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党制的演变历程

2024-05-19 14:24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317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政坛似乎一直是由共和党与民主党这两个政党轮流执政,那么是不是由于美国宪法明文规定只能由这两个党执政呢?又或者这两个党利用自己的势力合力打压呢?事实上美国宪法从未明文规定美利坚合众国实行两党制。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大大小小的政党一共有一百多个,除了共和党与民主党之外还有茶叶党、宪法党、进步党、绿党、中间共和党、美国社会党、自由意志党等等。严格意义上说美国200多年没有第三个党当政是不准确的,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一直是两党制。这两种说法的区别何在呢?从需要从美国的政党制度产生及其演变历程说起。

在美利坚合众国刚成立之初是不存在党派轮流执政的情况的——当时美国的联邦政府是由华盛顿等开国元勋直接领导,这时美国联邦政府的制度尚处于完善过程中,当时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一致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和谐一致的、不存在党派纷争的国家。他们眼中的政党代表小宗派或小集团的利益,党派行为与腐败阴谋等直接挂钩,所以当时的美国政治并不是政党活动的天下。不过有人的地方总是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的,很快美国政坛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念:一种主张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国家,另一种则主张尽可能维护各州相对独立自主的权利。正是这种观念上的分歧使当时的美国政坛实际上分化为两派政治势力,尽管一开始两派都不是以政党的名义进行活动。

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时任华盛顿政府财政部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及其支持者拥护联邦宪法并自称“联邦党人”。严格意义上这时的联邦党还并不是一个真正组织架构严密的政党,而仅仅只是汉密尔顿拉拢了一群拥护联邦宪法的志同道合之士形成的一个小圈子。一开始联邦党着眼于经济问题——他们试图通过建立中央银行对全国经济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发展到后来他们开始主张削弱各州的自主权。这样的主张自然遭到了那些希望保留各州自治权限的人不满,于是后者组织了民主共和党与之分庭抗礼。

微信图片_20200111153215.jpg

1797年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当选总统,当时的人们谁也没预料到约翰·亚当斯会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联邦党总统:1801年联邦党在总统大选中败给了民主共和党的托马斯·杰斐逊,联邦党转而以在野党的身份批评杰斐逊的政策。1804年联邦党领袖汉密尔顿去世后该党日渐式微,直到1815年瓦解,就此退出了美国的政治舞台。主张加强联邦权力的联邦党的瓦解使主张保留各州自主权的民主共和党在美国形成了一党独大的局面,然而民主共和党内部的矛盾却已在悄然滋长:1825年民主共和党内部发生了分裂——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昆西·亚当斯新成立了国家共和党。1828年原民主共和党内部剩下的另一派在安德鲁.杰克逊的带领下出走并建立了民主党,这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美国民主党。同年安德鲁.杰克逊当选美利坚合众国第7任总统,民主党正式执政。

在安德鲁.杰克逊之前美国已经历了乔治·华盛顿、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詹姆斯·门罗、约翰·昆西·亚当斯6任总统,而这6任总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成为总统前都出自弗吉尼亚政界。尽管这6任总统的上台都需要通过选举,但在那个年代玩选举是需要政治资源和经济基础的,所以这6任总统无一不是出自政治世家,以致于这6任总统执政时期被后来的美国人誉为“弗吉尼亚王朝”。安德鲁.杰克逊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打破政治世家垄断政坛的平民总统,他的上台标志着美国政治开始由精英政治向平民政治转型。杰克逊上台后立刻开始启动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为顺利推行改革就有必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因此杰克逊在美国历史上也是一位以独断专行著称的总统。美国建国时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然而杰克逊任内成功控制了国会的人事变动,让内阁成为总统的听话班子。杰克逊在自己的整个任期内先后使用12次宪法赋予的总统否决权,从而使自己大部分意愿得以顺利落实。

