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感动
提笔,轻划,在油墨芬芳里,聆听笔尖与纸面的絮语。侧脸瞥见墙角挂着的一张张平展鲜亮的写作奖状,默念着顶处的名字,鼻尖泛过酸涩,眼旁一阵温热 ……
“ 爷爷,快报嘛! ” 稚嫩的声音于记忆中回响。那时的我不爱看书、惧怕写作,每每有作文任务时,便恳求爷爷报给我写。他嘴里流出一字,我便动一次笔,他停驻思忖间,我便笼罩在一片乏味的灰色之下。
刚上初中那会儿,有幸遇到了泰哥。 “ 要多留心生活,寻找素材! ” 在写作这曲折之路上晕头转向的我,从泰哥这一记 “ 鸣掌 ” 中猛觉光亮,决心循着这束光走向彼岸。
记得那次想写昙花,竟为了这素材特地去老家一处原野,在翘顶飞檐后的角落里找到童年里的那株丰腴。在那样清清朗朗的月光下,在那样平平凡凡的乡间一隅,漫长煎熬地等待后,我看见昙花突然绽蕾,花托如一捧掌心缓缓撑开,像一袭白裙悄然落下,中间的花蕊于清风中傲然挺立,散发出耀眼的生命之光。而不久之后,便是一朵的苍白如纸。我心底的情愫被隐隐牵动,思绪泉涌,言语倾落于纸,满怀激动地示以泰哥,却不料他眉头紧蹙,嘴角下沉: “ 不行,再观察,过程不够详细。 ” 一袭话如冷水把我从头至脚,淋个透湿。却在失望后被那凉意猛得激起,拼命回忆那个夜晚的绽放,果真又几番感触,便提笔静静书写,书写自己的心。
不经意间又忆起了那篇《不一样的父亲》。写作有些进步而沾沾自喜的我,本是自信满满地将作文递给泰哥,却只得了一排硬生生、冷冰冰的字迹: “ 重写!语言不形象,太平淡!要多积累多运用! ” 一字一字地,他的言语准确无误地打在我的心上。再次受到打击的我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杨二嫂 “ 圆规 ” 般的身形印在了心底,祥子饱受折磨的模样飘浮于脑海中 ……
一次次大幅度的修改,一次次重展新作,却一次次得到冰霜般的 “ 不行 ” ,又一次次于两个词语间斟酌,一次次自我认可与否定,一次次视渔网般笼罩的黑夜于不顾 ……
将作文再次递给泰哥时,他的眉头竟渐渐舒展,嘴角微微上扬,轻轻一甩衣袖,拍了拍我的肩: “ 小丫头还是不错的嘛! ” 轻拍刹那,望着泰哥脸上的会心一笑,望着那几张修改印迹遍布的作文纸,想着这些时日以来的揣摩思考、挑灯夜战,我的眼角流淌出一汪热泪,我知道那是一种感动的泪。
就这样,在创作的路上,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漫步、行走、奔跑。有时真情触发的习作被批评做作,我忍泪告诉自己:做自己的欣赏者 。 有时为了写真写好一篇素材,呆呆地看傍晚的天穹,是由红到橙,还是由黄到橘 ……
此时此刻,我的瞳孔之内,是密密麻麻、平实无华的文字;瞳孔之外,是拼搏奋进、甜苦相伴的岁月。
搁笔,停驻,伏案,轻嗅,在朦胧中,我再次望见那一张张或大或小的奖状,静静地、细细地品味那份被自己所触发的感动。
点评
文章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作者从依赖他人写作到独立创作的成长蜕变,通过与爷爷、泰哥的故事,以及自身观察、修改作文的经历,生动展现了写作道路上的酸甜苦辣。情感表达真挚,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将抽象的成长感悟融入具体事件中。不过,部分情节的过渡稍显生硬,比如从回忆爷爷代写作文直接切换到遇到泰哥,缺乏自然衔接;在描写写作细节时,对语言锤炼、素材积累等过程的刻画还可更深入,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拆解
1. 开篇营造氛围,引出回忆 :用 “ 提笔,轻划 ” 等富有诗意的描写,营造出写作的静谧氛围,由墙角的奖状触发回忆,自然引出下文对写作成长历程的叙述。
2. 回忆初始困境 :讲述小时候不爱写作、依赖爷爷代写的经历,为后文的转变做铺垫,点明曾经写作的困境。
3. 遇见导师,开启转变 :遇到泰哥后,接受 “ 多留心生活,寻找素材 ” 的教导,决心改变,开启写作成长之路。
4. 具体事例展现成长 :
◦ 以写昙花为例,详细描述寻找素材、观察花开过程,以及泰哥对作文的严格要求和自己的反复修改,体现写作中观察与打磨的重要性。
◦ 回忆《不一样的父亲》的写作经历,因文章被否,开始大量阅读积累,展现写作进步过程中的挫折与努力。
1. 多次受挫与坚持 :通过 “ 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被否 ” 的重复描写,突出写作成长路上的艰辛与坚持,增强情感张力。
2. 收获认可,情感升华 :作文最终得到泰哥认可,作者流下感动的泪水,此时的情感达到高潮。结尾再次回到现实,呼应开头的奖状,表达对写作历程的回味与感动,升华主题。
赏析
1. 情感真挚,引发共鸣 :文章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各种情感,如依赖爷爷时的无奈、被泰哥否定时的失落、获得认可时的感动等,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真实细腻,极易引发读者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成长路上的艰辛与喜悦。
2. 细节描写生动 :在描写观察昙花开放时, “ 花托如一捧掌心缓缓撑开,像一袭白裙悄然落下,中间的花蕊于清风中傲然挺立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昙花绽放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对泰哥表情、动作的描写,如 “ 眉头紧蹙,嘴角下沉 ”“ 眉头竟渐渐舒展,嘴角微微上扬,轻轻一甩衣袖,拍了拍我的肩 ” ,生动展现出人物的态度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作文水平的提升。
3. 叙事手法巧妙 :采用倒叙的手法,从现实中的奖状写起,引发回忆,使文章富有层次感;通过具体事例和反复强调 “ 一次次 ” 的挫折与坚持,将写作成长过程清晰呈现,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的蜕变。同时,以 “ 写作 ” 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主题明确。
仿写思路
1. 确定成长主题与线索 :先明确想要展现的成长领域,如绘画、音乐、运动等,选择一个与之相关的具体事物或经历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例如以绘画成长为主题,可将 “ 画笔 ” 作为线索,从最初拿起画笔的生疏,到用画笔描绘出精彩作品的过程,展现成长历程。
2. 设置关键人物与事件 :在成长过程中设置关键人物,如导师、朋友等,通过与他们之间发生的具体事件,体现成长的转折点和遇到的困难。比如学习音乐时,遇到一位严格的钢琴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多次比赛失败后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3. 注重细节与情感表达 :在描写成长过程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包括动作、语言、心理、环境等,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成长体验。同时,将自己在成长中的情感变化融入其中,如从最初的热爱、遇到困难时的沮丧、克服困难后的喜悦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 巧妙运用叙事手法 :可以借鉴原文的倒叙手法,从成长后的成果或感悟写起,引发回忆;也可采用插叙,补充与成长相关的背景故事。在叙事过程中,合理安排情节的起伏,通过多次受挫与坚持的描写,突出成长的不易与坚持的重要性,最后在结尾处升华主题,表达对成长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