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中,放火烧了赵家楼的匡互生,后来怎样了?

2024-04-27 19:06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083人

五四运动的诱因大家都很清楚了,主要是因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但没能像预期那样收回,而且还将被并转让给日本。这一消息让中国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于是导致了北京高校的学生运动。

1919年5月3日当晚,北京大学的学生骨干们,邀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在法科礼堂举行会议,决定在第二天——也就是5月4日这天,上街游行,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5月4日这天,学生们开始上街游行,声势浩大。下午,学生们涌入赵家楼胡同的曹汝霖住宅,混乱中,曹家被烧。史称“火烧赵家楼”。


1682821817436.png


第一个放火的人,有人说是梅思平,也有人说是匡互生。然而匡互生说的证据更为充分。


匡互生生于1891年11月,字人俊,号务逊,又号日休,湖南邵阳东乡长沙村人。他是一个激进的革命青年。辛亥革命时,曾跟长沙革命军攻巡抚衙门。1913年在邵阳中学读书时作文痛骂北洋军阀。


据后人回忆,当时学生涌入赵家楼胡同时,发现曹汝霖家的大门紧闭。匡互生便带头爬墙,翻到了院子里。后来的学生纷纷效仿。


北京高师学生刘薰宇曾经回忆说:“抵赵家楼曹汝霖宅,宅门紧闭,(匡)互生首先攀墙破窗而入。”


北京高师另一个学生周为群也回忆说:“学生群众走进曹宅,先要找卖国贼论理,遍找不到,匡互生遂取出预先携带的火柴,决定放火。被段锡朋所发现,阻止匡互生说:‘我负不了责任!’匡互生依然回答:‘谁要你负责任,你也确实负不了责任。’结果仍旧放了火。”


当时作为组织者之一的北大学生罗家伦,事后也很肯定地说,放火者不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而是北京高师的学生。


那么,这位五四运动的组织者、革命青年,五四运动之后,命运如何呢?


1919年夏天,匡互生就从北京高师毕业了。毕业后的他,回到了老家湖南,在长沙楚怡小学任教,当了一名老师。


后来,他又应聘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就是他在校期间,才主动聘请了当时在一师附小当教师的毛泽东到一师任教。


1682821953549.png


此后,匡互生又前往上海,与夏丏尊、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立达学社。


1925年春,匡互生在虹口老靶子路创办立达中学,是年秋,又在江湾租地建舍,改名为立达学园,增办高中,并设农艺科和艺术专修科。3年后学园开辟农场,学生从事养鸡养蜂和园艺,进行生产劳动教育。受国民政府农业部之委托,增办养蜂训练班,培养养蜂人才。


匡互生在立达学园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朱自清就曾说过,匡互生为了立达学园,倾其所有,学校仿佛就是他的“情人和独子”。


在办学期间,匡互生因长期节衣缩食,饮食起居不规律,造成营养不良、积劳成疾,不幸罹患上了肠癌。


到了癌症晚期的匡互生,难忍病痛的他不顾医生建议喝白兰地来活血,原因是白兰地太贵而拒绝再喝此酒。1933年4月22日,匡互生病逝于上海,年仅43岁。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