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细雨轻吻的四月清晨,天空像被一块灰色的绸缎缓缓遮蔽,雨丝绵绵不绝,织就一幅朦胧的画卷。我独自伫立于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田埂之上,眼前是一片陌生而辽阔的土地,仿佛是大自然最原始、未被驯服的诗篇。
班主任的话语,如同细雨中的一缕轻风,在我耳边轻轻回响,告知我们此次插秧活动将计入期末综合素质评价。我低头凝视着自己那双崭新的运动鞋,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与无奈,仿佛能预见即将到来的泥泞与挑战。
“每人负责两垄地,务必在中午前完成!”农技员王师傅那洪亮而坚定的声音,穿透细雨,直抵人心。我接过一把沾满泥水的秧苗,每一步都踏得小心翼翼,冰凉刺骨的泥水瞬间漫过脚踝,校服裤腿紧紧贴在腿上,寒意与不适如影随形。我眉头紧锁,笨拙地模仿着旁人的动作,试图将秧苗稳稳插入泥中,然而那些嫩绿的秧苗却似乎与我有着不解之缘,总是东倒西歪,或是倔强地浮出水面,不肯安分。
“你这样插,可不行。”王师傅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我身后,他粗糙而温暖的大手轻轻握住我的手腕,声音里带着几分耐心与指导的温情,“要这样,用三根手指轻轻捏住根部,斜着插进去,再轻轻往上提一提。”我依言而行,果然,秧苗稳稳当当地立在了泥里,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王师傅笑了,眼角的皱纹因笑容而舒展,他语重心长地说:“干活啊,得用心,土地最诚实,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
雨势渐大,汗水与雨水交织着从额头滑落,我的腰已酸得直不起来,手指也被泡得发白,但心中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回想起家中阳台上那些因我疏忽而枯萎的盆栽,或许正是因为我从未真正用心去照料它们。
午后,雨歇云散,我竟破天荒地吃了三大碗米饭,捧着粗瓷碗,望着远处雨雾中若隐若现的青山,心中豁然开朗,终于领悟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王师傅蹲在田埂上,就着咸菜大口扒饭的模样,让我想起了在工地辛勤劳作的父亲,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不禁微微湿润。
如今,每当我路过学校的劳动基地,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凝视那片稻田。那片绿色,成了我最珍贵的记忆,它让我触摸到了土地的温度,也让我找到了成长的养分。那些沾满泥土的校服,那些起泡的手指,那些腰酸背痛的日子,都化作了青春最动人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