美国的联邦制国家性质使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问题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美国早期历史上由于尚未形成一套使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能协调运作的成熟机制,因此各州之间围绕央行、关税、蓄奴制等问题一直争议不断。杰克逊任内主张扩张联邦政府权力和主张限制联邦政府权力的两派政治势力之间的争议集中在央行问题上:美国最早的央行是汉密尔顿领导的联邦党人打造的产物,其目的就在于统合全国经济,这自然遭到反联邦党人的抵制。在两派在争执下第一合众国银行被获准试运行20年,结果20年期限届满后两派政治势力围绕央行的争议依然激烈,以致于央行停办了4年。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混乱的状态,大家感觉还是需要有一个央行对全国经济进行约束和总揽,于是1816年第二合众国银行再次获得试运行20年的权限。这时美国国内围绕央行的争议依然是激烈的,反对派只是同意央行试运行20年,那么20年后呢?尽管第二合众国银行的20年试运行期要到1836年到期,然而杰克逊老早就公开表示:自己不会允许央行在合约期满后继续存在。问题在于:美国毕竟是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尽管杰克逊是一个强势总统,但合约期满后央行能否继续存在还是需要经由国会决定。

当时国会里有一个名叫亨利·克莱的议员四处活动,最终使国会通过了延长央行合约期的议案。美国宪法赋予总统一项特权:如果参众两院的议案不是超过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通过的,那么总统可以行使否决权。上文已提到杰克逊整个任期曾先后12次行使否决权,而这次央行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杰克逊通过行使否决权使亨利·克莱等人在国会通过的议案变成了废纸,而亨利·克莱也并未就此罢休。亨利·克莱早就对杰克逊的铁腕和专断不满,以致于他和他的班子早就称呼杰克逊为“国王安德鲁一世”。美国的独立建国本身就建立在反对专制王权的基础上,亨利·克莱等人这样称呼杰克逊显然是在表明一种反对态度。亨利·克莱认为他们有必要成立一个反对“国王”的政党:1833年国家共和党陷入困境,亨利·克莱等人趁机组建了新的名叫“辉格党”的政党,解散了国家共和党。1841年威廉·亨利·哈里森当选总统,辉格党正式执政。1841年4月4日威廉·亨利·哈里森病死于任内,政权重回民主党之手,1848年辉格党的扎卡里·泰勒当选美国总统。19世纪50年代辉格党因为在蓄奴主义与反蓄奴主义之间摇摆,最终陷入分裂,逐步被边缘化。辉格党的边缘化为一个新兴政党的异军突起创造了有利条件:1854年2月28日一个旨在反对奴隶制扩张和拥护自由土地的新政党——共和党在威斯康星州里彭的公理会教堂成立,其成员主要是辉格党和民主党内部的反蓄奴主义者。当时由反蓄奴主义者组成的共和党的核心宗旨就是两个字“自由”:自由的国民、自由的土地。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他们是蓄奴制的反对者,与此同时他们也是联邦的支持者——他们认为:州权不宜过大,所有州都该紧密团结在中央政府周围,保证联邦的统一,坚决反对分裂。

到1855年末美国北方各州都成立了共和党组织,共和党的阶级成分十分广泛:北方工商业资本家、中产阶级和工人、北部和西部的农场主、农民和废奴主义者都成为了共和党的支持者。异军突起的共和党一举打破了此前民主党和辉格党并立的局面。1856年大选后辉格党已彻底不复存在,这年6月原辉格党成员亚伯拉罕·林肯被共和党代表大会提名为联邦副总统的候选人。1858年6月16日林肯在同民主党提名的道格拉斯竞选总统时发表演说:“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这座房子倒塌——但我确实期望它结束分裂状态。它要么全部变成这一种东西,要么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要么反对奴隶制的人将制止奴隶制的进一步扩大并使公众相信它正处于最终消灭的过程中;要么拥护奴隶制的人将把它向前推进,直到它在各个州里,无论是老州还是新州,北部还是南部,都同样变得合法“。在此后的8~10月期间林肯和道格拉斯就奴隶制问题展开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大辩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赶赴辩论现场。1860年11月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共和党总统,共和党第一次上台执政。

