情,跳舞时的动作姿态等,让对比更加鲜明。

情感深化:在姨妈鼓励 “我” 之后,“我” 内心的触动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详细描写听到姨妈话语时内心的挣扎、觉醒等心理活动,使情感过渡更自然。

语言打磨:部分语句稍显平实,可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更具文采的词汇,提升文章的语言质量,如 “奋斗三年,终于走进这所一直期盼的省示范高中” 可改为 “历经三年拼搏,终于踏入那所魂牵梦绕的省示范高中” 。

文章通过讲述 “我” 从乡村考入县城高中后,面对与同学的巨大差距而陷入自卑,在

姨妈的鼓励下重拾信心,努力学习最终成为村子里第一个本科生的故事,传达了即使平凡如小草,只要不放弃信念,努力拼搏,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春天的主题,强调了信念和努力对于实现梦想的重要性。

二、2023年长沙市中考语文中考满分作文点评与欣赏

(一)2023年长沙市中考语文作文题

【真题在线】

 

(二)2023年长沙市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点评与欣赏

做一只好奇又快乐的猫

有人劝人好奇心不要太重,会说“好奇害死猫”,但在我的成长中,好奇心并不害人,相反,它让我拥有了许多有趣的经历。

从小,我就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我小时候住在农村,看见田里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我总会追着大人问:这是什么虫子?看见天上的月亮躲进了云层,我也会问:月亮是被云朵吃掉了吗?爸妈总是不厌其烦地跟我解释,解释不清楚时他们会用故事来替代。因此,问,使我好奇心得萌芽,也是我满足好奇心的方法。

(第一层:第 1 - 2 段大意:开篇点明在 “我” 的成长中好奇心带来有趣经历,接着回忆小时候在农村,对各种未知事物充满好奇,通过问大人来满足好奇心,引出好奇心在成长初期的体现及满足方式。)

然而,随着我慢慢长大,很多事情我再也问不出答案,有些事情爸妈也不懂,有些问题老师说要我自己去想,甚至还有人调侃我说“好奇害死猫”。问不到,好奇心就得不到满足,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呢?

一个秋天,我与父亲来到了漫山红遍的岳麓山脚。举目望去,一条平坦又宽阔的柏油马路呈现在我们眼前。正当我们想如往常一样,从这条“康庄大道”直登峰顶时,我突然瞥见一条羊肠小道隐蔽在丛林间,七歪八斜、若隐若现。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要往这条路上去“探险”。爸爸意味深长地说:“小路泥巴多,你新买的登山鞋踩脏了怎么办?”我看了看脚上洁白的登山鞋,又望了望那条神秘小路,坚定地对爸爸说:“鞋子脏了回去再洗,可如果不去看看这条路通往哪里,我回去都会睡不着的。”

很奇怪,爸爸没有反对,跟随我开始了这趟探险。真如爸爸所说,小路难走,我的新鞋没一会儿就变成了“大花猫”。裸露在外的手臂也被荆棘丛生的杂草划出了一条条印子,陡峭的山路累得我喘不过气,风从我耳边刮过,似乎也在嘲笑我的莽撞。我突然想起那句“好奇害死猫”,今天我的确是那只可怜的“小猫”。我心里想着要不然还是原路返回吧,可心底却有另外一个声音:你难道不想知道前面有什么吗?当然想了!然而,只有走下去,我才知道那里到底有什么!

于是,我整理心情接着前进,转过一个拐角后,竟然别有洞天:世人都知爱晚亭的枫叶红,却不曾知道在这条小路上,枫叶竟红得如此浓烈。大抵是无人来打扰,这里的枫叶格外茂盛,叶片硕大,红得野性、红得张狂。

此刻,我和爸爸完全忘了布满泥巴的登山鞋,忘了荆棘刺破的疼痛,我们听着潺潺的山泉水声,都觉得不虚此行。真是曲径通幽处,风景这里独好。

(第二层:第 3 - 7 段大意:讲述随着年龄增长,很多问题问不出答案,好奇心难以满足。以在岳麓山脚登山为例,“我” 因好奇一条隐蔽的羊肠小道,不顾爸爸的劝阻执意探险。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如鞋子弄脏、手臂被划伤、山路陡峭,但最终在拐角处发现别样美景。)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似有顿悟,又似有收获。原来,遇到不懂的事,问是一种方法,用行动去一探究竟,也可以找到答案。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然而,只有付出了汗水,才能找到答案。

我想,我还是那只好奇的猫,我要做也要做一只永远对世界充满着求知欲的快乐的猫!

(第三层:第 8 - 9 段大意:登山结束后,“我” 获得感悟,明白了除了问,用行动去探索也能满足好奇心,表达自己要永远做一只好奇又快乐的猫的决心。)

‌写作技法点拨】

设置悬念:文章开头提及 “好奇害死猫” 这一常见说法,与后文 “我” 因好奇获得有趣经历形成反差,引发读者对好奇心如何影响 “我” 成长的好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心理描写:在登山探险过程中,对 “我” 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如 “我心里想着要不然还是原路返回吧,可心底却有另外一个声音:你难道不想知道前面有什么吗?” 真实地展现了 “我” 在面对困难时内心的挣扎与坚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感同身受。

借事说理:通过详细描述登山探险这件具体的事情,最后自然地得出 “遇到不懂的事,用行动去一探究竟也能找到答案” 的道理,使文章的主题表达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避免了单纯说教的枯燥。

优化建议:

环境描写丰富化:在描述登山途中的环境时,可以进一步丰富细节。比如,对山间的植物、昆虫,或者山间弥漫的雾气等进行描写,增强环境的真实感,让读者更能身临其境,也能更好地衬托 “我” 在探险过程中的心境变化。

人物互动深化:在与爸爸的互动中,除了简单的对话,可以增加一些对爸爸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爸爸对 “我” 好奇心的态度变化,如爸爸一开始劝阻时的皱眉,后来跟随 “我” 时的默许眼神等,使人物关系更加立体。

主题升华拓展:结尾处对于好奇心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拓展,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相联系,比如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等,让文章的主题更具深度和广度,不仅仅局限于这一次登山探险的经历。

文章通过讲述 “我” 从小到大好奇心的发展历程,重点描述了在岳麓山选择一条羊肠小道探险并最终收获美景与感悟的经历,表达了好奇心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不仅可以通过询问,更可以通过行动去探索未知,满足好奇心,传达了要永远保持对世界的求知欲,做一个好奇又快乐的人的主题。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