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冲刺: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模板

2024-04-20 02:51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735人

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模板

 

一、材料题:

1.内容、表现、措施类:答案基本都在材料中,依据问题分值,根据材料逐点概括即可;

2.特征、特点、趋势类:特征、特点的答案来源于材料,但不等同于材料,需先找到材料中的内容表现,然后进行深化挖掘,概括出其内在规律;趋势类作答时需注意答案为动态语言,即“从什么到什么,或…”。

(1)叙述历史事件类的特点:(如丝绸之路)

历史悠久(特别是材料中有“从…就有了;早在时期就”等);②范围广;

内容广泛;方式:和平或武力;影响深远等。

(2)政府措施、制度、方针类的特点:

中央主导与地方自主相结合;统筹兼顾(城乡、工农业、中央与地方、集体与个人等);逐步推进(阶段性);典型示范;立法保障;逐步形成体系,制度化;影响深远等。

3.比较异同类:答案全部来源于材料,相同点写一起,不同点分别概括,注意指代明确。

4.背景、条件、原因类:答案主要来自所学知识,材料中也会偶有涉猎,答案要点以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为主要方向,但不绝对,也可以包括科技、军事、外交、内外因、主观人为因素等。

(1)中国古代史事件的背景原因: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社会矛盾的尖锐(根据材料中时空加以描述);

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发展;或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及影响(根据时空加以准确描述)。

(2)中国近代史事件的背景原因:

政治:

内: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等)统治的腐朽,阶级矛盾激化;

外:外来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根据时空准确描述)。

经济:

内: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时空准确描述);

外:商品输出或资本输出的不断加深,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时空准确描述)。

思想:

内:林、魏新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等的影响(根据时空准确描述);

外: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启蒙思想)

(3)中国现代史事件的背景原因:

政治: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的正确领导。

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进思想的指导。

(4)世界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世界史材料题主要考察世界近现代史为主):

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完善;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市场阶段;经济全球化时期)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5.结果、影响、评价类:答案基本全部来源于所学知识,需做到全面、辩证;

6.认识、借鉴、启示类:开放式、发散式问题,通常位于最后一小问,3—5分,答案不固定,需做到“三观正”,言之有理即可,答题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即“表明立场:好还是坏”“具体阐述:好在哪里,有什么问题”“怎么做”。

二、论述题:(送分题到送命题)

答题规范:三段论,即总分总关系。

1.论题:有观点或结论的标题

(1)基本要求:

第一保证是论题:陈述句,绝对不可以是问句,字数不要太多尽可能是一句话;

第二保证是正确的论题:符合唯物史观,正角度,切记标新立异;

第三论题要做到观点明确:对材料所述事物有明确看法、认识、态度;

第四论题要尽量做到宏观:站位高,便于后面的论述;

第五论题最好是单向角度:减少全面或辩证表述,如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等。

2)如何得出论题:

第一种:材料所述为单一事件时,可从事件的原因、过程、影响三个角度出发,概括得出论题;

第二种:材料所述为多种事件时,可从事件关系角度概括得出论题。

(3)非论题、观点类论述题

评析观点类:需要表明对材料中作者观点的看法,赞成或反对,严禁自行概括观点或论题;

故事情节、历史现象、概述评价类:新三段论,故事情节及材料中原文;历史现象主要指专有历史名词或重大历史事件;概述评价:概述主要包括事件背景及过程,重点为背景,其次为过程;评价:需要全面。

书评、解说词、新闻稿、广告词类:主要考察根据历史知识的文学写作能力。

找出错误、改正并阐述理由类:新三段论,根据要求作答即可。

图片信息类:近年较为少见。

2.论述、论证或阐释:

本部分主要原则为史论结合,即根据自己所概括的观点或论题列举史实,描述完史实结合自己的观点,让所列举史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证明自己的观点。本部分答题时切记看清题目要求(如用世界史史实、中国史史实或中国古代史史实作答,或用中外史实、正反史实作答),解答时最少列举两个史实,分段论述。另外,论述时忌讳采用分点作答,分段即可,整体答案以小论文方式呈现。

3.结论部分:

本部分为本题最终目标的体现,为点睛之笔,主要体现论从史出,需要对自己论题(观点)进行重申,不可简单重复,力争有所提升。要善于运用“综上所述、由此可知”“总之”、“所以”等过渡性的连接词。

三、选做题:(以改革和人物为主要作答方向,战争虽然命题角度集中,但不提倡选择)

1.改革类: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改革的背景原因(为什么改);内容表现(怎样改);结果影响(改的怎么样)和认识评价(对改革的认识)。

(1)改革的背景原因:答案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少数题目全部来源材料),解题时根据材料信息确定时空观念,主要分析角度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即内因、外因及改革者的主观因素(另需要注意题中所进行的改革,是因为在此问题上存在问题,解题时需要根据分值设置灵活把握)。

(2)改革的内容表现(更多问改革的特征或改革前后的变化):答案全部在材料中,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概括即可。

(3)改革的结果影响:本部分问题答案主要来自所学知识(部分题中材料也会有所涉猎),需要掌握运用结论性的语言;

例如:

政治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政治清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促进科技文化交流与发展等。

经济改革: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等。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