微信图片_20200111153225.jpg

然而林肯就任总统恰恰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分裂:由于林肯坚决反对南方奴隶主将奴隶制扩张到北方自由州的企图,因此尽管林肯在整个美国获得了相对多数的选票,但在南方的10个州他连一张选举人票也没获得,由此可见南方各州对他的反感。作为共和党对手的民主党在面对联邦的分裂时其本身也发生了分裂:民主党内主张维护联邦统一和反对蓄奴制的派倒向了北方,民主党由此分化为南北两派。从1800年联邦党人在大选中落败到1860年民主党分裂美国的政党体制已经历了两轮重组:在这一过程中联邦党、民主党、辉格党、共和党先后粉墨登场,而在连续两轮重组中联邦党和辉格党逐渐瓦解,只剩下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并立。由于美国实行总统制——决定某党派是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于在国会占有席位多少,而在于谁推举的总统候选人能当选,要么获胜,要么失败,没中间路线可走,因此极易出现两极化。除了制度因素的影响外,美国历史上导致政党分化重组的历史事件也是两极对立的:先是强化联邦权威的主张同维持各州自主权的主张对立,再是废奴主义和蓄奴主义的对立。

微信图片_20200111153228.jpg

1847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就预言:未来的美国将会出现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并以此为题材绘制了一幅象与驴压跷跷板游戏的漫画——象是共和党的党徽,驴是民主党的党徽,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选战又被称为驴象之争:两党的支持者常举着“象”、“驴”的标牌来进行竞选宣传。由于民主党在1860年发生了分裂,此后民主党的主体在政治立场上倾向于南方各州一边,由于美国的南北内战最终以北方的胜利和奴隶制的取消告终,这就使出现内部分裂又站错了队的民主党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1861~1933年间美国一共产生了15位总统,其中只有克利夫兰和威尔逊两位是民主党人,其余时间均为共和党执政。在这一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第三党试图与共和、民主两党角逐的现象:其中第三党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是19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1909年卸任的共和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自己退出共和党并另立进步党参与竞选,在这次选战中西奥多·罗斯福领导的进步党成功击败了自己的老东家共和党,然而进步党入主白宫之梦最终被民主党的威尔逊粉碎。继进步党之后美国大选中仍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第三党。大多数第三党运动就像流星般在一次大选中明亮闪过,然后很快就消逝了,共和党与民主党长期轮流执政的状态并未被打破,不过第三党往往在竞选中扮演着独特的搅局角色:1992年亿万富翁佩罗组党参选并获得18.9%的选民票,但却无法在任何一个选区胜过两大党候选人,但他的搅局起到了分流政见与之相似的布什的选票,最终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得以入主白宫。在特朗普与希拉里的大选中仍有绿党、自由意志党等党派的候选人参选,这些第三党由于支持率不够甚至没能获得上电视参加辩论的资格,却依旧延续着第三党在美国大选中的存在。

应该说直到上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政党政治尽管被形容为共和党、民主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但实际上共和党的实力明显强于民主党。颇有戏剧性的是:民主党得以重振旗鼓的武器却是曾经的共和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新政理念,而落实这一理念的正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富兰克林·罗斯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然而与此同时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西奥多·罗斯福掀起了揭露社会黑暗面的“扒粪运动”,同时他试图通过加强联邦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控。1929年10月下旬一场发源于纽约华尔街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开来,当时在职的共和党总统胡佛对此一筹莫展,人们开始对共和党日渐失望,与此同时主张实行新政的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受到选民的大力支持。由于在新政和二战中的贡献,富兰克林·罗斯福得以从1933年到1945年连任四届总统,由于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在任内病逝的,所以由时任副总统的民主党人杜鲁门接任,在1949年的大选中杜鲁门成功连任到1953年,民主党因此得以连续执政20年。正是在这20年间民主党得以发展壮大,真正开始和共和党分庭抗礼,共和党、民主党两大轮流交替执政的格局至此也基本稳定下来。

