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的所谓勤奋,才是你失败的真正原因

2024-05-16 14:15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388人

早出晚归地上学,周末也不休息,奔波在各个辅导班。每天晚上也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一直在看书学习,直到深夜。

久而久之,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自己。一到考试傻眼了,我娃成绩咋这么低?明明很努力呀!

现在家长们对孩子学习要求高,很多孩子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做出一副勤奋的样子,但其实,只是出工不出力的"伪勤奋",甚至不少学生都不知道自己正在无形中偷懒。

我想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思维懒惰。不要奢望用肢体勤奋掩盖思维懒惰,那将导致最可恨的结果:瞎忙。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这其实是很多年轻人的状态,他们盲目的自信,以为可以用肢体上的勤奋,掩盖思维上的懒惰,以致于终日瞎忙,陷入了低成长的陷阱。其实,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肢体的勤奋上。希望读完这篇文章,能够让你避免成为一个终日瞎忙的人。

01 我所说的勤奋分两种

学习不理想只有一个原因:懒。我所见过靠谱的学习者,没有一个是不勤奋的。

我所说的勤奋分两种,一种是肢体勤奋,这个很明显,从他的工作时间、效率就可以看得出。(我不详细阐述并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它的重要性太明显了。)

另一种勤奋是思维上的勤奋。为什么一些人不爱思考呢?因为思考根本表现不出他们的努力啊!脑力勤奋是一种别人看不见的内部活动。而体力勤奋,别人很容易看得见。所以,很多假努力的伪学霸都喜欢在课堂上抄抄写写,做满笔记。

却还是一脸疑惑:为啥坐我隔壁的学霸从来不做笔记,却考得比我好?

低质量的勤奋,就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很刻苦,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就拿学习来说,从晚饭后到半夜十一点,你给自己塞了满满的单词、公式定理、历史年份,却没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无用功。你看了教辅排行榜,学霸笔记、教材详解、5年中考3年模拟,你一个也不舍得放过,却没有细细品尝这些教辅里经典例题的详解考察知识点,更别提一一消化。这样毫无目的的忙碌和效率是有着云泥之别。整天只知道忙忙碌碌来学习的人,事实上可能只处于一个毫无效率的盲目忙碌状态。

学习的路艰辛,四体不勤的人根本不能称之为学习,但凡真正开始学习,然后死掉的人,大多是因为思维上的懒惰。

02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但很多人往往会忽略思维上的勤奋,并拼命靠肢体上的勤奋来弥补。学习常见这类情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方法不对

应试教育下学生学习总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于是每天只睡5个小时,做大量的习题却不知道总结,只追求量多。为了做题而做题的学生,并没有深入到学习的核心去,是内心浮躁和功利性强的表现,应当修正。认为如果自己不勤奋,肯定学不好。这是一种带有原始上进心态的勤奋,只需要调整方法,便会成为真勤奋。

这需要及时调整方法,步步为营,扎扎实实,把每一套自己做过的题全部学会,碰见不会就问同学、问老师,不留任何漏洞。做过的错题经常翻看、总结,加深印象。不久之后,你将发现自己是一个知识体系极其完善的"独孤求败"。

2、缺乏时间管理

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并且总是会有精力充沛和精疲力尽的时间段。所以,并不是所有时间都适合高强度学习的。然而"伪勤奋"的学生根本不考虑自己的精神状态,只是一股脑地往前冲。真的是活该考不好!

下面是一位"勤奋"学生的一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开始埋头进入学习状态。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饭、午休、洗漱的时间,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了。吃饭基本上是靠吞的,尝不出什么味道来。

下了晚自习回到寝室,在昏暗的台灯下接着用功。即使已经精疲力尽,一天不刷够一定量的题是不可能安心躺下来睡觉的。然而,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刷题,必定耗费更多的学习时间,影响作息。

睡眠不足,上课打瞌睡是一定的,这样就错过了老师讲授的知识点,下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成本去弥补;疲倦状态下听课,总有很多疑问,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着熬夜;然而长期熬夜,会导致大脑的认知能力下降,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从而陷入低水平努力的怪圈!即使勤奋到感天动地,那又怎样?结果终将不尽人意。

