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刀锋》:一场追寻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精神之旅

2024-03-29 02:31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848人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

智者有云,得渡人稀。——《伽托•奥义书》

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毛姆将这句颇具东方禅意的话,用在了书的封面,从而阐释了“刀锋”这两个字的来源,同时也预示了寻求真理的道路漫长而艰难,需要跨越艰难险阻才能得到真谛。

《刀锋》的主旨在于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存在的意义的是什么?毛姆将这一浓厚的哲学问题作为写作动机融入到主人公拉里这场精神之旅。

作者毛姆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一位多产且成功的小说家及戏剧家。他的人生,甚至比戏剧还要多些看头:出身于富裕的律师,但父母不幸早亡,后被寄养在伯父家。毛姆先是学医,后致力于写作。一战时是前线救护车驾驶员,也曾做过潜入俄国的英国间谍,当然,他还是同性恋……

丰富的人生经历,给毛姆的小说增添了更多的故事性。写《刀锋》的时候,毛姆本人年过七旬,因此,这本书在写作技巧和思想艺术上也都无疑达到了很高造诣。

小说讲述的是一战后,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因为在军队中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由此踏上对人生意义和生命存在意义的精神探寻之旅。

1.小说通过拉里这一核心人物的成长和顿悟,透露了毛姆本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

拉里复员后,回到美国,一切看似俗世的美好都在向他招手。他有一位美丽并深爱他的未婚妻,当时的美国社会环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热潮,他原本可以到大学去深造,或者到朋友家的公司工作,并且稍作努力就能前途似锦。但是拉里并没有投身于这场热潮,而是为了寻找令自己困惑的人生答案,只身到巴黎游荡。

他在巴黎博览群书,随后漫游世界各地。为了平衡身体和灵魂的状态,他一边读书,一边干活。在煤矿做工,拉里结识了考斯第,接触了神秘主义思想,随后与考斯第一起游荡欧洲,在农家做帮工,体验生活。拉里抵达德国波恩期间,被恩夏姆神父带到修道院体验僧侣们的老教会教义,但是在那里他并没有被这一西方宗教信仰解开迷惑。

在这段精神探寻之旅的路上,拉里不怕吃苦,不怕与世俗想法和发展方向相背离,意志坚定,一边吸收知识,一边劳动,找寻那条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最后,他终于在印度受到《奥义书》启发,踏上了心灵自我完善之路。

小说以一战后作为背景,当时的美国经济空前增长,资本主义迅速垄断,人的物质欲望日益膨胀,而与此同时,东方文化和宗教提倡的追求自我完善和“以人为本”关注自我存在价值的思想让曾经游历东方的毛姆受益匪浅。

正如苏格拉底的经典名言:认识你自己 。战争中拉里的战友为救拉里而牺牲,朋友之死使他受到强烈的震撼,死亡使拉里对生命有了独特体验,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人存在的意义,开始认识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拉里在印度教的同样认识到:最崇高——尽管也是最艰难——的方式是通过知识去认识本体,达到自我完善的最高实现,因为获得知识的能力(人的智性)是人类最为可贵的能力。

他在印度的“师父”西里•甘乃夏告诉人们:脱离苦海并不一定要出家,关键是要摒弃掉一个我字,不夹杂着私心去做事情,能净化人的心灵,责任能为个人提供使其小我并入大我的机会。

印度教同样回答了拉里为什么会有恶,因为人的灵魂是轮回的,当人冲破了愚昧的藩篱,自己和绝对合为一体的时候,灵魂在尘世的旅行就会宣告结束。

拉里在道观待了两年,随即搬到山上的小屋,他准备在生日那天的黎明看看日出。也正是那一刻面对眼前的壮观景象,他竟然体验到了与绝对融为一体的片刻。

参悟到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后的拉里,并没有在真的大彻大悟后做一名隐士,他仍然渴求灵魂的轮回,认为只有当人看到人生的邪恶一面,感受到腐朽、死亡、疾病、年老、悲伤和幻灭感的时候,才会渴望从灵魂的轮回中解脱出来。