我们现在可以总结美国的政党制度演变历史了:在美国历史上先后有联邦党、民主党、辉格党、共和党四个党派曾经执政,所以题目中所说的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第三党当政其实是个错误概念。不过美国的两党制的确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早在建国之初就形成了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的对立;杰克逊总统当政时期形成了辉格党和民主党并立的第二党系;自1860年林肯领导共和党上台执政后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格局逐渐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尽管美国历次大选中总有第三党的身影,但他们更多只是起到搅局的作用,历次大选最终的得胜者仍是在两大主要政党中决出。那么第三党为什么难以上台执政呢?这首先是因为两大主要政党占据着更充分的政治资源:尽管两大主要政党需要和第三党同台参加竞选,在制度形式上的确是公平的,但两大主要政党所具有的政治资源是第三党所无法比拟的。试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如何让都不认识的人投票给他呢?所以参与选举必然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脉圈子作为支撑的。两大主要政党在长期执政的形势下早已培养了自己的固定选民,相比之下第三党没固定的选民和组织机构,没足够的竞选经费,没知名的候选人,甚至可能连成熟的竞选纲领都没有。每次大选期间候选人都会全国到处跑:到电视台、报纸、网站上打广告,到街头发宣传资料,租场馆办脱口秀,给粉丝画大饼等等。这样前前后后要折腾一次的开销至少要10亿美元的竞选,共和党和民主党这两个老牌政党财大气粗自然负担得起,可第三党既拿不出这么多钱打广告,也没几个让老百姓都认识的知名候选人,这就注定只能在大选中扮演搅局的角色。本来美国总统电视辩论大赛是一个露脸的好机会,但由于有候选人只有在各主要民调中的平均支持率达到或超过15%才有资格登台辩论的规定,所以第三党的竞选代表往往连上电视的资格都没有。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自由意志党的约翰逊和绿党的斯坦恩就是由于都没有超过这个标准,所以上电视露脸的机会都没有。第三党候选人本来就没什么知名度,而电视辩论这样的活动又上不去,实际上就失去在老百姓面前露脸的机会,那么竞选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微信图片_20200111153235.jpg

除了第三党这种先天劣势之外美国的政治架构实际上也限制了第三党的发展。美国作为一个总统制国家的大选和议会制国家的大选有一个显著区别:议会制国家的选举是由选举中占据多数票的政党上台组阁执政;而美国这种总统制国家选举的关键在于哪个政党的候选人能成为总统。那么美国总统怎么产生的呢?也许有人会说是选出来的。那么怎么选的呢?事实上美国总统不是由全体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本来美国宪法在最开始制定总统选举办法时是打算采用全民直选的方式,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那些人口少的州无论如何投票也干不过人口大州,久而久之这些州就会与中央离心离德。美国总统的选举办法最终被确立为选举人团方案:全国分为若干选区,每一选区由有权选举国家立法机构下院议员的人们选出本选区若干行政长官的候选人,这些选举人将在某地会集后投票选出行政长官。选举人团的数量和两院议员的数量对应:美国50个州中每个州都在参议院有两个名额,而众议院的名额数量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计算。按照这个算法:最少的州只有3张选举人票,而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则有55张选举人票。美国的选举制度秉承的是“赢者通吃”的原则:在每个选区的选举中只有第一名是胜者,第二名以下都是失败者。当某个候选人的票数取得选区半数以上,即使在没过半数的情况下票数排名第一,那么这个选区内的所有选票就都归这个候选人获得。如果某个候选人在加州的55张选举人票中获得了28张,那么整个加州55张选票都算这个人的。选举人团制度本质上是为照顾人口小州的利益,但这样做也有一个负面效应:有时可能会出现取得更多普选票的候选人输在了选举人票上,也就是说更多选民支持的候选人无法入主白宫。所以选民为了不让自己反感的党获胜往往会把票投给势力较大的反对党,而不是投给获胜希望渺茫的小党。因为大家都觉得:靠我一个人改变不了大形势,如果投给获胜希望渺茫的小党,那么我这张票相当于最后会被赢家通吃掉,无形中就相当于浪费掉了。这样一来在客观上就固化美国两党制的政党结构。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