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古诗词纵深突破《桂枝香·金陵怀古》

2024-04-29 00:34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83人

原文: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突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2.下列对词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临……初肃”三句,不但交代了地点和季节,而且选择了登高远眺的视角来生发全词感怀。

B.“澄江”“翠峰”两句总写金陵山水,绘出广阔背景;而“归帆”“酒旗”则是对景物相对具体的描绘。

C.“念往昔”一句,由所见过渡到所想,总领下阕,表现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金陵和六朝的向往之情。

D.“门外”写大军压境,“楼头”写统治者荒淫,这里是对陈后主因沉溺于享乐而导致亡国历史的感叹。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B.“千里澄江似炼,翠峰如簇”描绘金陵图景,既有平面铺展,又有立体呈现。

C.作者在上阕以“残阳”意象奠定悲伤基调,引出了下文对六朝灭亡的感慨。

D.“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过渡到登临所想,使上下两阕紧紧相连在一起。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怀古,揭露了六朝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对其兴亡发出意味深长的感叹。

B.“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句写景极妙: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C.“至今商女”等句化用杜牧诗句,感叹以商女为代表的普通人不知亡国恨,对其表现出失望之情。

D.本词有描写,有议论,寄托作者对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有着宋人以散文入词的特点。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以“登临送目”统领全篇,“初肃”暗合“晚秋”,奠定了秋高气爽的欢快基调。

B.“澄江似练”“翠峰如簇”采用比喻,把长江比作白绢,把群峰比作箭头,意境开阔。

C.“归帆”“酒旗”暗写来往的行旅,人事匆匆,描写由远及近,由景到人,画面生动。

D.“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构图精巧,充满意趣。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中,“彩舟”“星河”色彩丰富,“云淡”“鹭起”动静相宜,词人认为便是图画也难以完备地展现出这肃爽的金陵秋景。

B.下阕中,词人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而导致国家覆灭,继而责怪商女之流不知亡国之恨,自己亦陷入对兴亡荣辱的慨叹中。

C.全词用典贴切,如“千里澄江似练”,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写出了长江的澄澈之美。

D.全词上阕写景,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初”字吟味,“肃”字点醒,笔力遒劲;下阕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情兼有议论。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三句,开门见山,表明时地,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字领起,“初”字吟咏,“肃”字点醒,无限涵咏,皆从此始。

B.上片“似、如”二字运用比喻手法,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C.下片追古思今,直抒胸臆,“念往昔”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D.本词立意新颖,境界开阔,风格高峻,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正体现了词的发展在进入慢词之后,以散文入词出现的特点。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澄江似练”,“千里”两字上承“登临送目”登高远望,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全景描写。

B.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所见,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意境开阔,确是一幅优美的金陵风景图。

C.“念往昔”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感慨的是六朝竞逐奢靡繁华而至于灭亡。

D.“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两句转向议论,作者同古代文人一样登高怀古,面对历史兴亡荣辱发出深沉的感慨。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首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上阕金陵晚秋壮丽之景,并为全词开拓出高远的视野。

B.“澄江似练”与“翠峰如簇”对仗工整,构图上既有江的曲线绵延,又有峰的散点铺展。

C.“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一句,写江上云雾笼罩,舟行其中;天空星光灿烂,白鹭高飞云霄。

D.词的上阕写词人眼前所见景色,美不胜收,难以尽述,因此以一句总赞“画图难足”收束。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高远望,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景象开阔高远。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B.“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拓宽视野,成为画面点睛大手笔。

C.“念往昔”六朝古都,多少繁华付诸流水,更何况一身荣辱?诗人借古抒怀,既有对亡国悲剧的叹惋,也抒发了词人自己登高临远宠辱皆忘的人生境界。

D.“门外楼头”“至今商女”“后庭遗曲”,全词多处引用历史典故、化用前人诗句,丰厚了诗词内蕴,寄托了诗人襟怀报负,突出了词人登临怀古的意旨。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上片衰败的秋景与下片六朝的繁华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无限慨叹。

B.“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以比喻的手法写出江面明净、山峰挺拔。

C.“谩嗟荣辱”陈说空谈兴亡荣辱其实没有意义。

D.作者关注国家前途命运,要通过奋起变革避免重蹈覆辙。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千里”“翠峰”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13.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写作者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萧索。

B.上片中描写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C.“千古”二句,写出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既慨叹朝代的兴亡,又跳出了荣辱的小圈子,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找到了历史的教训。

D.“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出了六朝的风云变幻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寄寓着作者的兴叹。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直抒胸臆,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在一起,寄托了作者对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晚秋”点明登临季节。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

C.作者列举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体现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上片以写意为主,诸种景观描写虚实相生,描绘金陵壮丽景色。


1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翠峰如簇 :聚积

B.千里澄江似练 :绸缎

C.但寒烟衰草凝绿 :但是

D.征帆去棹 :船桨


17.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三句,点出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为全词设置出悲凉的气氛。

B.上片末三句,以水中的彩舟,江洲中的白鹭,展现了金陵多姿多彩的美景。

C.下片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结上片内容,并引起下文。

D.下片中“繁华竞逐”四字道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A  6.B 7.C 8.D 9.C 10.C

11.A 12.D 13.C 14.D  15.D 16.C 17.C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