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功罪说运河,试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024-04-27 06:09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311人

隋炀帝在二十四史中,无疑是坏皇帝的代表人物,他也往往成为历代皇帝教育太子的反面教材。但是他在位期间所做的一件事情,至今仍让人褒贬不一,又说是造福百代的,又说是好大喜功的,有说是利在千秋的,也有人说是劳民伤财的,这件事就是--开凿大运河。那么隋炀帝为什么要挖这么一条人工河?它究竟是对是错?对当时和后世又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就来简单的讨论一下。

在没开始讨论以前,让我们先来拜读两首诗,这两首诗正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描写这条河的。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引自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引自皮日休《汴河怀古》)

为什么要引用这两首诗?就是想和大家说的是,不只是在今天,其实在很长时间以来,对这条河都是存在着争议的。我们先来讲讲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第一个原因。

微信图片_20191104195754.jpg

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沟通南北。隋炀帝时期,隋王朝所倚靠起家的关陇地区,农业生产已然衰退,而江南地区却经过东晋、南朝二百七十多年间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已经成为了富饶之区。这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逐渐的转移到了南方。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引自《宋书·孔季恭传论》)

隋王朝的经济中心虽然南移,但是它的政治、军事、文化重心,却仍旧在北方。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地形,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所以中国的长江大河,也大都由西向东流入大海,这就是所谓的“天下无水不向东”的意思。

然而从东汉末年开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的连续战乱,使得南北之间的交通,从来就没有好好的整顿过。所以隋王朝统一之后,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历史任务,就是必须把南方的经济重心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

在这种新的客观形势下,沟通南北的运河大工程,就应运而生,这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即使隋炀帝不去开凿,也一定有其他人出来开凿这一条联系南北的新河道的。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而修筑的水利灌溉工程。

其实隋王朝从隋文帝时起,就很注意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尤其对运输山东之粟来接济供应关中一事,是更为关切的。文帝鉴于当时转运艰难,早在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就命将作大匠宇文恺开凿了广通渠,后来为了避讳杨广的的讳而改为了富民渠。

“渭水多沙,乍深乍浅,漕运者苦之”(引自《隋书・苏孝慈传》)

“率水工凿渠,引潤水,经大兴城东至滝关,三百余里,名日广通渠。转运通利,关内赖之”(引自《隋书・食货志》)。

开凿大运河的过程

隋代运河的开凿,可以分成五段,上面讲到富民渠,可以说是运河的第一段。

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了第二段,这第二段就是通济渠。在通济渠开凿以前的汴河,是由黄河流至开封以东的雍丘(今河南杞县)附近,就向东流到了徐州,再转折向南流,然后和泗水一起流入准河。这段运河开凿以后,汴河由黄河流至雍丘一段,就完全和旧日的汴河河道相同,但到达雍丘附近后,就直接从东南流到泗州,注人准河。这样,南北水路的运输线就大大地缩短了。

“发河南、准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复自板渚(板渚在虎牢东)引河历荥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汴;又自大梁(今河南开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引自胡三省注《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

在隋炀帝所开凿的运河中,这是最重要的一段,它把黄河和淮河联系起来,河渠修的河道宽阔,而且旁边还修筑了了御道,种植了榆树和柳树,供隋炀帝游玩。

“通济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二千余里,树荫相交”(引自《大业杂记》)。

千古功罪说运河,试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第三段是山阳渎。炀帝在大业元年,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所开的渠道邗沟的基础上,加深加宽而修成的,长三百余里,宽四十步。它把准河和长江连接起来。

“又发准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今江苏淮安)至扬子(今江苏扬州南)入江"(引自《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

第四段是江南河。隋炀帝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将旧有的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至余杭(今浙江杭州)河道,加深加宽,使长江和钱塘江联结了起来。

“敕穿江南河,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八百余里,广十余丈”(引自《资治通鉴.隋大业六年》)。

“自京口抵钱塘,梁陈以前不通漕,至隋炀帝始凿渠八百里,皆阔十丈,夹冈如连山,盖当时所积之土。”(引自南宋陆游《入蜀记》)