3、不愿意把一件事情想透彻

进行逻辑缜密的思考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掌握足够的基础信息(包括额外学习知识来构建必须的理论基础),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不断推敲每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很多人会在这个过程中轻易采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并忽略有矛盾的逻辑关系,最终导致结论错误。把事情想透彻,就是抓住事情的本质。

4、畏惧外界评价

为了不被老师家长认为自己懒惰,被人认为是败家子或坏学生,每天假装很努力学习,熬夜做大量习题,就是为了和同学家长讲起来时能有证据证明自己很勤奋。从不管自己的身体是否吃得消,知识点是否已经掌握。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熬夜学习不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可以适当晚点睡觉,但如果熬夜导致第二天颓靡就没必要为了给人营造一种勤奋学习的状态来欺骗别人折磨自己了。如果不懂得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习题做得再多也是没有用,倒不如精做习题,举一反三,没必要一做题量来安慰自己,忽悠别人。

5、 思维惯性

当别人提出反对意见或挑战时,是否不假思索就反驳?或者你已经学会了谦卑的姿态,习惯性地接受/忽略?

对反对意见或挑战的分析,不仅需要套用在自己的逻辑框架下分析,还应尝试打破自己的逻辑框架,尝试用对方的逻辑框架来思考,分析其逻辑的合理和矛盾之处。

重构逻辑框架(俗称毁三观)的过程十分复杂,你要尝试去理解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但它会让你的逻辑框架更明确,更牢固。打破惯性思维,就是思维的自我检修。

6、 放弃独立思考

对"权威信息"不加甄别地采纳,放任自己的思维被引导,这是最危险的情况。

原本不应在本文中涉及针对某方的批判,但不得不提出,中国的教育方式在彻底摧毁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它固然在教给我们技能,但同时在弱化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

独立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迷茫。

7、不专注

1911年10月,有两位探险家同时瞄准南极点这个处女地。他们分别是挪威的阿蒙森和俄罗斯的斯科特。他们同时分两路出发,竞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荣誉。 在途中,阿蒙森一直坚持持续推进的原则,好天气不会走太远,以免筋疲力尽,恶劣天气,不会停,保持进度,他的探险队,每日的行程控制在15-20英里。另一队则完全相反,天气好时,全力以赴,天气不好,躲在帐篷里抱怨鬼天气。当年12月15日,阿蒙森成功将挪威国旗插在了南极点,而科斯特探险队的5名成员在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在严酷的南极雪地上探险,抱着侥幸心理,期待好天气,根本没有生存的可能。只有在失控的环境中,保持自制力,专注于自己的计划,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他们的秘笈是专注。每件事都可能因为专注而变得伟大。当以一心行万事,聚焦一点,持续发力,将缔造奇迹。

 03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升级

大多数人从学校开始,就习惯了被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计划牵着鼻子走;到了工作单位后,被上级的指令与监督驱使着行动。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学习与被动思考。本文开头故事中的李四就是这么一个人。釆取这种被动的学习与工作方式的人,亦步亦趋,跟着别人的思维走。既没有偷着懒,一样的累得像狗;又做什么都做不好,做不到位,内心充满压力感。而主动学习不是这样的。我注意到那些学校中的一些学霸,他们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节奏,以自学为主。在他们眼里,学校统一的学习计划与老师,只是其中之一的辅助途径。我见过一位高中学霸,高一就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

伯特兰·罗素说:"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观察我们身边不少看似勤奋的人,却混得不行,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低效勤奋者"。 "低效勤奋者"有两个特征:不愿深入思考,釆取低级思考。这就导致他们做事效率低,效能低,成长慢。

"低效勤奋者"之所以不愿深入思考与釆取低级思考,是因为这些人不会深度思考。学渣与学霸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深度思考。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让我们无限的探究下去,从而帮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所以,深度思考的关键就在于向自己发问,而且常常不是只问一个问题就结束,而是持续的问下去。 比如:当你要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你可以先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然后再一层一层的问下去。

想要真正勤奋努力起来,那么就不要三分钟热度,为了你的目标,坚持下去!生活从来不是公平的,有些人的起点高一些,有些人就要低一些。可是啊,生活还是会对勤奋努力的人好一点。改变命运的因素很多,勤奋,肯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为勤奋的人虽未必成功,不勤奋的人却必定不成功。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