然而,拉里在那一瞬间同时明白,他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他热爱世间万物,不是因其自身,而是因为它们里面蕴含着无限。他想活过后,再活,再活,再活。他愿意去过各种各样的生活,不管他们多苦涩,多悲伤。因为只有这样一次次地活过,方能满足他的渴求,我的精力,我的好奇心。

罗曼·罗兰说:“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而我觉得拉里是“参透人生后,依然拥抱人生”。

小说最后,拉里将定居纽约,不为别的,纽约有丰富的藏书,他将试着到汽车修理行找份工作,等转遍了美国,看过了想要看的一切,攒够足够的钱,买下出租车,当个出租车司机,因为出租车会成为他心中托钵僧化缘的钵和手杖。

在毛姆生活的年代,人们被物质所裹挟,毛姆认为西方无数发明、工厂和机器还有它们所生产的产品都在表明是从物质中寻求快乐。但是快乐不在于你所拥有的物质多与少,而在于精神上的富有。拉里的精神觉醒之路,透露了毛姆本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理解和领悟。

2.《刀锋》中其它人物命运和拉里的人生境界作对比,同样说明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尘世的满足都是短暂的,而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生活才能获得持久的快乐和幸福。

小说中,毛姆的行文非常客观,依照第一人称叙述,毛姆既是其中的人物,用对话的方式呈现对方的所思所想,又是小说的作者,以其自然之眼观察小说里的人物。毛姆几乎对人物不做过多价值评判,他只是将人物平铺给读者。他现实的写作手法,给读者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由此,对人物的褒贬自然而然地呈现。

在《刀锋》中,除了对核心人物拉里的描写洋溢着赞美和喜爱,对其他人物的刻画上,他都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他们既有可怜的一面,又有可爱的一面,既有可憎的一面,又有可叹的一面,反倒使得小说人物更加立体饱满,更加栩栩如生。

只不过,与拉里的人生境界相比,这些人又都相形见绌。

拉里真诚、纯洁,崇尚精神生活;伊莎贝尔自私、虚伪,贪图物质享受。伊莎贝尔原本是拉里的未婚妻,在传统的美国家庭中长大,她接受了早已灌输给她的一切心条,钱意味着一切权利、地位和社会上的影响,一个人应该去赚钱,这显然是她一生所追求的。但拉里,却对钱提不起兴趣。两个人的性情不同,就像毛姆在小说中所说的:“你们俩像是两个一起去度假的朋友,只是一个想要去爬格陵兰的冰山,一个却要去印度的珊瑚礁钓鱼。很显然,是走不到一块儿的”。

拉里蔑视名利、执着地追求真理;艾略特却醉心于上流社交活动,苦心钻营结交上等阶级的达官贵人。社交是他的命根子,宴会与他休戚相关,一个人待在家里便是一种耻辱,这让他成了一个可悲的人物,死的时候无人问津。

拉里因好友的牺牲,意志坚定地踏上探求真理的艰难道路;索菲却因丈夫和孩子的死,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绝路。

即便如此,作者还是赋予了她们美好的一面,他们只不过是被尘世所困扰,在尘世中挣扎的人们。虽然毛姆在本书中强调人生最大的满足感唯有在精神生活中方能找到,但小说中的最后一段话却让我产生了另外一层思考:也许,人生的意义本就是我们活着的过程,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权选择度过这一生的方式和自由,赋予它属于自己的意义。

艾略特,成为社交界的名流;伊莎贝尔,在一个活跃而有教养的阶层里,获得了稳固的地位,拥有了一笔财富;格雷,有了稳定而又赚钱的工作,每天早晨九点到下午六点去公司上班;苏珊·鲁维埃,拥有了一个安全幸福的港湾;索菲,悲壮的死;拉里,寻得了快乐。

不知道这究竟是毛姆的讽刺意味,还是他本人真真正正的想法: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得偿所愿。

而这,不正是人生百态,云云众生相么?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