第五段就是永济渠。隋炀帝于大业四年,召集民夫疏浚沁水下游,南达黄河,在沁水下游则向东开道凿渠,拦截住沁水和清水、淇水,不让它们流入黄河而流入白沟,加大白沟的流水量。漕运就是由黄河入白沟,到达今天的天津市附近,再由卫河转入潞河,直达涿郡附近。这一条渠开凿时因疏浚旧道,工程浩大,丁男不够,就开始征发妇女服役。这一条河后世称之为北运河。

“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治蓟,今北京)”(引自《隋书・炀帝纪》)。

大运河对当时以及后来社会的影响

那么这条当时费尽了人力物力的大运河,对于当时和后代,又有什么影响和意义呢?

第一,这条运河通运以后,它把黄河、准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从此大大地缩短了南北的距离,便利了南北的交通。

第二,它使南北物产的交流有了通畅的渠道,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以后沿运河的干线上,兴起了许多商业城市,这些城市都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而繁荣起来,通济渠南端的扬州(江都),便逐渐形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第三,它还使继隋而兴的唐宋王朝,由于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密切而愈趋稳固,从而也加强了全国的统一。(以上观点来自于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关于大运河对后代的影响,更是非常巨大的,在中国尚且没有海运以前,在内地的陆上交通,一直到清代,运河一直是国内沟通南北的大动脉。运河在经济上的积极作用,唐、宋时代的人已经作了高度的评价。下面简单的举几个例子。

“炀帝…开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闻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触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引自《元和郡县图志.河阴县》)

“隋之疏淇、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引自皮日休《汴河铭》)

“遂念隋大业间所以浚辟使达于扬子,不过事游幸尔。…今则每岁漕上给于京师者数千百艘,舳舻相街,朝暮不绝,盖有害于一时,而利于千百载之下哉!”(引自卢襄《西征记》)

开凿大运河对当时人民的危害

以上这些论调对隋王朝的开凿运河基本予以肯定,这一点基本也得到了史学界的认可,这里不做赘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隋炀帝在大运河的开凿过程中,无论通济渠还是永济渠,都动员了上百万的民夫。以通济渠为例,它在大业元年三月开始动工,当年八月就通航了。再说永济渠,它在大业四年正月开凿,也不到几个月也通航了。这样巨大的工程,以当时的生产力,这么快的时间完成,一定是在官吏的严厉监督赶工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的,不可避免地会给人民带来了很多苦难。据《开河记》记载,当时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地劳动,受冻挨饿,加上疾病侵袭,死亡的人数在半数以上。

而且我们也不能否认,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虽然主要是为了加强统治和榨取江南人民,但是也带有便于他本人巡游享乐的动机。

微信图片_20191104195815.jpg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他在下令开凿通济渠的同时,派官史往江南造龙舟及各色船只数万艘。同年八月,通济渠这一段运河刚凿通,隋炀帝就带了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并十二卫禁卫军士,浩浩荡荡,乘舟前往江都。

隋炀帝所乘坐的是四层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皇后所乘的翔螭舟,制度稍小,华丽无异。此外还有浮景、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板爚、黄篾等数千艘。共用挽船夫工八万人。拉帝、后、妃、嫔、亲王、公主的挽夫有九千余人,称为“殿脚”,“皆以锦彩为袍”,“执青丝缆(拉纤绳)挽船"(取材自《资治通鉴.隋大业元年》《隋书食货志》)。

不仅如此,另外还有有平乘、青龙、艨艟、艚、八權、艇舸等数千艘,分载十二卫禁卫军士以及兵器幕帐,由兵士自己轮番牵拉,不给挽夫。

“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騎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丰办者加官爵,阙乏者请至死,多者一州至百與,极水陆珍奇;后宫厌饫,将发之际,多弃埋之”(引自《资治通鉴.隋大业元年》)

隋炀帝这样的穷奢极欲,以大运河的交通便利,供其游玩享乐,不仅加重了人民的额外负担,浪费了许多的国家物资,所以才有了晚唐诗人李故方的这首名为《汴河直进船的诗》: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脂膏是此河!

是啊,大运河虽然沟通了南北,加速了隋唐时代及其以后的经济发展,但是它在当时也确实是“取尽脂膏是此河!”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